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萨特哲思录/西方思想文化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1905年6月21日,一个男孩在巴黎诞生。没等睁开眼睛,他就大声啼哭起来,向世人证明着自己的健康。跟别的孩子不同,他的哭声还具有另一种意义:家门不幸。他的父亲正在病中,拖到他1岁3个月时,饱受发烧和肠炎的煎熬,一命呜呼,撒手归西。40年后,这个孩子开始名扬天下,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作家和思想家。他叫让-保罗·萨特。而年轻母亲安娜·玛丽则亲昵地唤他为“普卢”,《萨特哲思录》由张秀章、解灵芝著,是关于这位法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的哲学思想介绍,包括:存在与虚无、哲学的谈话、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写作、萨特年谱等内容。

内容推荐

《萨特哲思录》由张秀章、解灵芝著,主要内容:让-保尔·萨特(1905—1980)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思想文化界最活跃的人物。在哲学方面,他是战后流行于整个西方世界的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言人;在文艺理论方面,他针对文坛上“为艺术而艺术”的普遍倾向而提出“介入文学”,主张文学家介入时代,“为改变周围的社会出一份力”。在小说和戏剧创作方面,他积极介入同时代的重大社会政治问题,同时为他主张的哲学作出通俗而形象的注解。他的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并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

《萨特哲思录》适合让-保尔·萨特研究者阅读。

目录

存在与虚无

哲学的谈话

文学与艺术

文学与写作

萨特年谱

试读章节

一天,贾科梅蒂在为我画素描时,突然惊讶地叫道:“多么厚实呀!多有力度感和线条感啊!”这时,我比他更为惊讶,因为我深知自己的相貌是瘦弱的,毫无特色。究其原因,在于他把每一个形象都看做一种向心力,一副面孔也会像螺旋形那样不断发生变化。如果背过身去,你将永远不能找到一种外形轮廓——只有一种占据空间的实体。线条是否定的开端,是从存在到虚无的通道。贾科梅蒂认为,现实是绝对的实在,它存在着,又可以在倏忽之间化为乌有,在存在与虚无之间没有可供想象的过渡。

《贾科梅蒂的绘画》

例如,当我从一片光亮之中,从一摊墨迹之中,或者从窗帘的图案之中发现一张脸庞的时候,出其不意呈现的脸形会呆板地印人我的脑海。纵然除此而外并无别的方式去感受它,我也深信别人看到的与我所见的一定大不一样。但我看到的光亮中的脸庞是缺乏真实感的,而贾科梅蒂的绘画却能激发我们的热情,同时让我们深信这样一个事实:这是真实的,我们对此坚信不疑。无论发现与否,它总是存在着,就在我鼻子底下,只不过我视线混浊,双目疲倦,只得放弃欣赏。这时我开始懂得,贾科梅蒂折服了我们,是因为他在陈述这个问题时颠倒了事实。

《贾科梅蒂的绘画》

安格尔的一幅画也具有启发意义。如果我瞩目于那位东方女奴的鼻尖,面孔的其余部分便显得优美而又柔和,就像粉红色的奶油,只有双唇娇嫩红润。如果我把注意力转向双唇,它会从阴影中浮现出来,带着湿润微微张开,轻轻嚅动,这时鼻子消失了,为背景中差别的淡化所吞没。然而,我不会为它的消失而不安,因为经验告诉我,如果愿意,我随时可以把它再现出来。

《贾科梅蒂的绘画》

贾科梅蒂看见什么,就画什么。他力图使自己那些原本处于真空中心的人物,在静止的画布上永远游移于连续和中止之间。由于头部的至高无上的地位,由于躯体部分想使其成为腹部的潜望镜,正如欧洲被认为是亚洲的半岛那样,贾科梅蒂想把头部同其他部分立刻分开。眼睛、鼻子、嘴巴——这些他想用以构成树冠整体的叶子,既相互隔离又混和交织。他成功了,这是他的极大的胜利。

