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书偶存》为“文化人生丛书”之一,是作者姜德明怀人记事和检书拾梦的文章集结,充满对人与书的真挚情谊,那些场景仿佛历历在目。人物鲜活,思考深刻,充满情趣。是作者最真实的思考和感受,也在学习和反思中逐步匡正自己曾经的错误认识。
| 图书 | 寻书偶存(精)/文化人生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寻书偶存》为“文化人生丛书”之一,是作者姜德明怀人记事和检书拾梦的文章集结,充满对人与书的真挚情谊,那些场景仿佛历历在目。人物鲜活,思考深刻,充满情趣。是作者最真实的思考和感受,也在学习和反思中逐步匡正自己曾经的错误认识。 目录 小序/001 夏衍谈画记/001 三见井上靖/009 送别卞先生/017 前辈舒群/022 听舒群谈萧红/029 怀吴祖光/034 一对患难夫妻/037 钟敬文寄情西湖/041 悼念黄秋耘/044 诗人陈梦家/047 赵萝蕤教授/054 一片童心张允和060 清华文学社丛书/064 韦素园/068 王冶秋与台静农/073 荪荃的诗集/076 丁玲的《一年》/079 赵紫宸的《系狱记》/082 叶圣陶与《下关血案》/085 《郭沫若归国秘记》/088 关于殷尘/091 殷尘补记/095 四大家诗词集/098 罗洪编《点滴集》/101 恽铁樵/103 半农买书/107 半农藏书题跋/110 朱自清与《伦敦竹枝词》/115 杨大瓢的书/118 日本印王国维墨迹/121 余家菊的《回忆录》/123 杨度的《国会与旗人》/125 李涵秋/128 “五卅”大鼓词/132 俞平伯题《怀珊集》/134 万板楼主王青芳/137 王瑶卿《古瑁轩说玉》/140 《海上奇书》/146 《我们的七月》和《我们的六月》/150 《弦上》琐记/154 《骆驼》和《骆驼草》/157 《文艺春秋》杂话/161 神州国光版《读书与出版》/164 李长之与《文学评论》/166 李长之的书评/168 胡考与《旁观者》/173 《文学青年》和《青年习作》/176 战时联合旬刊/178 成都的《战旗》/181 稀见的《五月》/183 韩侍桁与《文风》/185 精巧的《中艺》/187 郭沫若与《中原》/189 《新艺》月刊/192 《文艺世纪》季刊/194 《黎明的喜剧》/196 美的《青鸟》/200 两本“休刊号”/202 《文艺大众》/205 《创作》/207 周煦良和《新语》/209 寂寞的《乡土》/212 列入黑名单的《文艺青年》/214 孙陵与《文艺工作》/217 《看大局》/219 张骏祥与《水准》/222 《路和碑》/225 《火烧的城》/227 《起点》/229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寻书偶存(精)/文化人生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姜德明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510231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31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127 |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6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5.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24 |
| 宽 | 147 |
| 高 | 1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