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百年奋斗(经营之神王永庆)
内容
编辑推荐

王永庆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身贫寒,却创立了台塑企业,并经营至今近百年之久屹立不倒。这其中到底有什么诀窍?翻开由崔雪松编著的这本《百年奋斗(经营之神王永庆)》,或许我们就能明白这其中的奥秘所在。

内容推荐

王永庆,太塑企业的创始人。在台湾,王永庆不仅被誉为“经营之神”,也被誉为“管理之神”。台塑的偌大基业,不仅需要超乎寻常的经营眼光,更需要扎扎实实的管理。从最朴素的“止于至善”理念出发,王永庆为台塑提供了永续发展的动力,在不断追求合理化的过程中,台塑集团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

本书《百年奋斗(经营之神王永庆)》不仅讲述了王永庆的创业故事,更介绍了他的经管秘诀、企业哲学、成功法则、为人处事。

《百年奋斗(经营之神王永庆)》由崔雪松编著。

目录

第一章 撬动商业的方法/1

 1.慈爱的母亲/3

(1)关于“猴穴”的传说/4

(2)母亲支撑一个家/5

 2.从0点开始/8

(1)滴油骗锅/8

(2)成绩总在后十名/9

(3)十五岁闯天下/11

(4)十六岁创业/12

(5)送米/14

(6)只赚一分钱/17

(7)比日本人多做4、5小时/18

 3.倔强的生命力/20

(1)因难重重/20

(2)瘦鹅的启示/21

(3)前半生的艰辛/23

(4)牢狱之灾/24

 4.塑胶大王/25

(1)从无知开始/26

(2)慧眼的力量/26

(3)卖不出的教训/28

(4)化解危机/129

(5)勇夺第一/30

(6)石油王国的做局/32

(7)横跨太平洋的铁三角/34

章外 态度决定命运——王永庆论创业/36

(1)目标完成/36

(2)有梦想就能成功/37

(3)必要的勤奋/39

(4)贫苦是福/41

(5)付出才能收获/42

(6)苦尽甘来/43

(7)准备就有机会/46

(8)剐害怕挑战/48

(9)一分钱也要用好/49

(10)勤俭造就财富/51

(11)创业靠实力/53

(12)创业不分早晚/55

(13)有效学习/57

第二章 经营之神/59

 1.经营管理的秘诀/61

 2.目标管理及计划/62

 3.品质论/63

 4.居安思危的意识/65

 5.有管理才能谈技术/68

章外 巨细靡遗的管理——王永庆论经营/69

(1)学会管理时间/69

(2)亲自调查,深入分析/71

(3)想降低成本,就得彻底分析/72

(4)详细记录客户数据/73

(5)让买卖双方都赚钱/74

(6)重视产品质量和服务/76

(7)转亏为盈/7

(8)经营管理必须追根究底/80

(9)关心时局,寻找商机/81

(10)实行单位责任制/82

(11)多元化经营/83

第三章 企业哲学/85

 1.实力主义/87

 2.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92

 3.大企业的生存/98

 4.论继承人/104

 5.企业对社会的回报/107

(1)私人捐款创纪录/108

(2)钱实在没什么用/109

(3)不辜负的人生/110

(4)创办明志工专/111

(5)建立医院/113

(6)成立生活素质研究中心/117

章外 人脉决定高度王永庆论人脉/119

(1)人脉就是钱脉/119

(2)贵人襄助好办事/J22

(3)一诺千金讲信用/125

(4)为他人想,才能得人心/128

(5)与人为善/131

第四章 王永庆这个人/135

 1.成动的要素/137

(1)刻苦耐劳/137

(2)先苦后甘/142

(3)认清“辛苦”/145

(4)毅力惊人/149

(5)信守承诺/153

(6)坚强的气魄与力量/157

 2.性格特色/162

(1)念旧不忘本/163

(2)不算命不打牌/166

(3)孤单寂寞/170

(4)率直犀利/172

(5)坦诚得可爱/175

(6)事必躬亲/178

(7)一丝不苟/180

 3.节俭朴实/184

(1)吃的哲学/186

(2)拒绝定做新西装/188

(3)选坐经济舱/190

(4)看不惯奢靡风气/191

(5)受不了资源浪费/199

