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鸟儿歌唱(二十世纪猛回头)(精)
内容
编辑推荐

《鸟儿歌唱(二十世纪猛回头)(精)》是著名学者李零近年来所撰思想随笔的结集。李零身处21世纪,心系20世纪,对20世纪中国和世界的重要历史文化话题进行了独到解读。就被世人几度翻烙饼式解读的“启蒙”、“革命”等话题,作者有感而发,强调从事实出发,以历史与世界的眼光进行深入思考和辨析。本书所收文章的风格有别于其专业写作,见识通达,视野宽广,独立清醒。作为知识人和思想者的李零印象在此更为清晰。《读<动物农场>》、《太阳不是无影灯》、《环球同此凉热》等篇堪称经典,尤为人称道。

1.著名学者李零先生近年的思想随笔集萃;

2.20世纪“美式民主”“启蒙”“革命”话题的深度反思;

3.期待更多“结实的不可打垮的身影”伫立于世,坚定“歌唱”。

内容推荐

《鸟儿歌唱(二十世纪猛回头)(精)》是由著名学者李零先生近期在《读书》等多个杂志上发表的重要文章结集而成,重点篇目有《太阳不是无影灯》等近十篇。“启蒙与反启蒙”一直是中国文化界近十年来特别关注的理论领域,历史学、哲学、文学、艺术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及争论都可放置在这个命题下进行再思考及深度辨析,李零先生从一次博物馆的展览入手,从对艺术感觉最细微敏感处入手,逐渐展开其对数百年来启蒙命题在欧洲、亚洲及中国的发生与变异的内部深层次的思考,带给读者很多全新的感受。在人文科学面临新的变异发展的新的关节点上,《鸟儿歌唱(二十世纪猛回头)(精)》的意义显得尤为独特。

目录

自序

第一辑

 读《动物农场》(一)

 读《动物农场》(二)

 读《动物农场》(三)

 太阳不是无影灯(上)

 太阳不是无影灯(下)

 大道理管小道理——刘苏里访李零

第二辑

 七十年代:我心中的碎片

 谈《七十年代》——三联读者见面会上的讲话

 再谈《七十年代》——在中央美术学院一次会议上的发言

 读《城门开》——写给北岛的一封信

 大黑天

第三辑

 环球同此凉热

 历史就在你的脚下——讲给北大中文系新生的故事

试读章节

这部童话等于一部压缩版的“联共布党史”(1917—1943年)。故事的场景虽被安排在英格兰,但讽刺对象是斯大林时代的苏联。奥威尔说,他的故事是取自苏联,但对内容作了压缩处理,年代次序有所颠倒。原书共十章,无标题,这里试加提示性的小标题,做一点历史解读。

第一章,“老少校的梦”,是讲动物造反的起因。老少校年纪大,临死前,在大谷仓召集动物大会,把他的造反之梦讲给动物听。他说,英格兰有足够的食物,可以让所有动物都过上好日子,但不劳而获的人类却巧取豪夺,把全部剩余榨光。他劝他们,千万不要相信,人类富裕,动物也会繁荣,只有造反是唯一出路。他教他们唱《英格兰牲畜之歌》。造反之梦即共产主义,《英格兰牲畜之歌》即国际歌。

第二章,“赶走琼斯”,是讲动物造反。老少校死后,猪把老少校的教导总结成“动物主义”。造反比所有动物期望的日子都来得早。仲夏日(Midsummer Day,6月24日,即约翰施洗节),母牛暴动,引起所有动物造反。动物占领琼斯家,惊其豪富,一致决定,谁也不许入住,保持原样,办博物馆。猪把“动物主义”简化为“七戒”,获得一致通过。故事这一段,是指1917年11月7日的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后,《国际歌》成为苏联国歌。

