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古代著名建筑
内容
试读章节

一、历史划过的痕迹

故宫始建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基本竣工,历时14年,明成祖朱棣始建,是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兴建的。从故宫建成到1911年清帝逊位的约五百年间,故宫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是明清两朝最高统治核心的代名词。

(一)明朝——故宫建造的伊始

1403年的大年初一,大明朝第三个皇帝朱棣,正式启用永乐作为自己的年号,历时三年的靖难之变,再一次改写了明朝的历史,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

永乐元年,明朝的都城在中国南京,而此时的北京城在大明的版图上只是朝廷的一个布政司,叫作北平,朱棣11岁时被封为燕王,他对这片土地怀有深深的热情。永乐元年的农历正月十三,朱棣按祖制祭祀完天地回到皇宫,当君臣们相聚一堂时,一个叫李至刚的礼部尚书,向朱棣提出建议,把都城迁往北平,朱棣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下来。

然而,1403年5月,朱棣在一次临朝时提议迁都北平,却遭到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此后,朱棣采用迂回的方式,秘密筹办迁都事宜。同年,在刚刚由北平改称为北京的城市里,来了许多江浙一带富有的商人,朝廷应允他们,移至北京生活即可免去五年的赋税,很快他们便开始了在北京的新生活。与此同时,在北京的郊区,许多农民垦荒种地,大规模的移民工程即将开始。

1406年8月,以丘福为首的一群大臣,建议在北京修建一座新的宫殿,永乐皇帝非常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建议,开始派他的心腹亲信们奔赴全国各地,为这项巨大工程做准备,这次宫殿建设的备料过程长达近十年。

在这十年中,北京逐渐成了大明王朝疆域内最热闹最庞大的建筑工地,那些由此而生的著名工地名称一直保存至今。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中,能被历史记载下来的人,只有极少的几个,那些当年为这座宫殿付出辛劳的工匠,据说超过百万之多。他们中也不乏幸运者,有两个来自山西的工匠王顺、胡良,永乐皇帝视察工地的一天,看到了他们的彩绘。皇帝扶着王顺的肩膀,对他称赞不已。

泰宁侯陈珪,泰州人,1406年被任命为改造建设北京城及宫殿的总指挥。陈珪以前是当兵的,曾经跟过大将军徐达。后来又做了朱棣的前锋。再后来,他就做了工程师,主持修建紫禁城,即故宫。

事实证明,陈珪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将领,而且也是一个优秀的工程管理者,他的工程管理经验,一半来源于他的军事管理经验。

永乐皇帝在写给陈珪的一封诏书里说:“要善待工地上的军人和民工,饮食和作息要有规律,不要过于劳累。你们要体谅我爱惜百姓的想法。”陈珪一直在北京监工,直到1419年去世,他没有等到紫禁城落成的那一天。

1409年,朱棣以巡狩的名义住在中南海,从1409年至宫殿建成后的1421年问,他在北京共度过了5年又8个月的时间,这使得大明朝的决策、军事和行政系统逐渐北移。跟随朱棣来到北京的有一个叫王绂的画家,在这一时期创作了《燕京八景图》,用细腻的笔法描绘了那个时期北京的美景和风情。那一时期,北京逐渐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移民军户对郊区的屯田垦荒,使北京农业生产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北京对于这个王朝开始显得越来越重要。

1416年11月的一天,朱棣突然召集文武群臣,和颜悦色地与大家谈论起一个关于北京的敏感话题。皇上对北京宫殿的修建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民主,而这一次群臣没有再提出反对意见,他们说:“北京北枕居庸关,西靠太行山,东连山海关,南俯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壮丽,足以控制四方,统治天下,确实是可以绵延万世的帝王之都。”

朱棣多年处心积虑的迁都愿望,瞬间变成了君臣的合意。后世的历史学家认为,这次决定意味着中国政治中心开始北移,中国地缘政治从此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影响了中国数百年的政治格局。

P2-3

目录

一、故宫

二、天坛

三、华表

四、历代长城

五、黄鹤楼

六、孔府孔庙孔林

序言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既有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该书就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而策划的。我们想通过这套图书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展示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其实,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一样,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综合体”,是一种长期积淀的文明结晶。就像手心和手背一样,我们今天想要的和不想要的都交融在一起。我们想通过这套书,把那些文化中的闪光点凸现出来,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价值的营养。做好对传统文化的扬弃是每一个发展中的民族首先要正视的一个课题,我们希望这套文库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在这套以知识点为话题的图书中,我们力争做到图文并茂,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让它可读、可赏、可藏、可赠。吉林文史出版社做书的准则是“使人崇高,使人聪明”,这也是我们做这套书所遵循的。做得不足之处,也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4年2月

内容推荐

《中国古代著名建筑》由徐潜主编: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我国的古典园林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著名建筑》适合大众阅读。

编辑推荐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既有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中国古代著名建筑》由徐潜主编,就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而策划的。编者想通过这本图书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展示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本书介绍了:故宫、天坛、历代长城、黄鹤楼等建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古代著名建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215302
开本 16开
页数 2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27
CIP核字 2013064003
中图分类号 TU-092.2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0
16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4: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