章外 身教最有效——王永庆论子女教育/208

(1)环境自然会塑造他们/209

(2)效法母鸡喂子/212

(3)美国人的教子之道/218

(4)让孩子走出温室/220

第五章 王永庆的成功法则/223

 1.追根究底/225

 2.务本精神/233

 3.瘦鹅理论/236

(1)要学习瘦鹉忍饥耐饿、刻苦耐劳的精神/237

(2)要学习瘦鹅面对困境时的坚毅态度,等待机会到来/239

(3)养鹅人的任务/24l

 4.基层做起/242

 5.实力主义/248

 6.切身感/252

 7.价廉物美/258

(1)建厂成本低/260

(2)生产成本低/262

(3)营销费用低/265

 8.客户至上/272

章外 人才是被培养出来的——王永庆论用人/277

(1)失败是一种成长/278

(2)精明的用人之道/279

(3)把员工放在正确的位置/283

(4)激发负工的潜能/285

(5)权力下放/288

(6)树立威信/291

(7)从人才流动思考管理盲点/294

(8)降低离职率/296

(9)建立完整的长班人计划/299

(10)实施差别化待遇/302

(11)妇人之仁,害己更害人/303

第六章 后王永庆时代/307

 1.王永庆时代终曲/309

 2.“同治”时代/314

附录 王永庆年表/322

试读章节

(1)关于“猴穴”的传说

现在,直潭小学附近,有一座别致的建筑,名叫“感恩堂”,它就是王永庆后来兴建的王家族厝。

这里供奉着王永庆家族的祖先,墙上排列着已离开人世的每一位祖先的遗照。每到清明节,王家的后代都要来此祭奠祖灵。

王家在台湾的第一代祖先是王永庆的曾祖父王天来。王天来是因灾荒随寡母许雪娘由福建家乡渡海到台湾的。

王天来娶林谨为妻,共生育有六个儿子,四儿子王添泉就是王永庆的祖父。

王家来台后,重操旧业,仍以种茶为生。茶叶在当时是一种重要的贸易商品,种茶较种田划算得多,加上王家六个男儿,劳力强壮,生活也很快有了改善,逐渐成为直潭的小康人家。

王家像所有的中国家庭一样,希望儿辈能上学读书,有朝一日,升官发财,光宗耀祖。

在王家的六个儿子中,四子王添泉算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更加受到父亲王天来的喜爱。王添泉成为新店直潭一位受人尊敬的秀才。后来他开了一家私塾,以教书为业。

王添泉长大成人后,父母给他娶了一位名叫蔡富的妻子。23岁时,她固患不治之症而香消玉殒,离开人世。更为遗憾的是,她未能为王家留有后代,丈夫王添泉又成了孤身一人。

不久,王天来与林谨这对历经人生诸多苦难的夫妇,又给儿子娶了一位苏家的闺女,名叫苏好,她就是王永庆的祖母。

苏好一下子给王添泉生了三男一女。长子王东平,次子王长庚,三子王水源,女儿王辛。王长庚就是王永庆的父亲。

有人认为王永庆今日之成就,全托其曾祖父王天来的洪福。王天来逝世于清光绪年间,无意中被埋葬于新店的猴湖,更为巧合的是葬在猴湖中的“猴穴”。

由于天意给“猴穴”,注定王家在60年之后,必有富贵子孙出现。显然,这是风水先生的话:一旦亲人谢世葬在“猴穴”,“葬60年空”,即子孙会穷60年;一旦60年过,子孙自会发迹。

其实,“刻苦、努力、节俭”这6个字,才是王永庆成功最大的秘诀。当我们看到王永庆充满饥寒、贫困的凄然的童年生活,也就明白了那句古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2)母亲支撑一个家

直潭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i散落着数百户人家,家家靠种茶为生,兼或做点零工,虽然天天劳碌,却只能勉强度日。

在那个异常艰苦的岁月里,解决温饱是头等大事。村上的男子都到山上做苦工以换取终年的稀粥、甘薯饭。有一顿白饭加猪肉的饱食时,便是难得的年节了。

对于一个务农为生的家庭,让八个孩子顿顿吃好,简直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王永庆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

王永庆家族的祖辈是清道光年问从福建泉州府安溪县金田乡迁来的。到了他父亲王长庚这一辈,生活的担子日加沉重。为了生计,王长庚开始学习贩卖茶叶,每天凌晨三点,便起床去茶地收购刚刚采摘下_来的茶叶,这个时候采摘的茶叶较新鲜,可以卖个好价钱。

