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有丰富的法学内容,是研究中国法律思想史,特别是先秦法律思想必不可少的古籍。中国经历了百年的法律现代化过程,当今现有的法律体系、制度都来源于西方,法学更多地被作为西学看待。但不可否认,中国本土本拥有博大精深的法文化。张紫葛、高绍先编著的《尚书法学内容译注》就是阐发《尚书》法学内容的唯一专著,具有开发本土法学资源,引领法学研究注重固有文化的挖掘具有重大意义。本书按照《尚书》篇章分原文、译注、评析等。后附作者研究《尚书》文章2篇。
图书 | 尚书法学内容译注/中国注释法学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尚书》有丰富的法学内容,是研究中国法律思想史,特别是先秦法律思想必不可少的古籍。中国经历了百年的法律现代化过程,当今现有的法律体系、制度都来源于西方,法学更多地被作为西学看待。但不可否认,中国本土本拥有博大精深的法文化。张紫葛、高绍先编著的《尚书法学内容译注》就是阐发《尚书》法学内容的唯一专著,具有开发本土法学资源,引领法学研究注重固有文化的挖掘具有重大意义。本书按照《尚书》篇章分原文、译注、评析等。后附作者研究《尚书》文章2篇。 内容推荐 《尚书》是五经中政治、法律内容最丰富的一部,对历代封建王朝的理政治国有重要影响。但《尚书》文字简古深奥,前人注解纷繁,一般读者阅读时不无困难。作者选择了《尚书》中法律内容最集中的14篇加以注解、翻译和评析,以期能化古为今,由近知远。 张紫葛、高绍先编著的《尚书法学内容译注》所选14篇,以形式言,有君王诰令、名臣嘉言、史事纪实、成文法典;从内容言,涉及治国理念、反腐惩贪、军事征讨、刑事审判、人才选拔和移民、戒酒等,可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承前启后谓之传,总揽四方谓之统。《尚书》嘉言,垂久传远,不因朝代更替而损其光辉;却因历史磨练而增其价值。 《尚书法学内容译注》不仅对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起到引导、帮助的作用,对专攻中国法律史、文化史的研究者也提供重要的参考。 目录 忆张紫葛老师(代序) 前言 《尚书》简介 尧典 舜典 皋陶谟 大禹谟 伊训 洪范 康诰 酒诰 梓材 多士 立政 君陈 吕刑 费誓 附录 论《尚书》的法学价值 就《尚书》新解问题与蔡枢衡同志商榷 论《洪范》的法学意义 《中国注释法学文库》编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尚书法学内容译注/中国注释法学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紫葛//高绍先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9753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8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4-01-01 |
首版时间 | 2014-01-01 |
印刷时间 | 2014-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76 |
CIP核字 | 2013006353 |
中图分类号 | K221.04 |
丛书名 | |
印张 | 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50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