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所有的故事
内容
试读章节

谁是拉飞驰

少年躺在铁轨边。他把那只空啤酒瓶的瓶口贴在自己的一只眼睛上。他闭上另一只眼睛。他看到黄昏变成了墨绿色的。一辆火车呼啸而过。在少年的啤酒瓶里,火车蛇游了一周,消失在深沉的墨绿色中。他一直保持着这个姿势,等待着下一辆火车再钻进瓶子里。可是守望了很久,却再也没有火车的影子了。他的眼睛都被瓶口硌疼了。他感到了绝望,好像这个世界永远都不会再有火车的到来。

少年扔掉了啤酒瓶。这时候夕阳已经染透了天边。他摸出了那张照片。他看到父亲在照片中和一头狮子亲密无间地依偎着。母亲把这张照片和一叠钱塞给他,让他去找这个和狮子为伍的父亲。“他可能在兰城,他就是在那里失踪的。”母亲迟疑着说。母亲显然也不是很有把握。十年前,父亲跟随那个马戏团去了兰城,然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父亲是动物园里的驯兽师。他是被领导连同那头狮子一齐租借给马戏团的。动物园后来派人去兰城寻找过,但是一无所获。很快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动物园损失了一头狮子。少年损失了一个父亲。动物园的损失不是很大,他们有一笔押金在手。少年的损失却很大,从此父亲对于他就成为了一个莫须有的人。在少年眼里,照片上的这个男人和那头狮子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父亲离家的时候他只有五岁。他一点也不能把自己和这个男人联系起来。他试图把照片还给母亲。他知道,父亲留下的照片并不多,也许这是唯一的一张。母亲不安地看着他。他看到母亲始终在颤抖。于是他把照片装在兜里了。他握住母亲的手,轻轻地抚摸。他显得出奇的温柔。母亲突然哭了。他与往日判若两人的举止格外地打动母亲。母亲抽泣着说:“你跑吧,跑得越远越好。”

少年把照片随手丢在了一旁。他并不想去兰城。他并不想去寻找那个父亲。现在,他再也不想找什么了。他感到了厌倦。可是他的目光依然不由自主地看向照片跌落的地方。当看到照片被一阵风吹得翻滚了一下时,少年的眼眶突然湿润了。

少年把身体缩住。昨天夜里,他躲在动物园的饲料房时也是这样缩着的。那间房子在大象馆后面,是他的秘密据点。他把自己埋进饲料堆里,那只不停抖动的右手,令干草发出窸窣的声音。好在他很快就睡着了,醒来后,恐惧就成为了一种恍惚的情绪。少年觉得自己的感受就像感冒时那样——某种和身体迥异的东西钻进了身体。使得自己对自己的身体感到隔膜。他从饲料房走出来,趴在大象馆的玻璃窗上向里张望了一下。他没有看到大象。他只看到自己的脑袋映在玻璃上,头发上尽是茅草。少年照着玻璃清理自己的脑袋。他把一根摘下的茅草放在眼前看了看。于是他看到了手上的血迹。血迹已经干裂,几乎布满了整个右手。这让他的手掌看起来仿佛是戴上了一只暗红色的陈旧的手套。手背的血迹却是从指缝间爬出来的,像几条虫子干瘪的尸体,蜿蜒进了他的袖口。少年把这只手伸在空中。手中的那根茅草立刻就被晨风吹走了。少年看到,在晨曦中,几只苍蝇落在了自己的掌心。少年在公园的湖边清洗自己的手。一些天鹅远远地凝视着他。平时少年最喜欢用石头投掷湖面上的水禽,为此没有少挨过母亲的责骂。但是今天他只是和那些天鹅呆呆地相互眺望了一阵。他走进不远处的那间亭子,向那个刚刚换上工装的女饲养员说:“有香皂吗?”女饲养员惊恐地看着他。少年冲着她伸出了那只水淋淋的右手。女饲养员突然压低了声音说:“你怎么还没跑啊?”少年木然地看了她一眼。他甩甩手上的水,转身走了。女饲养员在身后短促地叫了一声,仿佛一声鸟儿的啁啾。她说:“回去看看你妈吧,她恐怕被警察吓坏啦。”