王永庆稍稍长大一点,马上就明白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童年的小永庆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有时他饿极了,只好偷偷地摘路边的番石榴吃。家里偶尔“改善生活”,煮一些甘薯粥,他也只能分到一小碗。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这种情况下,生活的重担早早地压在了作为长子的永庆身上,他开始用自己瘦小的肩膀帮助母亲分担生活的重担。壬永庆刚刚学会走路,就跟着母亲出外去捡煤块和木柴,希望能换点零钱,或者供自己家烧水做饭。

就是这样的生活,王家也没能维持多久。

日夜的奔波加上过度的操劳,让王长庚身体每况愈下,大病缠身。这种情况对于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满服哀愁酌王长庚不愿再拖累这个家,也不愿再忍受病魔的折磨,曾试图结束自己的生命。

有时候,人生真的很无奈,这时的王长庚连自杀的力气都没有。他一宿一宿睡不着,两眼直直地盯着天花板,冥思苦想自杀的方法。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他一个人偷偷来到原来劳动过的山坡,决定滚下山丢。

也许是死神不让他过早地去见阎王爷,也许是冥冥之中存在偶然。庆幸的是,他的举动被永庆的母亲察觉。在小坡下,永庆的母亲发现了浑身是血的主长庚,背回家后,夫妻俩抱头痛哭。 _夫妻俩抱头痛哭的场景,对在旁观看的王永庆来讲,是一辈子锥心刺骨的伤痛。

为了能给王长庚治病,永庆的母亲几乎跑遍了台湾的大小医院,从民间偏方到坐堂大夫,只要听说哪里能治这种病,她就一定要带壬长庚过去。有时候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永庆的母亲就背着病人走一段山路。

在永庆母亲的精心照顾下,主长庚的身体渐渐好转,不久便恢复正常,王家重新出现了欢笑,但日子已大不如从前,生活更为艰辛。

在童年永庆的眼中,母亲是这个家的顶梁柱。特别是在父亲病重之后,母亲身上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妇女所特有的可贵精神:吃苦耐劳无怨无悔。

家里的每一件事,都需要母亲的参与,从早到晚,没有一分一秒闲过a看着年幼的孩子面黄肌瘦,母亲在操持家务时更加省吃俭用。 一次半夜醒来,小永庆发现母亲不在床上,情急之下连忙下地寻找。结果发现母亲正满头大汗地把地瓜切成条加上水煮,做成猪的饲料,做完了这些,母亲才能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去睡觉。

事实上,也多亏了母亲每年都能卖一次猪来赚-一点钱,钱少得可怜,但在母亲全力操持之下,全家的生活也能够勉强维持。

在回忆起母亲当年如何操持这个家庭时,永庆经常双眼通红地提到一件事:母亲很苦,在生下妹妹的那天,没有接生婆,母亲自己剪断脐带,随后就出门洗衣服去了。

这个家庭因为有了母亲,才能在满目荒凉的生活中保持一份希望;也因为有了母亲,回忆起那段艰苦的日子似乎更加幸福。每每回忆慈祥的母亲,永庆总会这样说:天下母亲能给予子女的,我的母亲倾尽所有全部给了我们。对于我而言,倾尽家财都难报父母恩。

家庭是人生的摇篮,父母是每个人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是企业创始人和企业家心理素质形成最重要的场所。家庭是人生的奠基石,家庭背景对企业家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长远和深刻的。

P4-7

序言

美国东部时间2008年10月15日早上,王永庆因身体不适被送进新泽西一家医院,9点38分因心肺衰竭而过世。享年92岁。

王永庆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1917年,王永庆生于新店直潭,出身贫寒,要来回走三小时上学,上学前要把当天用的水挑好,回家还要帮忙养猪,父亲曾因贫病交错,要上吊自尽,但太虚弱站不起来,又倒了下去,声音惊醒了正在睡觉的王永庆母亲和兄弟,全家抱在一起悲惨痛哭。

十五岁时,他只身来到嘉义当米店的小工卖米;十六岁时靠着父亲四处张罗的二百元资金开了间小米店。隔壁日本人开的米店下午六点钟打烊,他晚上十点半才关门。日本人泡热水澡,王永庆纵使满身米屑,糠壳,强风呼号的冬夜,只用冷水淋浴,因为“每天可以省下三分钱”。他在费城华顿企管学院的演讲中提到,“但那三分钱可以买三斗米。”