第三章,“自己管理自己”,是讲革命后,动物组织生产自救、设置各种管理机构和开展识字运动。动物当家作主,干活很卖力,特别是拳击手和苜蓿。猪是管理阶层,不劳动,光呼口号,为动物加油。每星期日,动物在大谷仓开动物大会,会前要升旗。雪球为动物农场设计旗子,旗是绿旗,图案是牛的白蹄子和白犄角。学文化,羊和鸡、鸭太笨,背不下“七戒”,雪球把它简化为“四条腿好,两条腿坏”。拿破仑跟雪球处处唱反调。他对雪球组织的各种委员会毫无兴趣,更关心养狗,专门培养看家护院的狗崽子。牛奶和苹果被猪霸占,引起不满,尖嗓说,猪为大家操劳,理应如此,不然,琼斯就会复辟。他拿琼斯吓唬动物。故事这一段,相当十月革命后到1918年初。牛蹄牛角旗是暗示镰刀斧头旗(苏联国旗)。

第四章,“牛棚战役”,是讲动物农场打败人类的武装干涉。动物农场是全英格兰唯一由动物自己管理自己的农场。他们的成功,鼓舞了其他农场的动物。这一年,农村各地,不断掀起造反的浪潮。人类的代表,弗里德利克和皮尔京顿,感到大恐慌,勾结琼斯,对动物农场进行武装干涉。在雪球的英明指挥下,动物击退了人类的进攻,是为“牛棚战役”。雪球和拳击手,战功卓著,获“一级动物英雄”勋章。故事这一段,相当1918—1920年,即苏联的内战时期。1920年11月,苏联战胜欧洲列强的武装干涉和白军叛乱。

第五章,“放逐雪球”,是讲拿破仑赶走雪球。拿破仑和雪球有两大分歧,一是先建风车发电,减轻劳动,每周工作3天,还是先抓粮食,解决吃饭问题;二是先武装自己,还是先放出鸽子,鼓动其他农场造反。他们的争吵,把农场分裂成两派。关键时刻,拿破仑放出恶犬(悄悄养大的狗崽子),赶走雪球,成立特别委员会,取消动物大会,用铁的纪律代替动物民主。故事这一段,相当1921一1928年,主要讲苏共党内的激烈争论。1924年,列宁死后,斯大林开始迫害托洛茨基,驱逐托洛茨基,掀起反托派的运动。斯大林和托洛茨基有两大分歧,一是先工业化还是先集体化,二是一国取胜还是世界革命。十月革命,谁也没料到,突然爆发,第二国际的领袖们说,不合法,必失败。列宁说,孩子已经生出来了,难道还要到资产阶级那里领出生-~iE?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坚守阵地,等待援军。他曾希望俄国革命会引发西方革命(如德国革命),不得已,才把目光转向落后的东方(如中国革命)。他始终相信,只有世界革命才能挽救社会主义。托洛茨基站在列宁左边,说没有世界革命,也要制造革命;斯大林站在列宁右边,只问苏联“一国”如何,建成建不成,守住守不住。斯大林说,没有世界革命,苏联也能单独建成社会主义。注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是三阶段论(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不是两阶段论(把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合并成一个阶段)。无产阶级专政,指过渡时期(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无产阶级为了镇压旧势力的反抗和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而I临时采取的强硬手段,他们从不把无产阶级专政叫社会主义。

