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地球的法则(21世纪地球宣言)(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斯图尔特·布兰德著的《地球的法则(21世纪地球宣言)(精)》用数据说话,重新反思全球变暖、空气污染、转基因生物技术、城市化、核电工程等多个民生问题,不是号召,也不是概论,而是实实在在的数据展示,逻辑分析,告诉你N多个世界真相。

极具超前性与颠覆性的观点,以科学佐证城市化、核电工程、转基因作物都是一种绿色选择,合理而正确,是未来地球发展的必然趋势!大胆而又富于创见的政策建议,势在必行斯图尔特·布兰德不仅向我们展示地球困境的来源,更重要的是,提出一系列建议以及一些基于设计的创建更可持续的社会的解决方案,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内容推荐

苹果创始人史蒂文·乔布斯、《失控》作者凯文·凯利,Ted创始人克里斯·安德森等一代人的精神偶像。科学先知、生态学家和未来学家斯图尔特·布兰德独树一帜,颠覆常识,为21世纪地球环保积极发声。

斯图尔特·布兰德著的《地球的法则(21世纪地球宣言)(精)》告诉我们保护环境,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城市化、核电和遗传工程。转基因农业是未来农业领域最应该发展的绿色新技术。核废料并不可怕,核电是最安全的,是一种很清洁的绿色能源。城市化势不可挡.佃从科学的角度衡量.城市才是对环境破坏最少的人居形态。

目录

第一章 规模、范围、代价、速度

第二章 城市星球

第三章 都市新希望

第四章 核电新篇章

第五章 绿色基因

第六章 基因梦想

第七章 浪漫主义者、科学家、工程师

第八章 一切皆为园艺

第九章 星球治理的技艺

致谢

后记

推荐书目

试读章节

气候变化、城市化、生物科技,这三件正在蓬勃发展中的事,将逐渐成为21世纪的重要议题。我们今天如何理解这些议题将决定它们未来的走向。我们可以看到关于这三件事有许多幻觉,但另一方面,它们的真相是可知的。

当我们谈论气候变化这个问题的时候,每个人都是环保主义者。这不仅仅对于那些一直认为自己与环保不相关的人士是很痛苦的一件事,对于那些一直以来都高唱环保论调的人士更是难以接受。活动家比尔·麦吉本最近说:“环保运动现已演变成气候变化的运动了。”这就意味着今日的环保人士不再仅仅是去保卫自然生态系统使之不被侵害,他们也要开始去捍卫人类文明本身。对于每个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而一旦我们的角色开始转变,我们所固守的意识形态也要开始转变。但是,意识形态是很难改变的。那我们可以灵活地换个角度去想,我们可以采取实用主义的做法—“去思考我们行为的后果,而不是拘泥于理论或规则本身”。这是一种更为深刻的转变,它不是从一种意识形态转换为另一种意识形态,而是要彻底抛弃意识形态。

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我们需要进行多大程度上的反思,才能真正理解目前的既有变化以及该如何应对这些变化。这一次的变化是全球性的,时间上会影响到几个世纪,受影响的是人类文明本身,而所有这些都是伴随着不断加速的人类技术,以及不断剧变中的气候而发生的。我们讲“拯救地球”是言过其实了,因为地球本身不会遭到损害,不管发生多大的灾难;生命圈也不会遭到损害。处在危机中的是人类本身。但既然我们是自己把自己扔到这个烂摊子里,我们自己也该设法去补救。

我读过的关于气候变化的最好的论著,是哈佛大学考古学家史蒂芬·勒布朗(Steven LeBlanc)写的《持久的战争》[Constant Battles,2003,合著者是凯瑟琳·雷吉斯特(Katherine Register]。该书引用了大量的考古学和人类学证据,勒布朗认为,人类一直以来都在开展着血腥的战争。从狩猎部落到农耕部落到酋长部落,再到早期的复杂文明,通常有25%的成年男子是因为战争而丧生。没有人想打仗,但是他们经常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要么饿死,要么去掠夺自己的邻居。而他们更倾向于彻底地歼灭自己的邻居。

