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媒介重构(公共传播的民主化运动)/暨南新闻传播学术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科特,凯偌尔的这本《媒介重构(公共传播的民主化运动)》立足于大众媒介传播领域存在的“民主赤字”,着重分析媒介民主化进程,探讨了新闻报道机制的改革问题。本书根植于三种学术理论,即民主政治理论、媒介批判研究和社会运动理论,通过理论结合北美地区民主公共运动的实例,为读者提供了对当代西方传播民主运动独特而又新颖的思想见地。

内容推荐

兴起于当今西方世界的媒介民主公共运动方兴未艾,它的政治意义何在?

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萨帕特主义以及独立媒体运动引发了学界和政治界对批判性传播的关注。这股学术浪潮的主要关注点在另类媒体和社会运动的“媒介策略”之上,如“通过媒介推进民主化进程”。海科特,凯偌尔的这本《媒介重构(公共传播的民主化运动)》乘这股学术浪潮之势,分析媒介自身的民主化问题,并将媒介作为对其他社会运动产生关键性影响的特殊领域,对新闻报道机制的改革问题进行探讨。

《媒介重构(公共传播的民主化运动)》假设大众传播领域中存在着巨大的“民主赤字”,是“民主赤字”推动了全球化中心地带(北大西洋地区)的公共传播改革。本书的聚焦点是激进主义运动如何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媒介内容、媒介业界、媒介结构和媒介政策提出挑战并促使其改革。

本书的创新之处是捕捉到了在文化与政治激烈交锋的边缘刚刚兴起的社会运动,它根植于三种传统学术性理论,即民主政治理论、媒介批判研究和社会学之社会运动理论,这些理论成为我们诠释媒介民主公共运动的理论依据。通过对这些理论的深入思考和综合分析,我们为读者提供了对当代西方传播民主化运动独特而又新颖的思想见地。

目录

总序/001

序/001

致谢/001

第一章 导论:超越媒介民主赤字/001

 一、批判学派的主题:媒介的民主赤字/003

 二、正确认识民主赤字/010

 三、挑战民主赤字/011

 四、本书结构及研究范围/014

第二章 权力与媒介场域:危如累卵?/018

 一、媒介与权力/019

 二、透过媒介行使的权力/021

 三、媒介的权力/026

 四、媒介是一个场域吗?/030

 五、国家背景/034

 六、媒介民主化的意义/036

第三章 社会民主化进程:社会运动与公共传播/038

 一、构建现代性过程中的社会运动、媒介与民主/040

 二、从“运动与媒介”到民主媒介公共运动/042

 三、网络运动的希望/043

 四、多元化阵线上的动员工作:媒介民主公共运动的双向视角/048

 五、媒介民主公共运动的类型/051

 六、另类媒介/054

 七、改变作为媒介环境的现实世界/056

 八、改革公共传播系统/059

 九、媒介民主化:新生的运动/061

第四章 共识与分歧:媒介民主化的规范与职责:/063

 一、媒介与民主:三种视角/065

 二、左派的断层线/071

 三、相互冲突的运动框架/073

 四、人民传播宪章/077

 五、媒介民主公共运动之定位/081

第五章 革命尚未成功,媒介仍须结盟/085

 一、革命漫长,仍未完成/086

 二、当代媒介公共运动/088

 三、媒介联盟/093

第六章 英国新闻与广播自由运动/105

 一、目标、责任与策略/108

 二、联盟或是放弃/115

 三、新闻与广播自由运动难以界定的影响力/119

第七章 媒介公共运动面临的挑战:障碍与对手/123

 一、设计运动框架面临的挑战/124

 二、动员工作所面临的挑战/126

 三、资源短缺问题/126

 四、自我边缘化:左派需要统一步伐/127

 五、错过的机遇和人为的障碍/130

第八章 媒介公共运动之跳板:机遇、资源、战略及盟友/139

 一、公共运动的“拨火棍”/140

 二、积极起跳/142

 三、战略/152

 四、分歧性的观点/157

第九章 全球化城市公共运动的形成与反霸权问题/159

 一、温哥华局势:媒介公共运动的地方性场域/161

 二、媒介公共运动作为政治场域:网络组织分析/173

第十章 媒介民主化反霸权:身份认同、政治愿景与战略/179

 一、植根于内心深处的身份认同/180

 二、社会政治愿景/183

 三、具有战略意义的优先目标/185

第十一章 结论:媒介公共运动能成为社会运动的枢纽吗?/192

 一、媒介场域是否是斗争场所/193

 二、媒介民主公共运动与抵制霸权/197

 三、再现政府中心论/200

附录/203

参考文献/206

译者后记/22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媒介重构(公共传播的民主化运动)/暨南新闻传播学术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加)罗伯特·A.海科特//威廉姆·K.凯偌尔
译者 李异平//李波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358650
开本 16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4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06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0
18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