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空间叙事理论视阈中的纳博科夫小说研究/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王安编著的《空间叙事理论视阈中的纳博科夫小说研究》运用20世纪末勃兴的空间叙事理论,系统分析了纳氏18部长篇小说中的空间化时间、空间的视觉书写、空间形式和空间主题,并对其最具代表性的4部长篇《洛丽塔》、《微暗的火》、《阿达》与《斩首之邀》进行了细致的文本解析。全书围绕纳博科夫小说创作中的“空间”这一关键词,从一个新颖的视角,全面深刻地揭示了纳氏与众不同的创作理念与艺术特色。其中,关于“玻璃小球中的彩色螺旋”、小说中的绘画与电影艺术、诺斯替主义与多重世界主题,以及作品《洛丽塔》、《阿达》、《斩首之邀》、《劳拉的原型》等的讨论,融入了不少作者本人的观点。

内容推荐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洛维奇·纳博科夫(Vladimir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1977)是享誉世界的、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是一位高产作家,共有18部长篇小说,近70部短篇和大量诗歌、戏剧、散文、传记、翻译与文论问世。他多才多艺,兼小说家、蝶类学家、大学教授、诗人、翻译家、剧作家、文学评论家于一身,能熟练地用英、俄、法三种语言进行文学创作,还精通象棋、绘画与网球。夏皮洛(GavrielShapiro)认为,纳博科夫不仅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已知的最后一位最多才多艺的人。当然,纳博科夫之所以广为人知,主要源于其小说创作取得的巨大成就。《洛丽塔》、《微暗的火》、《阿达》、《普宁》、《防守》等已成为美国许多大学文学课的必读书目。数不清的现当代作家,包括厄普代克(John IJpdike)、品钦(Thomas Pynchon)、巴斯(John Barth)、阿尔比(Edward Albee)、怀特(Edmund White)、德里罗(Don DelJllo)、拉什迪(Salman Rushide)等都受其影响。

《空间叙事理论视阈中的纳博科夫小说研究》(作者:王安)将在空间叙事理论视阈中研究纳博科夫小说的空间特征。20世纪下半叶以来,学术界经历了一场引人注目的“空间转向”,这一转向波及文学,便产生了空间叙事理论。从其发展脉络看,首先“空间”是一种认识论范式转向,与时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它强调脱离传统时空观,旨在探索新的凸显空问重要性的文学再现方式。其次,空间叙事探讨的范围既包括书写等传统上重时间的文本,也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重空间的文本,还包括电影、电视、动画等既重时间又重空间的叙事媒体。第三,诗学意义上的空间可从故事空间、文本结构与读者心理展开讨论,重心放在作家的空间书写与读者的空间心理建构上。

纳博科夫的小说有鲜明的空间叙事特征。空间叙事理论奠基人弗兰克指出,纳博科夫“视小说形式本质上是空间的,或换言之是共时而非历时的”。

首先,纳博科夫是少有的具有强烈时间意识与系统化时间观的作家。时间是贯穿纳博科夫所有小说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文学巅峰之作《阿达》便是一部述说时间的爱情故事。作家对时间的认识是空间化的。他用空间暗喻将自己对时间的复杂哲思折射在全部作品中,其中最重要的是记忆的魔毯与空间意象的显形、玻璃小球中的彩色螺旋、无时性与彼岸世界等。本书的第一章将结合作家的小说系统全面地梳理纳博科夫空间化的时间观,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阿达》中的时间。

其次,纳博科夫是有意识地将文学创作与空间艺术紧密结合的视觉的作家。视觉艺术,尤其是色彩、绘画与电影,与纳博科夫的小说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作家从小热爱绘画,有着异乎常人的色彩听觉天赋,“天生就是风景画家”。他对古往今来欧美各国的画家画作烂熟于心,视小说为适合看的空间艺术,像作画般熟练地用文字在纸张的画布上挥洒自己的灵感与才情,完美体现了“诗如画”的传统,被夏皮洛称为文学界前所未有的“文字的画家”。纳博科夫作品中的人物、主题、结构与风格大量借鉴了电影叙事。评论家早已注意到,几乎每部纳博科夫的小说都有电影的元素。本书第二章将结合空间叙事理论的视觉书写概念,从跨艺术的角度,分析纳博科夫作品中的色彩、绘画与电影元素。

第三,纳博科夫的小说具有典型的空间形式。自弗兰克提出窄间形式的概念以来,尽管对其内涵的解读出现了各种不同理解,也在其基础上发展出了形形色色不同版本的空间形式概念,但其核心内容仍然围绕语言、结构与读者心理建构三个方面展开。纳博科夫的小说在上述三个方面都是空间小说的极佳范例。在语言上,作家有意消除文本的线性序列与因果关系,强调文本的同在性与文字的上下文反应参照,彰显作品自身的文本属性,突出作家本人的创作过程。在结构上,他强调图案(pattern)与细节,以及将这些图案与细节整合为有机整体的“宇宙同步”f cosmic svnchroni:ation)的综合认知能力。在章节安排上,纳博科夫通常采用空间化的构架,以减缓或弱化叙事时序,突出文本的视觉属性。在读者层次,他有意识地打破读者从左至右的阅读习惯,消除他们时间流逝的幻觉,强调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透过文本错综复杂的反应参照体系,建构一个意义的整体空间。作家反复强调,理想的创作与阅读如同绘画,冲破了时间的羁绊,不是从左至右的因果序列,而是作家与读者脑海中空间意象的同存与并置以及空间画面的瞬间整体重构。因此,好的作家在构思小说时便已看到了它的整体,然后将文字的颜料分布在书籍里,为读者设置重重迷宫。好的读者必须是反复的读者,在反复的阅读中,将散布在书中的片断画面重新组织成清晰的图案。本书第三章将从纳博科夫小说中的图案、作家的自我书写、读者的空间阅读展开讨论,重点分析《洛丽塔》中的语言与《微暗的火》中的空间结构与空间阅读。 一