三十八岁,他创立台塑企业,从日产四吨PVC塑料粉做起,用牛车载送给客户;半个多世纪后,王永庆建立营收二兆、资产近三兆,全世界第三大石化集团,超过欧美百年企业集团,美国的道氏化学,杜邦集团都视台塑为劲敌,甚至退出石化业。

在台湾,王永庆不仅被誉为“经营之神”,也被誉为“管理之神”。台塑的偌大基业,不仅需要超乎寻常的经营眼光,更需要扎扎实实的管理。从最朴素的“止于至善”理念出发,王永庆为台塑提供了永续发展的动力,在不断追求合理化的过程中,台塑集团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

其中,王永庆提出的很多管理理念和方法得到了广泛流传,比如:

追根究底——对问题不追究到水落石出,绝不罢休;

务本精神——凡事只求根本,只求合理,不问结果;

瘦鹅理论——忍饥耐饿,坚韧不屈,等待机会的到来;

基层做起——脚踏实地,按部就班,从基层做起,成功的机会就愈大;

实力主义——学历不等于实力,实务经验愈丰富,成功的机会就愈大;

切身感——制定让员工有切身感的管理制度,发挥员工最大潜能;

价廉物美——坚持供应价廉物美的原料给下游客户,企业得以蓬勃发展;

客户至上——买卖双方唇齿相依,给客户利益自己才能有最大利益。

他虽然身家过亿,但是他的生活极为俭朴,一条毛巾用了近30年。假如王永庆要请客吃饭,他不会在外面餐厅请,而会在台塑后面顶楼的招待所内,因为这样比较省钱。吃的方式采用中菜西吃,客人将盘子端出来,由侍者给客人分菜,吃完不够可以再加,但绝对不可以有剩菜。吃不完的必须打包带回去。

王永庆心系中华,两次发表万言书,批评陈水扁当局一意孤行、主张“台独”可能为岛内民众带来灾难。他游走两岸,被大陆视为台商领袖、两岸交流的先行者。

“有钱不去做公益,是一种罪过。”这是王永庆的名言。他一生中为慈善事业捐赠的数额总计已达155亿元新台币,成为台湾史上捐款行善最多的企业家。在得知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后,他又拿出1亿元人民币(约4.97亿新台币),来帮助地震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王永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生活上,他倡导脚踏实地地做事,勤勤俭俭地做人;在经营管理上,他力求完美,凡事追求合理化。

漫漫岁月中,他掌握命运,与时间赛跑,要以有限生命,完成无限志业,创造无限财富,但也许留给子女的遗书才能真正的体现这位令人尊敬的长者的财富观吧:

子女们:

财富虽然是每个人都喜欢的事物,但它并非与生俱来,同时也不是任何人可以随身带走。人经由各自努力程度之不同,在其一生当中固然可能累积或多或少之财富,然而当生命终结,辞别人世之时,这些财富将再全数归还社会,无人可以例外。

因此如果我们透视财富的本质,它终究只是上天托付作妥善管理和支配之用,没有人可以真正拥有。面对财富问题,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能正确予以认知,并且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营造充实的人生。

我本出身于贫困家庭,历经努力耕耘,能够有所成就。在一生奋斗过程中。我日益坚定的相信,人生最大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乃是籍由一己力量的发挥,能够对于社会作出实质贡献,为人群创造更为美好的发展前景,同时唯有建立这样的观念和人生目标,才能在漫长一生当中持续不断自我期许勉励,永不懈怠,并且凭以缔造若干贡献与成就,而不虚此生。

基于这样的深刻体会,因此我希望所有子女也都能够充分理解生命的真义所在,并且出自内心的认同和支持,将我个人财富留给社会大众,使之继续发挥促进社会进步,增进人群福祉之功能,并使一生创办之企业能达到永续之经营,长远造福员工与社会。

与此同时,我也殷切期盼所有子女,在创业与日常生活中,不忘以服务奉献社会、造福人群为宗旨,而非只以私利做为追求目标,如此才能建立广阔和宏伟的见识及胸襟,充分发挥智能力量,而不负于生命之意义。

时代自有其轨迹,孤独巨人远离,时代远去。下一个时代愿意承接多少,舍弃多少,只有静待岁月的过滤,不能勉强,也不能仓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百年奋斗(经营之神王永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崔雪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158327
开本 16开
页数 3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30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38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0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9:5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