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法基本原则研究(在民法理念与民法规范之间)/中国法学学术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董学立编著的《民法基本原则研究——在民法理念与民法规范之间》另外一个独特的视角,从民法的内在的理念和外在的表达形式入手,认为民法基本原则是民法内在理念的外在表达形式,用作者的话来说,民法基本原则是“民法理念的外化”。

这一本著作同其他人关于民法基本原则的著作还有一个显著的不同,那就是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就“民法基本原则之本体——构成与关系”,以及“民法基本原则之展开——民法规范及其类型”作出了具体的分析,认为,主体平等原则、私法自治原则和权利保护原则,共同构成民法的正面民法基本原则,反映和体现民法是权利无效弘扬的私法理念;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和权利滥用禁止原则,共同构成民法的负面民法基本原则,反映和体现民事是权利适度限制的私法理念。

内容推荐

民法典应当确立哪些民法基本原则,即民法基本原则之何以由来,是由民法的理念决定的。董学立编著的《民法基本原则研究——在民法理念与民法规范之间》认为,民法的单一正义理念观,因其失之过于宏大、宽泛,难免对居于民法文本地位的民法基本原则缺乏母体意义。《民法基本原则研究——在民法理念与民法规范之间》确认,民法的理念不应是单一的而应是多元的,其理念可以包括:民法的精神理念——私权的无限弘扬和私权的适度限制;民法的形式理念——民法法典化和民法非法典化;民法的全息理念——民事法律关系及其构成要素,民法的适域理念——民法调整私人间法律关系和私公间法律关系;民法的权利分类理念——绝对权和相对权。由此居于母体意义的多元化民法理念所决定,《民法基本原则研究——在民法理念与民法规范之间》认为,未来我国民法典应当确立如下六项民法的基本原则:一是主体平等原则,二是私法自治原则;三是私权保护原则;四是诚实信用原则;五是公序良俗原则;六是权利滥用禁止原则。此等六项民法基本原则,对于民法典的编纂而言,恰如一立体几何空间纵向上所必需的三根支柱一般。应对立体几何空间质的规定性,三根支柱是不可以或多也不可以或少的;应对民法典的内在逻辑性、体系性,民法的上述五项理念所衍生的六项民法基本原则,也是不可以或多也不可以或少的——多了会造成诸民法基本原则之间的功能冲突,少了则又不足以构造和支撑这座民法大厦。

目录

导言:民法基本原则研究的回顾/1

 一、《民法通则》颁布与民法基本原则研究/1

 二、对民法基本原则的专题性研究/8

 三、未来《中国民法典》的编纂与民法基本原则研究/13

第一部分 民法基本原则之由来——理念与外化/19

第一章 民法的理念——从“单一理念”到“多元理念”/21

第一节 民法的理念观/21

 一、理念/22

 二、法律理念/24

 三、民法的理念——民法的单一理念观/25

 四、民法的理念——民法的多元论理念观/29

第二节 民法的精神理念:私权的无限弘扬与私权的适度限制/32

 一、私权的无限弘扬/33

 二、私权的适度限制/40

第三节 民法的形式理念:民法的法典化与非法典化/44

 一、民法的法典化/44

 二、民法的非法典化/47

 三、民法的解法典化/49

第四节 民法的适域理念:私人间法关系与私公问法关系/51

 一、民法的调整对象——具象法关系和抽象法关系/51

 二、私人间法关系/52

 三、私公间法关系/55

第五节 民法的元素理念:民事法律关系及其要素/57

 一、民法即民事法律关系法/57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60

第六节 民法的权利理念:绝对权与相对权/62

 一、民事权利的基本分类/62

 二、民事权利基本分类的意义/66

第二章 民法基本原则的由来——民法理念的外化/70

第一节 民法的精神理念与民法基本原则/70

 一、私权的无限弘扬与民法基本原则/70

 二、私权的适度限制与民法基本原则/79

第二节 民法的形式理念与民法基本原则/84

 一、民法典与民法基本原则/85

 二、民法典所需要的民法基本原则/96

第三节 民法的适域理念与民法基本原则/98

 一、私人间法关系与民法基本原则/99

 二、私公问法关系与民法基本原则/103

第四节 民法的元素理念与民法基本原则/105

 一、民法的元素与民法基本原则/105

 二、民法的主体元素与民事主体平等原则/106

 三、主体平等原则在现代民法中的表现/108

第五节 民法的权利理念与民法基本原则/111

 一、权利的分类与权利行使限制/111

 二、权利的行使限制与民法基本原则的确立/113

第二部分 民法基本原则之本体——构成与关系/117

第三章 民法基本原则之正面构成/119

第一节 民法基本原则正面构成中的私法自治原则/120

 一、在民事行为能力制度设计上对私法自治原则贯彻不够/120

 二、物权制度设计上对私法自治原则贯彻不够/132

 三、在法律行为(合同)无效制度设计上对私法自治原则贯彻不够/136

第二节 民法基本原则正面构成中的私权保护原则/142

第三节 私法自治原则与私权保护原则之间的协力作用/146

 一、私法自治原则旨在生发权利/146

 二、权利保护原则意在实现权利/149

第四章 民法基本原则之负面构成/152

第一节 诚实信用原则/152

 一、诚实信用的概念及立法/152

 二、诚实信用原则的调整领域/154

 三、诚实信用原则与公序良俗原则的关系/156

第二节 公序良俗原则/160

 一、公序良俗的功能及立法/160

 二、公序良俗的类型化/162

 三、公序良俗原则的判断标准/164

第三节 权利滥用禁止原则/168

 一、权利滥用的合理性/168

 二、权利滥用构成要件的展开/170

 三、权利滥用的法律后果/174

第五章 公平原则的重新定位/180

 一、公平的一般含义及其在民法上的认识论意义/181

 二、公平在民法上的独特含义及其地位之争/186

 三、公平在民法上的应然地位/191

第三部分 民法基本原则之展开——民法规范及其类型/199

第六章 民法基本原则与民法规范/201

第一节 民法基本原则的民法规范表达/201

 一、主体平等原则的民法规范表达/201

 二、私法自治原则的民法规范表达/205

 三、权利保护原则的民法规范表达/207

 四、诚实信用原则的民法规范表达/209

 五、公序良俗原则的民法规范表达/210

 六、权利滥用禁止原则的民法规范表达/212

第二节 民法基本原则与民法规范类型/214

 一、私人间法律关系与民法规范类型/214

 二、公私间法律关系与民法规范类型/221

 三、禁止性规范/223

 四、限制性规范/224

第七章 民法基本原则与民法制度设计/226

第一节 意思自治原则与物权变动立法模式选择/226

 一、物权变动立法要素的拆解/228

 二、物权变动立法要素的配置/236

 三、物权变动立法要素配置的实证分析/245

 四、物权行为独立性与物权公示原则/251

第二节 诚实信用原则与时效取得制度设计/255

 一、传统取得时效理论基础之弊端/255

 二、恶意失权作为取得时效理论基础之论证/258

 三、恶意失权作为取得时效理论基础之贯彻/264

第八章结束语/270

参考文献/274

后记/28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法基本原则研究(在民法理念与民法规范之间)/中国法学学术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董学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821980
开本 32开
页数 2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2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23.14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5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21: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