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中学生延伸阅读大家小传》编著者许正林。
这是一套突出历史照片和图片资料的名人传记丛书。这些传主是新教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名家大师;这套丛书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本书讲述的是老舍的一生,他是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是他的优秀代表作。其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老舍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命运、心态,性格。其作品语言幽默,尤其善于使用艺术化了的北京口语,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人民艺术家”。
图书 | 老舍/中学生延伸阅读大家小传 |
内容 | 编辑推荐 《老舍/中学生延伸阅读大家小传》编著者许正林。 这是一套突出历史照片和图片资料的名人传记丛书。这些传主是新教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名家大师;这套丛书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本书讲述的是老舍的一生,他是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是他的优秀代表作。其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老舍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命运、心态,性格。其作品语言幽默,尤其善于使用艺术化了的北京口语,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人民艺术家”。 内容推荐 《老舍/中学生延伸阅读大家小传》许正林。 《老舍/中学生延伸阅读大家小传》这是一套突出历史照片和图片资料的名人传记丛书。这些传主是新教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名家大师;这套丛书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本书讲述的是老舍的一生,他是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是他的优秀代表作。其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老舍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命运、心态,性格。其作品语言幽默,尤其善于使用艺术化了的北京口语,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人民艺术家”。 目录 正红旗下 寡母孤儿 从私塾到中学堂 从师范生到校长 青春关坎 初恋 初登英伦 读与写 清苦与充实 告别英国 从巴黎到南洋 第二故乡 流亡岁月 旅美三年 人民艺术家 扶杖争上游 老舍之死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不为什么,不为什么,突然的被飞机与坦克强奸着它的天空与柏油路!” 老舍是属于北京的,他说,北京“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 我们可以从老舍和老舍的作品去知道北京,我们也可以从北京去知道老舍。 一八九九年二月三日,老舍出生于北京西城护国寺街小羊圈胡同的一个贫民家里。小羊圈胡同是一个一人稍宽的小胡同,往里走不到十米,胡同向北拐四五米,再向东,便逐渐进入一个豁然开朗的空间,犹如一个葫芦肚,再往东又是狭窄的出口,直通护国寺的西廊下街,如在地图上看,整条小羊圈胡同与西东两个出口很像一个繁体字“亚”的形状,或许当初真是一个羊圈。从这窄小的入口、曲里拐弯的胡同和不规则的空间,就知这儿是一块贫民天地。这里住有六七户人家,围着两棵大槐树,路东有三个门,最南头一个门,就是老舍的家。这应该是地道的底层的老北京人的生活空间,从生存状态来看,与那些显赫的达官贵人相比,应该是不幸的,但对于后来成为作家的老舍来讲,应该是非常幸运的,因为这才是真正生活在北京社会与文化里面。 老舍的家是有门楼的房子,门楼是用瓦摆成一些古钱的形状,只是房屋已很破旧,古钱早已歪七竖八,钱眼里探出枯草梗,可怜的小麻雀们在枯草梗之间寻啄那不丰满的草粒儿。两扇门也破旧得处处有孔有缝,左右门垛的青灰大多脱落,没有脱落的两三块,上面画满了鸡爪形图案,这是北京许多贫困人家用以记账的记号。这些在当今看来有些破败的景象,对晚清那个时候初生的孩童来说,却是处处充满情趣与激发想象的童话空间。 推门进院子,迎面有影壁,这是典型的北京满族民居的格式,只是影壁已塌倒半截,影壁边连一般满族庭院应有的供神用的“索罗杆”也没有。影壁后面是一个三合院。但并不是北京一般富裕人家的那种标准的四合院或三合院——南北稍长东西略短的格局,这是一个南北极窄而东西狭长的院子。院儿里醒目的是有三棵树,两棵枣树和一棵杏树。在北京,尤其在城北,几乎家家都在院子里种枣树,因“早子”的谐音,取一个吉利。 老舍就生在这里,长在这里,直到他一九二四年二十六岁去英国任教之前,他一直住在这里。老舍一生最爱的也是这里。老舍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写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的故事背景即是以小羊圈胡同为原型的,而祁家院子就是以老舍自家为原型的。他的短篇自传体小说《小人物自述》和长篇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则对自己出生的院子和房子作了详细的描述。 老舍是满族人,父亲和母亲都是旗人。老舍父亲名叫舒永寿,属正红旗。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以旗的颜色为标志,分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八旗,由贵族首领统帅,称为八和硕贝勒。凡满族成员都隶属各旗。所以满族人常被称作旗人。 老舍父亲是清皇城的护军。清兵入关取明立国以后,仍以明王朝的都城北京为都城,对明朝的宫殿、城池、街衢、坊巷均未作大的变动。而将主要力量放在西郊的两座离宫上,一是当时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二是颐和园。明清北京城分为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四套方城。内城设九门,外城开七门。皇城的核心为宫城,是皇帝的住所,称紫禁城。清代,所有的内城的汉族百姓迁至外城,内城只由八旗人居住。老舍家住护国寺街,离皇城很近。每日护城上下班还是较近的,只是收入很低,一个月只有三两银子的月饷,这是全家六七口人唯一的经济来源了。 清朝建国以后,为了继续保持八旗军队的战斗力,严格限制旗人参与工商业活动,也不准离开北京居住。除了将所圈占的部分旗地分配给兵丁之外,就是每月由官府发饷银饷粮。这种旗人制度带来了两个弊端,地位高的贵族子弟靠山吃山,养成吃喝玩乐、游手好闲的习惯;地位低的贫困旗人不能自谋生计,只能越来越贫穷。老舍就是出生在这样的贫困旗人家庭里。 老舍的母亲姓马,属正黄旗。娘家在德胜门外土城十间房村。老舍出生时,母亲已四十一岁了,本该是八个孩子的妈妈,但因家境贫寒,四个姐姐和三个哥哥活下来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姐和三哥了。大姐、二姐已先后出嫁,所以老舍常把自己称作是母亲的“老儿子”。 老舍出生这天,恰好是农历戊戌年腊月二十三,是传统的用糖瓜祭灶拜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吉祥日子。祭灶本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之一,老北京人尤为重视。他们把灶神称作“灶王爷”。北京流传的歌谣这样说:“灶王留下一卷经,念与善男信女听。我神姓张名自国,玉皇封我掌厨中。P2-P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老舍/中学生延伸阅读大家小传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许正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530967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0 |
出版时间 | 2012-12-01 |
首版时间 | 2012-12-01 |
印刷时间 | 2012-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6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0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