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理咨询师手记
内容
编辑推荐

《心理咨询师手记》由卡玛著,是曾经引领众多读者自我成长的心理咨询经典读本!

告别无助,告别茫然,告别纠结!

学会如何悦纳自己、理解他人,从容应对心理危机!

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所长贾晓明推荐!

本书是中国较早踏入心理咨询领域并一直坚守这份工作的一些同行的咨询手记。透过它们,大家可以品味这些心理咨询师如何和来访者一起慢慢地探索内心世界,理解自己并尝试做出改变。——贾晓明

内容推荐

《心理咨询师手记》由卡玛著,此书缘起于作家卡玛对贾晓明、朱建军、岳晓东、高天等19位临床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所进行的深度访谈。《心理咨询师手记》的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触再现了22个颇具典型意义的心理咨询案例。这些案例,不但呈现了完整的心理咨询过程,而且还配有对心理咨询及案例涉及的心理疗法的介绍。

心理咨询从业者,可以从中看到19位心理咨询界前辈的咨询经验、咨询体会,学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态度;更能借此体会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的角色,各种心理疗法的内涵,以及来访者内在的力量。

对心理咨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从中认识到心理咨询是什么,也将会感受到“缓慢”的心理咨询如何以真诚的理解和接纳滋养人心。这份态度足以使你有力量去帮助自己,帮助需要帮助的心灵。

目录

第一章 经典心理治疗

 爱上爱情

知识链接:什么是心理咨询

 你不再是孩子

知识链接:认识领悟疗法

 考试可否轻松面对

知识链接:行为疗法

 冲破心灵之茧

知识链接:精神分析疗法

 就让一切顺其自然

知识链接:森田疗法

第二章 现代心理治疗

 跳出一场和谐的家庭之舞

知识链接:家庭治疗

 携手穿越抑郁的迷雾

知识链接:集体心理治疗

 在快乐的背面

知识链接:意象对话

 挣脱恐怖的梦魇

知识链接:眼动治疗

 沉默的百灵鸟

知识链接:催眠疗法

第三章 艺术心理治疗

 有一种表达超越语言

知识链接:绘画治疗

 在音乐中释放心灵

知识链接:音乐治疗

 谁来呵护你的童年

知识链接:舞动心理治疗

 当你站在这舞台

知识链接:心理剧疗法

第四章 常见心理问题

 人生是一盒巧克力

知识链接: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心理原因及预防

 我们都是需要奖品的孩子

知识链接:阅读障碍

 总有一扇门为你开启

知识链接:求职心理的调适

 爱她不是他

知识链接:同性恋形成的心理因素

 当爱等于伤害

知识链接:性虐待症

 健康,从心开始

知识链接:心身疾病

 自己的心结,只有自己能解

知识链接:婚外情的心理诱因及应对方式

 你也是天使

知识链接:自卑心理

宛如打开另一扇窗

试读章节

爱上爱情

·美丽而苦涩的师生恋情

·不为人知的心理根源

·拥有自我的力量才能真正放手

本篇咨询师

贾晓明,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社会工作系主任,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所长。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学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督导师。

那一年的初秋总有雨,淅淅沥沥连连绵绵地下个不停。苏茉就是在那个雨季带着特有的黯然与阴郁来找我,总是湿湿的头发、湿湿的衣衫。“下雨天我不喜欢打伞。”她微微地笑着解释,有一些不好意思。

苏茉自述:

这个雨怎么还是不停啊,弄得人心情都不好。来北京上学这么长时间了,我还是不能适应这里的生活,特别想家,想念高中时的老师和同学。

高中时同学之间的感情很好,毕业典礼时我们全班包括男生都哭成了一团,生离死别一样。还有那些老师,都特别好,特别是我的语文老师,对我很照顾。特别有意思的是,高考之前的那个晚上,我不知怎么突然感觉非常不好,觉得自己肯定会考砸了,我就去找他,反正以前一遇到什么事情我都会去找他。他陪了我很久,一直在鼓励我,我还哭了呢,哭完了又笑了,就这样哭哭笑笑的,小孩子一样,想起来真不好意思……

现在的老师同学和高中时的太不一样了,老师讲完课就完了,很少和学生有心灵上的交流;那些同学,我和他们也说不到一起。我们宿舍里的女孩子,在一起就是聊哪个歌星长得帅啦,哪种牌子的衣服漂亮啦,我觉得特别可笑,都大学生了,怎么还聊这些没有深度的话题啊?我喜欢古典文学,有时候和她们说一些唐诗宋词之类的东西,她们就特别奇怪地看着我,好像我是什么怪物一样。