少年回过头去,犹豫了一下,对她说:“知道了,谢谢。”

少年在清晨离开动物园时,走了最熟悉的那条路:穿过一片枫树林,越墙而过,来到了那条街上。骑在墙头时,少年感到了一些非同寻常的异样。因为什么呢?少年想,也许是清晨吧,是清晨让自己觉得新鲜吧?他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过清晨了。他的黑夜与白天很早以前就颠倒了。可是清晨多好啊。骑在墙头的少年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他恍然大悟地想:哦,刚才自己居然对那个女人说了声“谢谢”。

但是少年并没有立刻回去看望母亲。他回到了那条街上。清晨的街道在少年眼中变得陌生。他觉得一切都变得湿润了,不再像往日那样干燥。街道两边的商铺蒙着一层灰白的光,在阒寂中,都被凝固在某种不可捉摸的秩序里。整条街上只有少年一个人。他来到了那家网吧门前。他看到网吧的卷帘门上贴着封条。门前的地面上依然血迹斑斑,它们呈黑褐色,它们的流向不仅仅是平面的,似乎更多的力量是在向地面下渗透着。这让它们看起来就像是种在地上的一样,显得有根有据,难以抹杀。少年不太确定这些血迹与自己的关系。他拍了拍卷帘门,咣咣的声音显得格外空旷。网吧二楼的一扇窗户打开了,伸出阿昆光光的脑袋。

P1-3

书评(媒体评论)

李敬泽:读小说,正如与人相对,话不投机半句多,但有的作品偏就能和你发生深入的对话,形成一个讨论的场域,无论是共鸣还是争辩,它都能够激发你,让你生出很多想法,这样的作品于我是好的,弋舟的小说满足了我这样的阅读要求。

雷达:弋舟是近年来年轻小说家中上升最快的,他的小说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思考,保证了他小说的艺术品质,也使他的作品散发出一种诗性的光芒。

贺绍俊:我一直强调小说的思想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小说是社会的思想容器,它承载了一个时代或一个阶段的最新思想发现,弋舟的小说把锐利的思想埋藏得很深,让他笔下的人物在头脑中还有了一把精神的短刃。

谢有顺:弋舟有关成长的那部分作品,写出了那种孤绝的“憔悴之美”,而“憔悴”,正是许多杰出的成长小说共有的内在品格,譬如《麦田里的守望者》。或许,成长本身就蕴含着一种“憔悴美学”。它更像是对青春的自我祭奠。

《小说选刊》年度大奖授奖词:弋舟以艺术的方式,试图探讨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些重要的精神命题,其作品创意独到,丰富深邃。

后记

我等都是寓言的主角

弋舟

有个判断,说是在我们这个时代,文学回归了她应有的位置——好像浸泡在了洗浴中心的池子里,不冷不热,恰到好处。

在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文学的水温并没有这么令人惬意,同时,文学置身洗浴中心的好时代业已永不再来。这本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就好比京剧的好时代业已永远消逝在我们背后,一两出大戏,根本无法挽回一个时代的远去。无论创作者还是阅读者,我们都无法复原托尔斯泰的时代、卡夫卡的时代,乃至曹雪芹的时代和郁达夫的时代了。如今的文学,日益像一个古董或者标本,放在博物馆里供少数人瞻仰和凭吊,并且心生安慰——我们也阔过。当然,我这里所说的“文学”,是一个特指,那种范式和气派,如果还要生发与赓续,以配合这个时代,必然是另一种价值之上的东西了。

原则上讲,今天,当我力图用小说这门古老的艺术来打动所有人时,实际上,能做到打动同类就已经堪称安慰。写作之事,在心灵层面上能够给予一个作家的回报,无外乎就是这样的吧——以“文字私下结盟”,如同找到亲人般,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支队列。所谓圈子,一定是不能涵盖这种情感的,起码大多数时候,圈子并不能让人支取到正当的力量。

这就有了一个诘问——假若同类越来越稀缺,你还会这么继续写下去吗?

