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仿真理论与技术》是作者黄文清在多年博士研究生“作战仿真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体会和作战仿真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编著而成。教材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作战仿真概述,内容包括作战仿真基本概念、作战仿真分类、作战仿真基本过程和作战仿真的前沿问题;第二部分为作战仿真建模,内容包括作战仿真概念建模、作战仿真系统建模方法、作战仿真VV&A;第三部分为作战仿真体系结构,内容包括分布交互式仿真体系结构、高层体系结构HLA、可扩展建模与仿真框架XMSF以及作战仿真领域框架;第四部分为作战仿真技术,内容包括作战仿真想定技术、仿真管理与控制技术、仿真模型管理与集成技术、仿真数据收集与管理技术、作战态势表达技术以及仿真分析评估技术等。
黄文清编著的《作战仿真理论与技术》围绕作战仿真的分析、设计、开发以及应用等过程,全面介绍了作战仿真概念、作战仿真建模方法与VV&A、作战仿真体系结构与框架、作战仿真系统实现技术等,反映了作战仿真的各个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发展。
《作战仿真理论与技术》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知识量、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适用于军事运筹学、指挥自动化专业及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并可供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参考。
第1章 作战仿真概述
1.1 基本概念
1.1.1 仿真与模拟
1.1.2 建模与仿真
1.1.3 相关概念
1.2 作战仿真分类
1.2.1 作战仿真层次区分
1.2.2 作战仿真类别区分
1.3 作战仿真的基本过程
1.3.1 作战建模过程
1.3.2 仿真实验过程
1.3.3 作战系统建模仿真过程分类
1.4 作战仿真的前沿问题
1.4.1 复杂作战系统体系对抗建模问题
1.4.2 综合自然环境建模与仿真问题
1.4.3 多分辨率建模问题
1.4.4 计算机生成兵力问题
1.4.5 可扩展建模框架问题
1.4.6 虚拟现实问题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作战仿真概念建模
2.1 概述
2.1.1 仿真概念模型发展
2.1.2 仿真概念模型定义及分析
2.1.3 作战仿真概念模型分类
2.1.4 作战仿真概念模型作用
2.2 作战仿真概念建模步骤
2.2.1 作战仿真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概念模型
2.2.2 使命空间概念模型(CMMS)建立过程
2.2.3 军事概念模型开发步骤
2.3 军事概念建模方法
2.3.1 军事概念建模阶段
2.3.2 军事概念建模分析方法
2.3.3 军事概念格式化描述方法
2.3.4 军事概念形式化描述方法
2.4 作战仿真概念建模研究前沿问题
2.4.1 仿真概念模型建模语言研究
2.4.2 仿真概念模型描述方法研究
2.4.3 仿真概念模型开发过程研究
2.4.4 仿真概念模型验证方法研究
2.4.5 仿真概念模型辅助开发与验证工具开发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作战仿真系统建模方法
3.1 作战仿真系统建模一般方法
3.1.1 作战仿真系统建模任务
3.1.2 作战仿真系统建模的一般方法
3.2 作战仿真系统建模框架
3.2.1 作战实体建模框架
3.2.2 作战行为建模框架
3.3 基于Agent的复杂作战系统建模方法
3.3.1 基于Agent的系统建模方法
3.3.2 Agent的特征与结构
3.3.3 基于Agent的行为建模
3.3.4 基于Agent的组织结构建模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作战仿真VV&A
4.1 作战仿真VV&A发展
4.2 作战仿真VV&A概念与原则
4.2.1 作战仿真VV&A概念
4.2.2 VV&A关系
4.2.3 VV&A原则
4.3 作战仿真VV&A过程
4.3.1 作战仿真VV&A的一般过程
4.3.2 HLA作战仿真VV&A过程参考模型
4.3.3 M&S全周期中VV&A过程改进模型
4.4 VV&A方法
4.4.1 VV&A技术方法
4.4.2 校核的基本方法
4.4.3 验证的基本方法
4.5 仿真VV&A标准/规范研究
4.5.1 仿真VV&A标准/规范技术框架
4.5.2 仿真VV&A标准/规范介绍
4.6 作战仿真VV&A发展趋势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5章 分布交互式仿真体系结构
5.1 分布交互式仿真概述
5.1.1 分布交互式仿真技术发展历史
5.1.2 分布交互式仿真特点
5.1.3 分布交互仿真的技术目标
5.2 体系结构概念
5.2.1 体系结构定义
5.2.2 体系结构相关概念
5.2.3 体系结构的应用
5.3 DIS(标准)体系结构
5.3.1 DIS系统中的概念组成
5.3.2 DIS的拓扑结构图
5.3.3 DIS的不足
5.4 HLA(标准)体系结构
5.4.1 HLA的概念组成
5.4.2 HIA拓扑结构
5.4.3 HLA的结构特点
5.5 基于Web的体系结构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6章 高层体系结构HLA
6.1 HLA组成与功能
6.1.1 HLA的组成
6.1.2 HLA的功能
6.2 HIA规则
6.2.1 联邦规则
6.2.2 成员规则
6.3 HLA对象模型
6.3.1 HLA对象模型分类
6.3.2 对象模型用途
6.3.3 HLA对象模型模版(OMT)
6.4 接口规范
6.5 联邦的开发与执行过程(FEDEP)
6.6 基于HLA的作战仿真系统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7章 可扩展建模与仿真框架(XMSF)
7.1 可扩展建模与仿真框架的提出
7.1.1 HLA的不足
7.1.2 基于Web扩展HLA的优势
7.1.3 XMSF的定义
7.2 XMSF的核心技术
7.2.1 Web技术和xML领域
7.2.2 Inteiwet和Networking领域
7.2.3 建模与仿真领域
7.3 XMSF的研究现状
7.4 XMSF的应用
7.4.1 XMSF对HLA的完善
7.4.2 XMSF的应用举例
7.5 XMSF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7.5.1 XMSF面临的挑战
7.5.2 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8章 作战仿真领域框架
8.1 作战仿真领域框架需求分析
8.1.1 领域范围分析
8.1.2 作战仿真系统的输入输出
8.1.3 领域用例分析
8.2 典型仿真系统框架
8.2.1 框架实现方法
8.2.2 JMASS的系统框架
8.2.3 面向sOA的仿真系统框架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9章 作战仿真技术
9.1 作战仿真领域技术与实现技术
9.2 作战仿真想定技术
9.2.1 基本概念
9.2.2 想定内容
9.2.3 想定生成
9.2.4 作战仿真想定编辑技术
9.2.5 作战仿真想定描述技术
9.2.6 仿真想定的分发管理技术
9.3 仿真管理与控制技术
9.3.1 概述
9.3.2 作战仿真管理控制的任务与特点
9.3.3 基于HLA的仿真引擎技术
9.4 仿真模型管理与集成技术
9.4.1 相关概念
9.4.2 仿真模型管理思想
9.4.3 仿真模型库技术
9.4.4 仿真模型库管理技术
9.4.5 模型集成框架
9.5 仿真数据收集与管理技术
9.5.1 作战仿真数据范畴的分析
9.5.2 仿真数据收集基础
9.5.3 DIS中的数据收集机制
9.5.4 HLA中的数据收集机制
9.5.5 数据标准化技术
9.6 作战态势表达技术
9.6.1 作战态势表达构成
9.6.2 基于HLA的态势显示系统
9.7 仿真分析评估技术
9.7.1 仿真分析评估活动与功能
9.7.2 仿真分析评估基本流程
9.7.3 仿真分析评估指标体系
思考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