我觉得寂寞,无处不在的寂寞,有时候看着这雨,看着树叶落下来,我总有一种流泪的冲动,这样子真不好,林黛玉似的。唉,好怀念从前,不知道那些老师和同学现在都怎么样了……

我微笑地注视着苏茉,她眉宇间淡淡的忧愁令人动容。我想我是能够理解的——一个初到异乡求学的多愁善感的女孩子对于新环境的不适应,以及由于这种不适应而产生的孤独与脆弱。可是,她来找我就是和我说这些吗?直觉告诉我不会是这样简单——她为什么会将所有的情感和心思都用在怀念过去?是什么阻碍她去积极适应现在的生活,接纳现在的老师和同学?穿过语言的迷雾,她的苦恼背后一定隐藏着更深的渴望与更秘密的感受。

所以这一次的咨询,我没有在“怎样适应大学生活、怎么和同学相处”这个层面上跟苏茉作更多的交流。我更多地是在倾听。在这个过程里让她感受到我的真诚、理解和接纳,这会有利于我们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咨询关系,当这个关系建好以后,我想她会对自己也会对我敞开心扉——事实也正是如此。

苏茉自述:

贾老师,我和您说这些,您不会觉得我是那种女孩吧?您看过琼瑶的《窗外》吗?那位语文老师,我和您说过的,我和他,就有点像《窗外》里的故事,您明白了吧?

我的老师,怎么说呢?他是那种很成熟、博学、刚柔相济的人,最重要的是我们之间似乎有一种天生的默契,比如他在课堂上讲解一首古词,讲完了他都会看看我,我会用目光告诉他我是懂了还是不懂,他马上就能心领神会。比如有时候我心情不好,他发现了,就会看着我,那种眼神充满了怜爱与询问,那样的目光真让我依恋,也让我单调的生活有了色彩。现在,没有他关注的目光,大学生活再精彩对我又有什么意义?

贾老师,您说我这样是不是很不道德?

P3-5

序言

让我们一起慢慢地探索内心世界

(代序)

都说当今中国发展的速度太快了,整个社会充满了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似乎每个人都知道这样危害重重,但又停不下脚步。那么如果这辆快速行驶的列车慢不下来的话,就需要另外一种力量去平衡。心理咨询虽然在中国的发展仅仅二十多年的时间,但无形中却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即它是一种帮助人们慢下来的专业工作。当然承担这个任务的不仅仅是心理咨询,其他一切关注人类精神领域的人文社会科学都责无旁贷。一边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一边个人静下心来探寻生活的意义。一快一慢,以此达到一种平衡的生活状态。

快是什么呢?也许快首先意味着从启动到停下来的时间要短,如念书的时间要短,挣到钱的时间要短,出名的时间要短。科技的发展也帮助人们缩短这样的旅程,手机、网络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无距离;火车不断提速,一地到另一地的时间不断缩短,也意味着越来越快。其次,快也意味着过程似乎不再重要,结果才最重要。念书时细细品味学习过程的乐趣变得无足轻重,学习只要能考试及格、拿到奖学金、保送上研究生就OK。其实人们都知道,当你坐在一辆快速行驶的列车上,车速越快,你便越无法欣赏到外面的景色。生活亦然。

然而快了之后,我们失去的不单是过程的美妙和享受,即使有钱了,有地位了,但友谊、亲情、爱情等却离自己越来越远,又迷茫了: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呢?

本人一直反对将心理学庸俗化。所谓庸俗化指的是心理学只是在帮助人们升学、找工作,成为人们达到所谓成功的工具。甚至心理咨询本身也变得非常功利,用其快速治病,用其快速赚钱。那心理学无疑成了快速生活的“帮凶”。

现代存在主义的领军人物柯克·施耐德博士讲到,弗洛伊德最初创立精神分析,其核心是关注人类的生存、死亡、恐惧、焦虑,关注人性,关注人本质的意义。但是很遗憾,心理咨询与治疗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被越来越工具化了,过度关注技术,而忽略了这一工作的本质,即去关注人的心灵,关注人本身。他认为心理咨询与治疗应回到弗洛伊德创立这一工作时的初衷。

其实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最讲究平衡的,多少外国学者见到太极阴阳图都赞叹不已。阴阳平衡同样可以扩展出物质与精神平衡,快与慢的平衡。就像一个人没有平衡就会失去重心,甚至会跌倒。我们的生活也需要这种平衡的艺术。