回答这个问题,关乎现代作家和古典作家的分野。那种不期待被阅读,起码不热烈期待被阅读的杰出作家,一定有,但看来只属于古典时期;而文学到了今天,被裹挟着存在,愈发接近了一门职业,是职业,天然便有被世相认可的需要。这里面并无优劣,不能说现代作家“私下结盟”之余,盼望更为广泛的读者,就一定比古典作家埋汰了一些;当然,庸俗一些可能会有,但是没有办法,人在时代面前就是这么卑微,即使你是个野心勃勃的小说家,也不能不潜移默化地接受时代给出的一些准则和方式。

说起一个小说家的野心,我觉得往往是隐而不发的,甚至大多数时候无以自察。从我的写作经验来看,我没有明确地要去堪破或者改造什么的目的。但某种根本性的动机却一定存在,否则如此无望和辛劳,谁还会去为之颠倒生命?如果非要我再往最根本的地方说,对我就是苛求了。要知道,在如今的文学水温里,几乎已经没人敢这么追根究底,起码大多数人,是羞于甚至耻于将这个“根本”亮出来表态了——大家已经习惯语焉不详或者躲避比较高级的诉求。那么不说也罢。

好了,如果一个现代小说家的小说彻底不被读者阅读,那将如何?

可能会出现两种状况:不写了,彻底承认,自己干不了这个;继续写,写到愤世嫉俗,没准会变成个疯子。

在我,估计会是第一种局面。首先,我不能算是一个非常有恒心的人;其次,我也不算心智彻底非理性之辈——没人读便去怀疑别人的水准。但这种局面不太容易发生,写作之初,对于同类的存在,这么一点点自知,我还算是有,也因此,才有提笔的动力;何况,真要庆幸,最初我便得到了不少弥足珍贵的声援,总有些渠道,可供我承荫蒙泽。

——比如,就像现在这本集子的付梓。

这说明世上令人完全绝望的事儿还是有限的,总有些跟自己相仿的家伙吧,在“私下结盟”的同时,让我的小说兼及了更大程度地被传播,以致唤来更多同类的可能。

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呢:像我这样的小说家,与时风背道而驰,心怀野心地写着,热烈心存被更多人阅读的妄想——而的确也会有阳光偶尔普照?

这就仿佛是一个寓言。

但殊不知,这个世界的本初,便是建立在寓言之上,神也藉着寓言来向我们显明他自己。这本书的作者、读者、出版者,在我看来,都是“我等”,并且,我等“私下结盟”的这个角落,原来就是在寓言的地盘上——在这里,我等是天然的主角。

由此,也可见今天我等主角之荣幸,在这样的文学水温里,耽情此事,并且自得其乐,享有某种“博物馆式的”、“阔气的”趣味,实在是奢侈。如果我等因此还感到了异常的幸福,那么,就是文学被上帝眷顾的一个确据——在他眼里,依然将此事看为宝贵。

2013年11月26

目录

谁是拉飞驰

空调上的婴儿

赖印

安静的先生

龋齿

夏蜂

赋格

寰球同此凉热

被远方退回的一封信

蒂森克虏伯之夜

有时

有时候,姓虞的会成为多数

所有的故事

后记:我等都是寓言的主角

内容推荐

弋舟以近乎完美的表达方式,讲述一个又一个现代寓言。他的小说对人性恶、人性的复杂性的深刻思考,保证了他小说的艺术品质。也使他的作品散发出一种诗性的光芒。

《所有的故事》是一部70后代表作家见证文学尊严的力作。

《所有的故事》收入弋舟近年来短篇小说精选。谁是拉飞奔驰,空调上的婴儿,赖印,安静的先生,赋格,寰球同些凉热,被远方退回的一封信,蒂森克虏伯之夜,有时……13个短篇,13个故事。弋舟以艺术的方式,试图探讨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些重要的精神命题。人心的溃败,道德的失守,心灵的重荷,理想的幻灭,我们这代人的精神疑难,也是这个时代的典型症候。

编辑推荐

《中国文学新力量》丛书是从中国当代优秀青年作家中挑选六位作家的中短篇小说若干集结出版的小说精选集,集中展现中国当代青年作家的创作实力。

《所有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部。作品收录了70后重要作家弋舟的十多个短篇小说,体现了作家令人惊喜的文学才情和独具特色的文笔文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所有的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弋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太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1306751
开本 32开
页数 2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2014007747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10
146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