第六章,“同人类做买卖”,是讲拿破仑的新经济政策。上一章,雪球被逐之后,拿破仑继续造风车,说造风车本来就是他的主意。建造风车,造成物资短缺,拿破仑发现,必须同人做买卖。他不但以温佩尔为经纪人,进行公开贸易,还同皮尔京顿和弗里德利克分别签订贸易协定,私下往来。此事同“七戒”发生矛盾,动物想不通:革命是同人类决裂,怎么可以同人类做买卖?尖嗓给他们做工作,向大家保证,动物农场从来都没这道禁令。猪搬进琼斯家,睡在人的床上。动物记得,这也违反“七戒”的第四条。尖嗓篡改“七戒”,说过去的规定,并不是说动物不可睡床,而是说不可睡铺床单的床,只要撤床单,换毯子,就合理合法。最后,眼看风车就要建成,却突然倒塌。拿破仑诬称,风车是被雪球破坏。从此,代替琼斯,雪球成了吓唬动物的法宝。故事这一段,相当1928—1936年,即苏联推行国家工业化和集体化的时期。当时,正值世界经济大萧条。这段故事值得玩味。大家别忘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以中苏交恶、中美建交为契机。现在,我们悔恨自责,怎么没早点开放,却忘了当时的环境:封闭是因为封锁,不是自己做个“铁幕”把自己关在里面。当年,“敌军围困万千重”,掐着脖子,饿着肚子,怎么发财?怎么搞民主?

P16-20

序言

今年4月在美兆健康体检中心查体,突然发现,左眼视力骤降,才一年的工夫,就从1.0降到0.3。我知道,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生命体验,岁数大了,每年说不定都会有个把零件不好使,需要修理,直到有一天全部报废。

黄斑病变是老毛病了,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查出,现在终于到了应该大修的时候。从北大校医院转到北医三院,说是青光眼。后来到人民医院,找到著名的黎晓新大夫,她说我是黄斑前膜增厚,应手术剥除,晶体老化,早晚得换,干脆也一块儿做了。

有病不治等什么,我同意手术。问题是,5月18号,我要到美国访问,事皆前定,23天,4个地点,每天干什么,人家全都安排好了,临时变卦,不好意思。手术被拖后。

6月10号回北京,回到北京就11号了。第二天是我生日,学生请饭。去年,我跟他们说,2000年我就活够本了,剩下的日子是个饶头。今年你多大?刚好13岁,我自己给自己这么算,但小区居委会来电话,让我去拿老年证。65岁,凭这张卡,坐车不要钱,公园随便进。

6月28号做手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直在家熬着。全部恢复要3个月。现在用右眼写字,一天写一点儿,和以前的序言一样,讲点眼跟前儿的事。

这本小书是丁超和陈轩选编,两个年轻人,朝气蓬勃,一个来自北大,一个来自清华。

我是宅男,喜欢闹中取静,有在电视机前写作的习惯。我不订报纸,也不太上网,每天打开电视,只是留心一下有目共睹谁都看得见的大事件。太多的消息懒得看。蛊惑人心的谣言,人云亦云的舆论,我一向持怀疑态度。

我是身在2l世纪,心在20世纪,目睹世纪之变,做一点前后对比,讲一下我的文化立场。

山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  20世纪90年代,我几乎年年去美国。21世纪,我只去过三次,2001年一次,2007年一次,今年是第三次。13年嗖的一声就过去了,美国还跟从前一模一样,就像奥威尔从血腥的西班牙内战回到他的祖国时所说:

英国——特别是英国南部,也许拥有世界上最和谐的风光。在经历了漫长旅程,特别是当你从晕船中逐渐缓过来以后,突然发现自己坐在列车专用丝绒坐垫上,你很难相信在哪里真的在发生什么事情。日本发生地震、中国发生饥荒、墨西哥发生革命?无须担心,明天早上牛奶还会放在门前的台阶上,《新政治家报》也会照常出版。工业都市离这儿非常遥远,烟雾和穷困被掩藏在地平线下面。这里依然是我童年就已熟悉的英国:被铁路分割的大地上满是鲜花,站在草地上的马静静地吃草,缓缓流淌的溪水,溪边的柳树,榆树上的榆钱,农舍旁的草丛,伦敦郊外寂静的原野,肮脏河面上漂浮的船只,熟识的街道,海报栏上板球赛和王室婚礼的公告,男式圆顶高礼帽,特拉法加广场的鸽子,红色的巴士,身着蓝制服的警察——所有这一切都睡着了。英国睡意蒙咙,我有时担心我们永远不会醒来,直到被炸弹的轰鸣惊醒。(《向加泰罗尼亚致敬》一书的结尾)