这本书充满了很多令人惊悚的发现。研究者对墓葬进行分析,他们发现,在那个年代,大规模的残杀是很常见的,另外,人吃人的现象也很普遍——不是为了仪式,而是为了营养。在很多考古现场看到的“炊事用石”实际上是武器——本质上就是投石器(《圣经》里的大卫就是用这玩意儿杀死歌利亚的)。狗是最先被驯养的,因为它们是最好的哨兵,所以所有的狗都会吠(但是狼不会吠)。大多数的城市都是用城墙围起来的。

勒布朗认为,人类一直都在进行战争,因为人们需要的东西总是大于自然环境的供给,于是他们就需要与其他人争夺资源。原住民有一套神秘的方法,去找到哪怕是最难发现的食物,因为容易发现的食物资源都被他们自己灭绝了。假如自然的承载能力突然有所提升,也会偶尔出现和平时期,例如农业的发明,或者新的有效率的国家机器的出现,或者是与异域的贸易,或者是科技上的突破。另外,发生重大的瘟疫之后的一段时期也会是和平时期,例如刚经历了大瘟疫的欧洲,或因为欧洲传入的传染病而造成人口大量死亡的美洲。但是这样的间歇期是短暂的:人口会再次迅速上升,直到突破承载力的限度,于是战争再次爆发。

勒布朗指出,只是在过去的几百年里,先进国家才逐步地把死于战争的人口比例下降到3%的水平,尽管在这期间发生了几次全球范围的战争和种族屠杀。现代战争不再像过去那样会歼灭所有的敌人,而是仅仅歼灭可以获胜的敌人数量就停止了。他们会让那些幸存者回去继续工作。国家也会利用其国家机器、先进的技术以及国际行为守则去提高可承载能力,有时候甚至会与交战国建立良好的关系。

但假如其他地方的承载能力因为气候变暖而降低的话,所有这些文明的成果都会付之东流。人类将会再次回到为了争夺不断减少的资源的竞争当中。那些和平爱好者则会被战争爱好者杀害和吃掉。

这就是我在阅读勒布朗的书的时候所想到的一个情景。因为气候变化已经在发生了,我们必须做出选择。假如我们不做任何事情或者是做得不够,我们将会面临一个所有人对所有人发动战争的局面,而这一次大家都有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因此死亡的人数将会是数以十亿计。勒布朗总结,另外一种可能是:

历史上第一次,科学以及技术使得我们可以理解地球的生态系统本身,以及人类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也使得我们可以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并且提升地球的可承载能力,从前我们根本想象不出这样的做法。人类与自然长期共存的机遇就掌握在我们手上,只要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这是一个机遇,我们可以打破这个数百万年来的冲突和危机的循环。(P3-5)

后记

书的后记往往只是给一本书带来一些模糊的色彩,我在这里宣布,我于2009年4月写成的终稿其实是还没有写完的。

你在这个网站上所看到的只是我研究的一部分内容。这里的文字活在其来源那里并且还对其他产生影响。这本书不会有脚注,但你在这里可以看到许多关于材料来源的链接,包括一些在书写好之后才出现的材料。你可以顺着这些链接找到原始文献。你可以自己按照我的思路做同样的研究,也许还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我还会继续添加这些注释,以及照片、图表和视频,还有那些通常只会在书的附录那里出现的东西。只要还有流量,我就会维护这一网站。也许所有非虚构性的书都应该有类似这样的网络版让读者方便地找到他们的原始材料。

在后记里该包含些什么呢?我确实在书里提到过,假如确有必要的话,我有可能会改变自己的想法,现在我已经可以向大家讲述几个改变了。当然,自从我的书2009年出版以来,历史已经在往前迈进了,两年间出现了一些新的著作,它们对其中一些话题的阐述比我写得好,我还真希望当初我写书的时候可以读到这些书。