那么心理咨询与治疗帮助人们慢下来指的是什么呢?想来有这么几点可以跟大家分享:

(1)慢就是给出时间向内看自己。

(2)慢就是对自己的情绪、行为、想法给予逐步理解,理解自己在追求什么,获得的东西对自己又意味着何种意义。

(3)慢也意味着愿意有规律有节奏地生活。如果把”慢”字拆解的话,是由心、日、月、又组成。可以简单理解为人的内心也应该像日月更替一样有规律地运转。这是一种规律和节奏,也可以简称为劳逸结合、快慢结合。除了忙,用一些时间去读书,和家人在一起吃饭、聊天,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现在有那么多人去练瑜伽,有那么多人喜欢度假去海边晒太阳,去农村种菜,实为体验慢生活的好方法。

心理咨询的工作过程本身也是慢的体现,它要一次一次咨询,每次也只有50分钟,除了比较传统的精神分析会有较高的见面频率(当然它持续的时间也最长),大多咨询都是一周才见来访者一次。对于那些急于解决问题的朋友,这无疑显得太慢了。为什么不能一次就解决问题?许多求助者是带着想一次性解决问题的想法来咨询的,但其实,许多心理困扰就与快速的生活有关。如此一来,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这种工作方式就会让一些人受不了。所以说这种工作方式本身就具有实际的治疗功能。当求助者与咨询师做好约定开始一段心理咨询时,便开启了一段慢的心灵之旅。

本书是中国较早踏入心理咨询领域并一直坚守这份工作的一些同行的咨询手记。说他们坚守,是因为许多抱着靠心理咨询致富、靠心理咨询出名的想法的人,发现并不那么容易,便早早收兵。同时想通过心理咨询使当事人去除烦恼、解除症状也并非易事,没有多年的坚持,不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去不断探索与实践,也多难留在此领域。透过这些咨询手记,大家可以品味这些心理咨询师如何和来访者一起慢慢地探索内心世界,理解自己并尝试做出改变。

在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个人一定需要一种慢来平衡,如果自己还是不能慢下来,来自理性、客观的专业领域也许会帮上忙。在快速追求物质财富和名利的今天,心理咨询无疑是一种实践着让人们慢下来的专业工作。

贾晓明

2010年10月

后记

宛如打开另一扇窗

(代后记)

现在重新阅读、修改、补充这本书里的文稿,仍能清晰回忆起那些辛苦而兴奋的采访过程。

我记得那次在安定医院采访刘军大夫,到他的办公室要经过精神病患者“放风”的大厅,我故作镇定、目不斜视地走在那些精神病患者中间,他们好奇地看着我,“嘿嘿”冷笑,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语言。我穿过大厅,走进刘大夫的办公室,汗水已湿透后背……

我记得那次在回龙观医院采访郭蓄芳大夫,结束时大概已是深夜11点多,我独自走在病房前那条没有路灯的小路上,两边都是黑压压的树木,因为害怕,我越跑越快,到最后飞奔起来,结果一跤重重地摔在石子路上,两个膝盖全破了……

即便如此,我还是那么着迷于这一次次采访,深深沉溺其中。

已不记得多少次,我跟随心理专家的叙述,纠结、焦灼、痛苦、喜悦、放松或者惊心动魄……种种情绪给内心造成的巨大的冲击波,往往在采访几天之后,仍然不能消失。

这一次次投入的采访,宛如在我面前打开了另一扇窗,让我看见人的脆弱与纠结,人性的复杂与多元,成长的艰难与孤单;让我对于和自己一样生存于世的芸芸众生,多了一些悲悯、体谅和温柔的情怀。

而曾经,我是一个崇尚爱憎分明、非黑即白的人。

这样的改变,是我最大的收获。

没有人是不可以原谅的啊,现在,我由衷地这么想。

感谢贾晓明教授为本书作序。

感谢受访的19位心理专家。

此外,要特别感谢那些愿意将自己的痛苦经历与更多人分享的当事人,我们未曾谋面,今后大概也没有机会,但我想对你们说:人生是一场五味杂陈的盛宴,从落座到离席,一拨又一拨的人,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流水一般,而在这流水一般的穿梭里,我确信,我就在你们中间,而你们,就在我身边。

拥抱你们每一位!

卡玛  2010年11月 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理咨询师手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卡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747907
开本 16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2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基础医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2013197264
中图分类号 R395.6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7: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