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莲编著的《古小说中的墓葬叙事研究》旨在考察墓葬与古小说的关系。试图在考察墓葬文化的基础上,对与墓葬相关的古小说做出全面系统的解读。除去绪论、结语及参考文献,全文共分七章。在具体阐述中,一方面,立足于小说文本,以文学审美的眼光,分析关涉墓葬的小说的思想内容,并揭示出这些作品的艺术特质。另一方面,结合墓葬制度及文化发掘相关古小说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图书 | 古小说中的墓葬叙事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张玉莲编著的《古小说中的墓葬叙事研究》旨在考察墓葬与古小说的关系。试图在考察墓葬文化的基础上,对与墓葬相关的古小说做出全面系统的解读。除去绪论、结语及参考文献,全文共分七章。在具体阐述中,一方面,立足于小说文本,以文学审美的眼光,分析关涉墓葬的小说的思想内容,并揭示出这些作品的艺术特质。另一方面,结合墓葬制度及文化发掘相关古小说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目录 序/1 绪论/1 第一节 墓葬概述1 第二节 与墓葬有关的古小说话题18 第三节 研究现状、方法及意义21 第一章 相墓叙事/29 第一节 汉魏至唐宋的风水理论概况30 第二节 汉魏六朝小说中的相墓叙事37 第三节 唐五代小说中的相墓叙事46 第四节 宋代文言小说中的相墓叙事58 第二章 迁葬叙事/70 第一节 显身求葬:古小说中迁葬叙事的范式之一71 第二节 托梦求葬:古小说中迁葬叙事的范式之二77 第三节 遗铭求葬:古小说中迁葬叙事的范式之三85 第四节 人的主动迁葬90 第五节 迁葬缘由的文化解析92 第三章 盗墓叙事 /98 第一节 盗墓叙事的产生100 第二节 盗墓与奇遇 105 第三节 盗墓叙事:“罪恶”的文学书写118 第四章 发墓复生/125 第一节 意恶功善:恶意盗墓复生型 125 第二节 情越生死:因惰发墓复生型 133 第三节 其他发墓复生型143 第五章 冢墓幽情/147 第一节 实相中的冢墓幽情148 第二节 幻相中的冢墓幽情151 第三节 人入冥间异境的导入模式 172 第四节 幻实两境:“冢墓幽情”中的冢墓意象177 第六章 古冢狐/185 第一节 燕昭王墓:千年智狐的隐喻188 第二节 古冢:飞鹰走犬的猎场 196 第三节 古冢:狐妖的风流窟宅214 第七章 与墓葬有关的其他小说/220 第一节 冢墓与巫的“见鬼术”220 第二节 无关情爱的冢墓冥遇224 第三节 古小说中若干特殊冢墓228 第四节 《开河记》中的冢墓故事242 结语/250 参考文献/254 后记/26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古小说中的墓葬叙事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玉莲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11653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0 |
出版时间 | 2013-05-01 |
首版时间 | 2013-05-01 |
印刷时间 | 2013-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41 |
丛书名 | |
印张 | 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5 |
宽 | 15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