让我们向书中所写的那样从气候开始吧。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遭遇了一系列电邮入侵,受到入侵的是英国东英吉利亚大学的一些气候学家的电子邮箱。否认气候变化的声音再一次占据了公众舆论并且阻止了人们采取行动去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此我给《纽约时报》写了一篇评论文章,题为“故事的四面性”,我提出,我们要区分清楚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四种观点,有的人是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有的则是基于事实证据做出判断。“否定论者”以及“怀疑论者”他们对于气候变化都有怀疑,但只有那些基于科学而做出判断的“怀疑论者”会根据事实之变化而改变他们的观点。同样,受到意识形态驱动的“末世论者”与基于科学思辨的“警告者”,他们都对气候变化感到惊慌,但是只有“警告者”会对呈现相反观点的证据进行回应。

詹姆斯·洛夫洛克这样一位警告者,也软化了他关于气候变化速度的警告。他被一位“理性的怀疑论者”加思·帕尔特里奇所写的《气候舞者》说服了,该书写到,气候学家已经变得过度政治化了,而发表在《科学》杂志上,一篇由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主任凯文·特伦伯斯写的论文则让洛夫洛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太阳能发电已经开始兴起,但是大多数还是在一些不为人知的地方。海平面上升显示地球的确是像我们所预期的那样在上升,但是地面温度并没有像我们所预期那样上升。”有某些我们还不知道个中机理的事件在减慢地球变暖的速度。

在本书第一章里,我着重指出,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因素会触发“突然间”的气候变化,包括正反馈以及让地球到达一个转折点。这里让我再补充几个可以使得气候变暖加速或者减慢的一些因素吧。特伦伯斯(以及洛夫洛克)都对全球能源预算表里的“消失的能源”表示很疑惑。另外就是每年都会有大量不同程度的碳沉降下来。那些“消失的碳”也许是被植物或者是海洋或泥土里的微生物吸收了。我们现在还不清楚,因此我们也不知道该如何促进这一进程,气候学家詹姆斯·詹曾感叹说,我们缺乏关于大气悬浮颗粒的数据,因此我们并不清楚这些悬浮颗粒对“全球变暗”的影响。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假如云层更厚的话,对于气候变暖是有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另外,地球暖化而导致大气湿度加大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个我们也不知道—高程效应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没有做出来。换句话说,直到21世纪中叶,气候科学的发展都将会带来各种或让人害怕或让人觉得安心的信息。

正如洛夫洛克2010年5月给我写的电子邮件里所说的:

情况变得扑朔迷离了。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地球暖化的开关什么时候会打开。

那些消失的能源包括:

在东亚和南亚大气当中的悬浮颗粒也许是导致全球变冷的一个原因。在《盖娅的报复》一书里,我就谈到了这一点。而云层所造成的影响则难以跟悬浮颗粒所造成的影响区分开来。……

斯·乔治,戴维·基思,詹姆斯·洛夫洛克以及戴维·维克托。还有来自哈佛的拉塞尔·塞茨则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那就是利用通过在海水里灌入小气泡使得海水汽化同时增强海水的反射率。

地球工程方面的科学家在阿西罗马会议中心开会,让人想起1975年的时候在同一地方举行的DNA重组方面的会议。环保组织也被邀请过来了,我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使用了英国皇家科学会做的一份颇具影响力的报告里的术语,该报告指出,地球工程有两种主要的形式,分别是太阳辐射管理与二氧化碳去除。大家逐渐走向一致的看法是,要去除二氧化碳往往是缓慢的,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产生的作用是微小的,对于全球气候的调节也不到位,但假如是在平流层里注射硫化物或者是对云层进行增亮,将会获得很好的调节效果。三天的会议基本上是肯定了“牛津原则”,那是由牛津大学的史蒂夫·雷纳提交给英国议会的一份备忘录里所提到的一些原则:

