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公羽等编著的《从分治到集权——西汉的王国问题及其解决》在广泛收集史料并加以严肃考辨的基础上,动态而又较为全面地考察了西汉王国分封制的缘起和演变、汉廷与诸侯王国的互动关系及其相关问题。
全书共七章节,内容包括西汉王国分封制探源、异姓诸侯王国之始末、同姓分封与白马之盟、惠吕时期王国政策的调整及其时代特征等。
图书 | 从分治到集权(西汉的王国问题及其解决)/宁波学术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翁公羽等编著的《从分治到集权——西汉的王国问题及其解决》在广泛收集史料并加以严肃考辨的基础上,动态而又较为全面地考察了西汉王国分封制的缘起和演变、汉廷与诸侯王国的互动关系及其相关问题。 全书共七章节,内容包括西汉王国分封制探源、异姓诸侯王国之始末、同姓分封与白马之盟、惠吕时期王国政策的调整及其时代特征等。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西汉王国分封制探源 第一节 汉初王国分封与西周封建之差异 第二节 戏下分封对汉初异姓王分封制的影响 第三节 同姓分封是对异姓分封的改进 第二章 异姓诸侯王国之始末 第一节 分封异姓诸侯王的历史动因 第二节 异姓诸侯王国的地理分布及其职权 第三节 刘邦对异姓诸侯王的戒备 第四节 铲除异姓诸侯王 第三章 同姓分封与白马之盟 第一节 同姓分封的原因、过程及其原则 第二节 “宫室百官同制京师”之例证 第三节 同姓诸侯王在封国内的权力 第四节 刘邦对同姓诸侯王的限制 第五节 白马之盟及其相关问题 第四章 惠吕时期王国政策的调整及其时代特征 第一节 惠吕时期的西汉政局 第二节 惠吕时期的王国制度与王国政策的调整 第三节 吕氏外戚的身败名裂与功臣及同姓诸侯王之关系 第五章 文帝朝的集权取向与王国“尾大不掉”格局的形成 第一节 文帝人继大统之初的国内形势及其对策 第二节 刚柔相济:文帝元年至十五年的王国政策 第三节 贾谊之策与文帝对王国的调整 第四节 文帝分割同姓诸侯王国之旨趣 第五节 诸侯王国“尾大不掉”格局的形成 第六章 景帝削藩与七国之乱 第一节 帝王亲疏关系的变化及其影响 第二节 吴楚七国之乱 第三节 景帝对王国的调整及其对分封制的修正 第七章 从郡国并行到王国郡县化 第一节 武帝即位之初的王国及其王者的处世方式 第二节 多管齐下且软硬兼施:武帝对诸侯王国的控制 第三节 高压政策下诸侯王国的废置 第四节 武帝朝王国政策的特点 结语:“屏藩”愿景与“离心”现实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从分治到集权(西汉的王国问题及其解决)/宁波学术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唐燮军//翁公羽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10738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5 |
出版时间 | 2012-11-01 |
首版时间 | 2012-11-01 |
印刷时间 | 2012-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91.2 |
丛书名 | |
印张 | 1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