《贾科梅蒂的绘画》

就贾科梅蒂来说,对现实的颠倒是具有真实感的。想使一个局部清晰而安详,我所要做的就是千万别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上面。从眼角侧视他的作品时,进一步证实了我的想法。如在观察迪埃哥的眼睛时,我对此盯得越久,它和我的交流就越少,但我随意斜睨他那凹陷的双颊时,两个嘴角便会露出一丝诡秘的微笑。假如我又过分认真地把注意力集中在那张嘴巴时,一切便瞬息即逝。这时,这个嘴是个什么表情呢?是严厉,是痛苦,还是讥讽?它的形状是大张着的,还是紧闭着的?一切都叫人无从断定。与此相反,这时我却知道了他的双眼倒是半闭着的,尽管它几乎是在我的视线之外。由于被魔幻般面孔的成形、失形又成形的困扰,任何东西也不能阻止我不断转动双眼。纵然如此,令人难忘的还是它的可信性。幻象只呈现于视野的边缘,一旦正面观察它就会消失。……

《贾科梅蒂的绘画》

这些别具一格的人物形象是如此完美无缺以至于常常变得透明可见,他们是如此成熟、如此真切,以至于确凿得如同切肤之痛那样令人难以忘怀。他们究竟是在出现还是在消失?大概两者都是。有时,他们的面貌是这样清晰可见,我们做梦也不会想到对此有什么疑问;有时,我们又不得不迫使自己去弄清他们是否真的存在。假如我们硬要仔细探究它们,整个画面就会充满生气,犹如暗淡的海潮从他们身上滚滚而过,只留下油污点点的表层;然后,波浪又渐渐退去,他们又会在水下熠熠闪光,洁白无瑕而又形神毕现,他们的再现已是毋庸置疑的了。他们又犹如那受到压抑的低沉的呼叫,传到山头,震动着某个听者的耳膜,告诉他有人在某处悲伤或正在呼救。

《贾科悔蒂的绘画》

这种出现与消失的更替、飞逝与挑逗的迭变,赋予贾科梅蒂的人物肖像以卖弄风情的神态。他们使我想起了从柳树林中情人的身边逃走,同时又渴望情人快来追求她的格丽特尔(Ga-latea)。是的,他们的卖弄风情和忸怩作态,是因为他们的姿态是单纯的,而他们的凶相毕露又是由于被空虚所困扰。正是由于我们的疑惑和无所适从,这些虚无的化身才获得了一种存在的实体。

《贾科梅蒂的绘画》

魔术师的每次夜场演出至少都有三百多个同谋,即他的观众外加他的特殊本领。比如,他在身上一条鲜红的袖子里布置一条木头胳膊,使其固定在自己肩膀上,台前的观众们期待着他的两只胳膊套在两个相同的袖子里。经过一番伪装,他们看到了两只胳膊,两个袖子,于是一个个都自信没有看错。与此同时,那支在暗处用布遮人耳目的真正的胳膊,这时却拿出一只兔子,一张卡片,抑或是一支烧着的香烟等。

《贾科梅蒂的绘画》

贾科梅蒂的艺术和魔术师的技巧颇为相似。我们既是他的受骗者又是他的同谋。假若没有我们的热情,没有我们的轻信,没有我们感官易于受骗的习性和知觉的矛盾特征,他就永远不能赋予他的人物肖像以活泼的生命。他的艺术灵感的产生不只是得力于他所看到的东西,尤其是来自他想象着我们将要看到的东西。他的目的并非是为我们提供精确的形象,而是创造神似(likenesses),尽管他们并不想代表自身以外的任何东西,但他们在我们身上唤起了那种通常只有在现实人物面前出现的情感和态度。

《贾科梅蒂的绘画》P020-02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萨特哲思录/西方思想文化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秀章//解灵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604119802
开本 16开
页数 156
版次 3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565.53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04
14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8:5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