他说的“炸弹的轰鸣”是他的不祥预感。西班牙内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预演,后来的事情被他说着了。

美国在地球那边做梦,也是让珍珠港事件炸醒。

2l世纪是由“九一一”的爆炸揭开帷幕。新世纪,革命虽已沉寂,战争并未消亡。“反恐”给小布什、切尼和拉姆斯菲尔德提供了最好的借口。他们穷兵黩武,把这个世界折腾惨了,也把美国折腾惨了。奥巴马继承了他们的烂摊子,也继承了他们的馊主意。在对外政策上,美国依然故我。难怪今年4月,美国在世的五个总统聚首达拉斯,共叙爱国情怀。奥巴马一席贴心话,让小布什热泪盈眶。

20世纪末,苏联解体,东欧易帜,美国和北约把欧洲搞定,世界三大块,只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其他两块都未搞定,没有搞定的地方都是潜在的战场。

中近东,教俗之争是大问题。美国推行世俗化和民主化,往往事与愿违。世俗化程度较高的政权往往亲美,但不是君主制就是军主制(军人专政),非常独裁,非常专制,非常腐败,利益高度分化。真正的民主选举,又往往选出的是带有草根色彩的传统宗教势力,让美国不待见。各派势力斗法,一次次重新洗牌,按下葫芦浮起瓢,每次都是翻烙饼。如今叙利亚深陷内战,埃及局势大乱,伊拉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每天爆炸不断。这两天的消息是“基地”分子劫狱,25家美国使馆关门。这一地区,本来是英法两国的老地盘,美国希望它们赶紧搭把手,让它重返亚太。

亚太是美国大兵死伤最多的地方。二次大战,美国打败日本在这儿。冷战时期,美国一挫于朝鲜,二挫于越南,两次同中国交手,也在这儿。现在,美国战略东移,当年的柏林墙对峙被搬到三八线,当年围堵苏联的飞机战舰被部署在第一岛链。人家劳师动众干什么?当然是围堵中国。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参见《1984》)。奥威尔的三句名言,至今没有错。

苏联退出冷战,中国告别冷战,但美国从未放弃冷战,后冷战仍是冷战的继续。

有一天,大概6月6、7号吧,我在费城一家旅馆,睡前借电视催眠,迷迷糊糊,眼前蹦出一个年轻人,口中念念有词,下面有字,一会儿“棱镜”,一会儿“泄密”,一会儿“老大哥在盯着你”。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今年的头号新闻人物——斯诺登。他从夏威夷到香港到莫斯科,每天都有报道,一举一动,揪着全世界的心。眼瞅一个月了,故事没完没了,直到8月1号,他才有了临时避难的证件。

……

斯诺登事件出来,世界各国,反应不一,好像行为艺术。什么国说什么话,真是一点儿不假。美国嘴硬,一点不认错,说咱这些事,谁不干呀(大家都干坏事情,大家都是好东西),网络安全,它是受害者,中国尽偷它的东西。它的盟友,吃亏受害,不敢言语,顶多哼哼唧唧,表示一下不满,那都是做给民众看,绝不敢跟美国撕破脸。老大老大,还是有人怕。斯诺登被美国吊销护照,全球通缉,除俄罗斯和几个拉美国家,谁都不敢收留他。难怪电视评论说,这正应了一句老话,“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谁都把这句庸言挂在嘴边,以为大有深意存焉,好像自个儿就是政客、外交家似的)。

没有义,只有利。没有主义,只有生意。这是很多人的逻辑。

这一事件对所有人的良心也是考验。

凤凰台的新闻评论真有意思。

郑浩说,斯诺登走投无路,谁都不待见,他根本不是“英雄”,而是“麻烦制造者”。

闾丘露薇说,这一事件被炒作放大,其实它“反而证明美国司法健全,言论自由”。斯诺登该去哪儿?她有她的分析。拉美人权差,不能去;欧洲比较理想,去不了。你不是要当英雄吗?最好的选择还是回美国。因为在美国,“他可以请律师,他作为一个受到如此关注的公众人物,在整个司法过程中应该会得到很多的关注,关注越多,公平性越高”。

