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后革命时代的文化主题--列宁文化思想研究
内容
目录

自序

导论 文化视野下的“主义”与“问题”

 一、俄罗斯文化:组合与积淀

1.东正教信仰

2.蒙古人入侵的“文化基因”

3.村社传统

4.西方化及其矛盾

 二、文化与社会变迁的西欧视角

1.社会变迁不同类型及相关分析

2.社会:传统与现代

3.社会变迁中的文化:马克思和韦伯

4.“不通过”及其文化根据

 三、“东方”及其“文化”:列宁的思考与贡献

1.“东方”及其在俄罗斯

2.作为概念的“文化”:列宁及其他

3.学术层面的不足与意义

 四、“读懂列宁”:面对“主义”与“问题”困惑

 五、历史逻辑与思想逻辑

1.“文化自觉”:知性与感性

2.思想创造及其梳理的内在逻辑

第1章 传统与现代:1893-1916年思想论战的文化纬度

 一、民粹主义:反现代的乌托邦

1.“全欧洲浪漫主义的俄国变种”

2.“错误的”“社会主义乌托邦”

 二、资本主义:一种“肯定的巨大文化力量”

1.“合法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化派别

2.文化进步性:相比较的结论

3.资本主义:作为文明及其文化

 三、民族、民族主义中的文化:一般与特殊

1.“国语”能否“强制”?

2.民族文化:一种还是两种?

3.民族文化自治:“极不现实的空想”

4.文化国际化与“国际主义文化”

第2章 “革命”及其文化“后遗症”

 一、革命与文化关系的不同阐释

1.马克思的认识:政治文化心理

2.“革命”的必然性与特殊性

3.文化对革命的不同影响

 二、“文盲帮助了革命”?

 三、“用谁的手建设共产主义”?

1.隐型文化:从乐观到清醒

2.后革命时期文化:状况及其地位

 四、“滞后”或“脱节”:革命后文化制约问题

1.是“滞后”,还是“脱节”?

2.文化制约革命:性质与道路

第3章 经济建设的文化困境及其选择

 一、“军事共产主义”失败的文化原因

 二、公有制的文化限定

1.“经济决定”文化内涵:马克思的分析

2.文化制约共产主义:列宁的认识

 三、工作重心转移:是经济,还是文化?

1.“我们”是谁?

2.“链条”的关键环节

 四、克服“中非居民心理”

1.“中非居民心理”:由来及其表现

2.学会工作

3.国家资本主义的文化意义

 五、拒绝“感情社会主义”

1.“半贵族半农民的宗法情绪”

2.“欧洲方式”的文化要求

第4章 俄共(布)执政的文化“被征服危险”

 一、分析视点转移

1.从乡村农民到城市工人

2.从普通群众到共产党员

3.从一般党员到中央高层

 二、“共产党员成了官僚主义者”

1.“官僚制度复活”:认识过程

2.文化根源:显型与隐型

 三、“苍蝇沉没在牛奶里”:大俄罗斯沙文主义

1.“大俄罗斯共产党人”中的大俄罗斯民族主义

2.格鲁吉亚事件

3.彻底的文化批判:“真正俄罗斯人的情绪”

 四、“奥勃洛摩夫精神”:民族性的另一面

 五、“无法纪的海洋”及其他

1.坚持法制:为了“维护和创立文明”

2.“最后的斗争”

 六、结论:“问题‘只’在于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文化力量”

第5章 社会变迁中的文化建设:“革命”或启蒙

 一、“无产阶级文化”问题

1.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

2.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

3.“急躁冒进是最有害的”

 二、“文化革命”:意蕴、向度、方法

1.背景分析:从实际出发

2.是“革命”,还是启蒙?

3.改善教师地位:“用不着证明的真理”

4.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划时代的主要任务”

 三、执政党:文化领导与自身文化建设

结束语 历史的验证及其思考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列宁一生著述浩繁,历来研究既有恰当分析与评价,也存在误读或歪曲,尤其对其思想历程的最后阶段至今颇多争论。

文化思想,社会理论之精髓所在;或由此,才能够真正透视一个伟人的灵魂!

《后革命时代的文化主题——列宁文化思想研究》聚焦[后革命时代]以新颖的文化视角,揭示列宁思想脉搏的跳动,挖掘列宁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执政后的文化焦虑和文化愿望;以剥茧抽丝、披沙淘金的耐力与方法,探究对革命后的俄罗斯在文化层面所表现出的诸多期待或迷惘、肯定和疑惑、解构与建设相交织的复杂内容。

相信阅读之后,你会明白:

一个仍然活着的列宁,一个以往为人们所忽略的列宁;以及,在其[政治遗嘱]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后革命时代的文化主题——列宁文化思想研究》由韦定广编著。

编辑推荐

《后革命时代的文化主题——列宁文化思想研究》稿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列宁文化思想及社会主义执政党文化建设问题研究”的最终成果。作者韦定广梳理和研究列宁的文化思想,尤其注意理清列宁文化思想与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与俄国19世纪后期直到20世纪20年代社会变迁、历史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与俄罗斯历史上各种文化思潮、文化派别之间或批判否定或继承发展的关系;三是与十月革命后俄共(布)执政实际、建设状况以及前途命运之间的实践特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后革命时代的文化主题--列宁文化思想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韦定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098487
开本 16开
页数 4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20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马列著作
图书小类
重量 0.6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A821.67
丛书名
印张 3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8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