地球工程需要为公众利益着想

公众需要参与到地球工程的决策当中

地球工程的研究需要公开,发表出来的研究成果需要公开获取

需要有独立的对地球工程影响的评估

在部署之前需要有联合的管治

换句话说,地球工程可能发生失误,也许会是因为有一家私型公司开始将二氧化硫注射到平流层,而且没有公开他们的研究计划或者研究成果,也没有外部的监督,更没有来自政府的许可。  当本书的精装版出现在市场上的时候,一部名为“地球日”的讲述当代环保运动的影片开始出现在影院和电视上。我就在片中亮相,里面还有保罗·埃利希以及鲁斯蒂·施韦卡特。这部电影确实是由“地球日”之发起人丹尼斯·海耶斯和能源专家亨特·洛文斯(阿莫里的前任妻子)。影片导演罗伯特·斯通则把影片结尾的总结陈词交给了我。

当时我在《地球日》中讲的话用在这里也许也合适:

我们正在参与到一系列行动当中,并且这些行动将超出我们生命的界限,甚至超出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孙子,超出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祖父母、我们的曾祖父母,去到至少整个人类文明的范围。一旦你理解了这些,你就可以走得更远,大到地球上350万年的生命历程当中,也许我们还会延续500万年。要从心底领悟到这一事实,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而一旦你心底明白了这一点,下一个星期一你将做些什么呢?

斯图尔特·布兰德

2010年5月

书评(媒体评论)

斯图尔特·布兰德是一个颠覆常理的人,而《地球的法则》一书则再次显示出他思维的高度,也是他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本书,并且很有可能成为21世纪具有原创精神以及最为重要的书之一。正如书的标题所暗示的,这本书讲的是如何进行有规则的思考。一切的组织套话、纯意识形态的论调以及关于绿色的狂热都被搁置到一边,取而代之的是由多年研究以及前瞻性的思考而获得的清晰和睿智的见解。这本书是一个振聋发聩的探索,它告诉我们人类可以并且必须做些什么事情,才能把人类文明挽留下来。对于一本书,能给到的高评价是‘这本书改变了我的想法’。这本书确实改变了我的想法,我对此非常感激。

——保罗·霍肯,《看不见的力量》作者

假如你对地球的未来或者是对悲观者与乐观者之间的对抗感兴趣,那就把《地球的法则》从头到尾读一遍吧,并且要准备好加入这场由此引发的激烈的论战当中。

——保罗·罗姆,斯坦福大学国际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地球的法则》是一个告诉你如何有智慧地改变你的心智的短期课程。斯图尔特·布兰德是一位能够捕捉早期适应者的变化信号以及能够走到科学边缘的大师。在这本书里,他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种做法是如何让他再次走到了文化转变的最前沿。

——凯文·凯利,《新经济新规则》作者

《地球的法则》是一本由一位非常聪明的人写的让人非常恐惧的书,它所展示的是一个同时充满坏消息但又让人欣喜的人类未来。我相信这个世界必须而且很快将会展开一系列关于人类所面临的不可忽视的挑战的辩论。而这些辩论将以少数充满睿智但又具有一点儿挑衅性的文本作为核心:这本书应当成为这少数文本当中的一本。

——爱德华·O·威尔逊,哈佛大学荣誉教授

斯图尔特·布兰德现在拥抱了科学以及工程学,他认为这是我们赖以度过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急速出现的危机的手段。布兰德的这本《地球的法则》就像他的人一样,聪明、务实、睿智并且充满善意。

——理查德·罗德斯,《原子弹之诞生》作者,该书获得了普利策奖

我非常喜欢《地球的法则》,包括其中一些我持相反意见的章节。斯图尔特·布兰德的心智非常清晰、理性、富于激情。他的文笔同样如此。

——马特·里德利,《基因》作者

《地球的法则》绝对是一本具有重要意义的书,写得非常好。它是一本巨著,展示了很多彼此相连的世界、生命以及研究。它有可能成为这十年内最重要的书之一。

——拉里·布利连,Google.org 创始主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地球的法则(21世纪地球宣言)(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斯图尔特·布兰德
译者 叶富华//耿新莉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60882
开本 32开
页数 427
版次 2
装订 精装
字数 314
出版时间 2016-07-01
首版时间 2016-07-01
印刷时间 201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632
CIP核字 2016071364
中图分类号 X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7
152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7: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