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多·维拉赫编著的《景观文法》可以说是拉兹教授景观理论与作品展现的总集成。以十个拉兹教授最经典的作品为轴心,从理论到实务的实践,从年轻的成长经验到人生志业的形塑结构成了这本对环境景观最具体、精要的“文法导引”。读者可以从中获得有关拉兹景观建筑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内容。
| 图书 | 景观文法--彼得·拉兹事务所的景观建筑/国外景观设计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乌多·维拉赫编著的《景观文法》可以说是拉兹教授景观理论与作品展现的总集成。以十个拉兹教授最经典的作品为轴心,从理论到实务的实践,从年轻的成长经验到人生志业的形塑结构成了这本对环境景观最具体、精要的“文法导引”。读者可以从中获得有关拉兹景观建筑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内容。 内容推荐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卢森堡的齐尔斯堡高原,都灵的多拉公园,还有许多其他彼得·拉兹与他的伙伴们所完成的项目,都是以符合时宜且智慧的方式,运用在不同的环境相关技术以及工业景观整体再生改造上。在彼得·拉兹的景观建筑设计中,生态社会的诉求会表现在他那不因时间而有所限制的美学语言上。乌多·维拉赫编著的《景观文法》所解析的探究有着层层不同历史意义交叠的地方,并与空间及时间之关系网络相连接,其所遵循的规则就是“景观的文法构成”。《景观文法》指出对适当的开放空间结构进行处理并使其充满活力的变化,就是他们的工作:它们都是正在塑造中的空间,不是已经完工成型的公园。 目录 与劣地永不止歇地共舞!——《景观文法》导读 前言 景观建筑的文化性创价 景观信息层。景观是如何作用的? 兰山丘陵上的马尔堡大学 爱塞斯堡山上大学区西方的学术之城乌尔姆 齐尔斯堡高原,卢森堡 与“劣地”共舞 萨尔布鲁根港埠岛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多拉公园,都灵 赫里亚山,特拉维夫 设计作为实验性的创造发明 注解 项目数据 插图来源 更多精选项目和竞赛 精选出版物 展览和目录 关于彼得·拉兹与他的合伙人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景观文法--彼得·拉兹事务所的景观建筑/国外景观设计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德)乌多·维拉赫 |
| 译者 | 林长郁//张锦惠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12900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9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03 |
| 出版时间 | 2011-05-01 |
| 首版时间 | 2011-05-01 |
| 印刷时间 | 2011-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2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TU986.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59 |
| 宽 | 184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8-2524 |
| 版权提供者 | Birkhauser Verlag AG出版社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