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三李论集》是余恕诚先生关于唐代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诗歌渊源、影响和艺术特征的论文合集,共收入学术论文21篇。其中,发表于《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文史哲》、《国学研究》的论文13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以及《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年鉴》、《唐代文学研究年鉴》转载的论文6篇。这些专论在深入研讨某一作家诗歌创作的同时,也涉及“三李”诗歌艺术脉络的相互联系及其对唐代作家诗歌创作的影响,是研究“三李”诗歌创作艺术的重要参考资料。
图书 | 诗家三李论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诗家三李论集》是余恕诚先生关于唐代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诗歌渊源、影响和艺术特征的论文合集,共收入学术论文21篇。其中,发表于《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文史哲》、《国学研究》的论文13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以及《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年鉴》、《唐代文学研究年鉴》转载的论文6篇。这些专论在深入研讨某一作家诗歌创作的同时,也涉及“三李”诗歌艺术脉络的相互联系及其对唐代作家诗歌创作的影响,是研究“三李”诗歌创作艺术的重要参考资料。 内容推荐 李白、李贺、李商隐,是唐代诗国天幕上三颗灿烂的明星,三家在诗歌艺术上,各有巨大的独创性,同时,彼此间又有共通之处,素有“诗家三李”之称。《诗家三李论集》辑录余恕诚先生历年发表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国家重点期刊上的21篇论文。首篇论“三李”因何并称;其余各篇是有关三李诗歌渊源、影响和艺术的专论。专论中亦往往涉及三李相通的一些方面。读唐诗,仰望三李的光辉,而欲深入领略三李诗歌的精神与艺术,此书乃其津粱。《诗家三李论集》由余恕诚所著。 目录 弁言 “诗家三李”说考论 李白与长江 李白与皖南 政治对李杜诗歌创作的正面推动作用 ——兼论中国诗歌高潮期的时代政治特征 李白与唐代的叙情长篇 论赋与诗在李白笔下的交融 剡溪访戴典故在李白笔下 ——兼谈盛唐诗人对于魏晋风度的接受 一往豪情伴酒倾 ——读李白《将进酒》 李白出生于中亚碎叶的又一确证 论20世纪李杜研究及其差异 李贺诗歌的赋体渊源 绮艳诗与词:从李贺李商隐到温庭筠 从“阮旨遥深”到“玉溪要眇” ——中国古代象征性多义性诗歌之从主理到主情 诗歌:从韩愈到李商隐 ——兼谈文学演进中的穿透与移位现象 李商隐的《韩碑》与唐人的文体革新精神 李商隐在诗史上的贡献 晚唐诗坛与李商隐诗歌 李商隐诗歌的多义性及其对心灵世界的表现 ——兼谈李诗研究的方法问题 赋体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影响 樊南文与玉溪诗 ——李商隐四六文与其诗歌之关系 论小说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影响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诗家三李论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余恕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9690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1 |
出版时间 | 2014-02-01 |
首版时间 | 2014-02-01 |
印刷时间 | 2014-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04 |
CIP核字 | 2013232438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4 |
宽 | 164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