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子文编著的《律师非讼业务的思维与技能(新律师)》内容介绍:律师非讼业务的魅力,在于如何谋势与布局,在于如何将法律思辨与商业智慧巧妙结台,从而化腐朽为神奇,挽狂澜于既倒,为客户创造新的价值。本书共分八章。
| 图书 | 律师非讼业务的思维与技能(新律师) |
| 内容 | 编辑推荐 阮子文编著的《律师非讼业务的思维与技能(新律师)》内容介绍:律师非讼业务的魅力,在于如何谋势与布局,在于如何将法律思辨与商业智慧巧妙结台,从而化腐朽为神奇,挽狂澜于既倒,为客户创造新的价值。本书共分八章。 内容推荐 阮子文编著的《律师非讼业务的思维与技能(新律师)》内容简介:说到律师非讼业务,我们容易产生两种相对极端的思维模式:或者给企业当法律顾问,草拟部分商务合同,陪顾问公司总裁参加一些商务应酬;或者参与国际重组、海外并购、融资上市。这种定位和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律师非讼业务的畸形发展:或者做得很肤浅、很初级;或者做得很深刻、很高端。 对于大多数律师来说,如何在这两个业务极端之间发掘中间业务,并将其做精、做细才是问题的关键,也是能够做并且做得好的。只是,这种长袖善舞的逻辑思维和业务操作模式需要理论的支撑,需要实践的历练。 《律师非讼业务的思维与技能(新律师)》试图从这种“中间业务”出发,提供一种全新的思维进路,展示笔者多年来总结的非讼业务产品设计、市场发掘、方案策划、团队执行、后续辅导等系列操作套路。 目录 第1章 非讼业务的定位和细分 第1节 为什么要对非讼业务定位 一、法律服务市场发展的需要 二、律师服务业发展的需要 三、律师个人业务发展的需要 四、非讼业务自身发展的需要 第2节 非讼业务定位的逻辑思考 一、“狗头军师”的逻辑 二、我能给的就这些 三、关系就是生产力 例1-1 此“关系”非彼“关系”的拆迁补偿案例 四、我们也可以有那个命 第3节 揭开“1在后”,“在1后”的面纱 一、“1在后”的规划与开拓 二、“在1后”的创新与发展 例1-2 我们这样造势 第4节 细分我们的业务产品 一、根据行业属性划分业务产品 二、根据专业分工划分业务产品 三、根据客户需求划分业务产品 例1-3 风险投资项目有风险 四、根据资源优势和特长划分业务产品 第2章 非讼业务在哪里? 第3章 非讼业务的技能修炼 第4章 从草拟合同到上市融资 第5章 非讼文书的制作与执行 第6章 非讼业务的法律风险 第7章 非讼业务案例评析 第8章 永远没有做完的那点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律师非讼业务的思维与技能(新律师)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阮子文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1322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5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20 |
| 出版时间 | 2013-01-01 |
| 首版时间 | 2013-01-01 |
| 印刷时间 | 2013-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922.291.9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7.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55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