最后,在小说主题上,纳博科夫强调多重空间,博伊德将其称为“世界中的世界中的世界”。这多重空间最核心的内容是作家对艺术与精神的另一个彼岸世界的追求。隐藏在纳博科夫小说形式后的空间主题,即对彼岸世界的追寻,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评论家们的共识,这其中一个重要的源头是神秘的诺斯替主义思想。本书第四章将讨论纳博科夫小说中的空间主题,梳理纳博科夫作品中的多重世界、他对彼岸世界的追求以及诺斯替主义对其作品的影响,重点分析《斩首之邀》中的诺斯替主义。上述四个章节的内容,即空间化的时间、视觉书写、空间的形式与空间主题,构成了纳博科夫小说空间叙事的主要内容。

《空间叙事理论视阈中的纳博科夫小说研究》从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即运用空间叙事理论对纳博科夫全部长篇小说中的空间叙事特征进行了比较详细、系统的梳理。尽管目前探讨这一主题的论文已有一些,但尚无专著面世。本书分析了纳博科夫作品中的空间化时间、空间意象显形、绘画艺术、电影叙事与诺斯替主义主题等。本书的研究对象涵盖纳氏的全部长篇,包括2009年底面世的《劳拉的原型》,并对以前国内较少人论及的作品《阿达》与《斩首之邀》进行了详细的个案分析。本书在研究方法上首先强调文本细读。纳博科夫是公认的语言与文体大师,是“释惑者的挚爱,注释家的梦想,作家中的作家”,其作品多精雕细琢,处处皆有文字陷阱,理解起来颇为艰难。因此,要对这些作品进行分析,前提便是反反复复的细致阅读,在阅读中不断发现新的惊喜。其次,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以空间叙事理论的基本观点指导作品的分析。第三,注重总体与个案分析相结合。在全面考察作家的18部长篇小说的同时,有侧重地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洛丽塔》、《阿达》、《微暗的火》与《斩首之邀》等进行细致的文本个案分析。

目录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纳博科夫研究概览

 第二节 空间叙事理论的发展

一、弗兰克的贡献

二、后续批评家的讨论

三、对空间叙事理论的反思

 第三节 空间叙事理论与纳博科夫研究

第一章 空间化的时间

 第一节 记忆的魔毯与空间意象的显形

 第二节 玻璃小球中的彩色螺旋

 第三节 螺旋运动与无时性

 第四节 《阿达》:述说时间的爱情故事

一、故事梗概

二、记忆的魔毯

三、时间的彩色螺旋

四、螺旋与彼岸世界

第二章 纳博科夫小说中的视觉书写

 第一节 纳博科夫的色彩听觉

 第二节 纳博科夫与绘画艺术

一、作家中的画家

二、“诗中之画”:纳博科夫小说中的绘画艺术

三、“画中之诗”:纳博科夫小说中的画中现实

四、“诗如画”:书写即绘画

五、小说中的绘画技巧:色彩与视角的艺术

 第三节 纳博科夫小说中的电影叙事

一、小说中的电影元素

二、电影的类型片大全

三、小说中的电影叙事技巧

第三章 纳博科夫小说中的空间形式

 第一节 纳博科夫小说中的图案

一、“宇宙同步”:细节 中的有机图案

二、细节 之网

三、现实:外部细节 的艺术虚构

 第二节 纳博科夫的自我书写

一、作家的姓名游戏

二、作家及其人生的书写

三、作家的日期与数字游戏

四、文本镶嵌的框架叙事

五、创作的过程与印刷排版的意象

 第三节 空问的阅读

一、纳博科夫的读者意识

二、纳博科夫的理想读者

三、互文的空间阅读

 第四节 《洛丽塔》:英语的盛宴

 第五节 《微暗的火》:文本的迷宫与空间的阅读

一、文本镶嵌的迷宫

二、空间的阅读

第四章 空间的主题——纳博科夫的彼岸世界

 第一节 纳博科夫的三重空间

 第二节 纳博科夫的彼岸世界

 第三节 纳博科夫与诺斯替主义

 第四节 《斩首之邀》中的诺斯替主义

一、诺斯替主义的世界观

二、诺斯替主义的人类学

三、诺斯替主义的象征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空间叙事理论视阈中的纳博科夫小说研究/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462904
开本 32开
页数 3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7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074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0
14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4: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