赶紧投案自首吧。  话音未落,7月31日,曼宁(他把美军虐杀伊拉克平民的血腥画面放到了网上)被判间谍罪,面临19项指控,刑期可能高达136年。

美国司法可是凭判例讲话。

真话有如利刃,触之者伤。奥威尔的风格,就是“剃刀般的锋利”。他甚至敢把自己的伤疤揭给世人看。他写“动物农场”,灵感从哪儿来?来自西班牙内战。他亲身体验过自己人杀自己人的内心伤痛。

小时候,我看过一个电影,名字叫《魔椅》(匈牙利拍的,1954年出品)。“魔椅”很神奇,谁只要一屁股坐在这把椅子上,马上就口吐真言,让一切虚伪言辞无地自容,让一切道貌岸然陷于尴尬。当时的我只有八九岁,在电影院笑得前仰后合,回到家里仍兴奋不已,逢人就要拉着人家讲,重复片中的对话与情节。

斯诺登是个敢于讲真话的人,真话让世界陷于尴尬。

美国是个以人权立国的国家。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不是随便可以打听的东西。但个人有隐私,国家也有隐私呀。国家的隐私叫机密。这两个东西打架怎么办?小布什说,咱们可以立个《爱国者法案》,反恐是硬道理,人权是小,安全是大,小要服从大。斯诺登事件的意义就在于,他是循着美国的法理,揭穿了美国的谎言,让世界人民知道了真相。

美国对他国的武装干涉,一向是以人权为理由,号称“人权至上,大于主权”。怎么轮到反恐,人权就不那么至上了呢?

民主诚可贵,自由价更高。

若为安全故,二者皆可抛。

注意,这里的“安全”只是美国的安全。美国的安全是建立在世界的不安全之上。

现在的世界有如太虚幻境。

斯诺登事件好像科幻片,不堪忍受机器王国统治的人被机器杀手四处追杀。他以一己之力挑战强大的国家机器,挑战无情的世界体系,太难。

斯诺登无家可归,有人给他发了本世界护照,还有人建议把诺贝尔和平奖发给他。

他的命运如何?谁也不知道。

这个世界会好起来吗?答案是总要有人挑战。

鲁迅说:

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忽然想到》之五)

说起斯诺登,我会想起奥威尔。说起奥威尔,我会想起西班牙内战。

我一向认为,不读《向加泰罗尼亚致敬》(还有《战时日记》和《战时通信》),就没法理解奥威尔,也读不懂《动物农场》和《1984》。

最近有本好书,《当世界年轻的时候——参加西班牙内战的中国人(1936—1939》,倪慧如、邹宁远著,让我们回到了那个久已被人遗忘的年代。这是我所寓目,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非常非常难得的好书。

作者说,这是一场“震撼世界良心的内战”。

封面题辞写得真好:

那是一场非比寻常的战争,

它呼风唤雨,

曾经让毕加索的画笔愤怒,

让聂鲁达的诗篇流泪,

让加缪的心口淌血,

让全世界四万多个男女老少去西班牙……

为了一句“NO PASARAN”(“不许法西斯通过”),美国的海明威、加拿大的白求恩、英国的奥威尔,还有许许多多普通人(包括中国人),不远万里,从世界的各个角落,投入这场被人出卖注定失败的战争,很多人都长眠在了这块古老的土地上。

他们是真正的国际战士,他们是真正的世界公民。

2013年8月3日写于北京蓝旗营寓所  补记:

最新消息,曼宁被判35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鸟儿歌唱(二十世纪猛回头)(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34310
开本 32开
页数 29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87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6
CIP核字 2013262252
中图分类号 C53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1
137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