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自白/未名译库
内容
编辑推荐

阿·马·高尔基是俄罗斯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自白》,《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等。

《自白》为高尔基小说创作的精品之一。主人公马特维是一个遭遗弃的私生子,在浓厚的东正教意识的熏陶下长大。他虔信上帝,阅读了圣经和各种宗教书籍。人世的艰辛,教士和神父的贪婪无耻,使他逐渐对上帝的存在和能力产生了怀疑。为了探求生活的意义和信仰的对象,马特维开始四处流浪……

内容推荐

《自白》(1908)为高尔基小说创作的精品之一。主人公马特维是一个遭遗弃的私生子,在浓厚的东正教意识的熏陶下长大。他虔信上帝,阅读了圣经和各种宗教书籍。人世的艰辛,教士和神父的贪婪无耻,使他逐渐对上帝的存在和能力产生了怀疑。为了探求生活的意义和信仰的对象,马特维开始四处流浪。在经历了漫长的苦难历程之后,他最终意识到:“民众就是上帝。”小说中主人公在民众中找寻到“上帝”的精神探索过程,实质上是对作家所走过的精神之路的总结。

试读章节

……请允许我讲讲我的一生;这部小说不会占您太多时间,可您还是应该了解它。

我是私生子,弃儿,不合法的人。不知道是谁生了我,反正我是被偷偷地扔在克拉斯诺格林县索格尔耶姆村洛谢夫老爷的庄园里。不知是母亲,还是其他人,把我放在老爷安葬着老夫人洛谢娃的花园里小教堂的台阶上,园丁丹尼尔·维亚洛维发现了我。清晨,他来到花园里,看到小教堂门前的破布包里有个小孩在动,一只浅灰色的猫在小孩旁边转来转去。

我在丹尼尔那儿长到四岁,但他自己也有很多孩子,我只有到处找吃的,找不到食物时,就吱吱哇哇叫一阵,哭一阵,饿着肚子睡觉。

四岁时,执事拉里昂领养了我。他孤身一人,人出奇的好,领养我是为了消愁解闷。他个子不高,身材圆滚滚的,脸也圆圆的;棕红色的头发,女人般的细嗓子,一副妇人心肠:对谁都温和。他喜欢喝酒,且酒量很大;清醒的时候他沉默不语,眼睛总是半睁着,一副在任何人面前都有罪的样子。喝醉后,他就会高声唱起赞美歌和祭祷歌,扬着头笑呵呵地看着所有的人。

他远离人群,生活很穷,他的份地给了神父,自己呢,冬天和夏天就去捕鱼,兴趣来了,也抓爱唱歌的小鸟,他还教会了我做这些事。他爱鸟,鸟儿也不怕他;鸸鸟是一种野鸟,经常在他棕红色的头上跑来跑去,在他火样红的头发里磕来绊去,这一情景回想起来真让人感动。有时鸸鸟飞到他肩上,歪着自己聪明的小脑袋往他嘴里瞧。拉里昂经常躺在长凳上,把麻子撒到自己的头发和胡须上,引得黄雀、金翅雀、山雀、灰雀从四面八方飞来,在执事的头发里啄食,在他脸上爬来爬去,啄他的耳朵,有时落在他鼻子上,他则躺在那儿哈哈大笑,眯缝着眼睛和它们亲热地交谈。在这方面我真羡慕他:鸟儿都怕我。

拉里昂有一副慈爱心肠,连所有的动物都知道;不过,对人就不能这么说,我不是指责他们,而是因为我知道,仁爱养不活人。

冬天他活得很艰难:没有柴烧,也没钱买,钱都喝光了;小木屋里冷得像冰窖,只有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唱着,我和他躺在冰冷的炕炉上,盖上所有能盖的东西听鸟儿歌唱……拉里昂吹口哨给鸟儿伴奏,吹得可棒了!他自己长得也像交嘴雀:大大的弯钩鼻,红脑袋。他还常常跟我说:

“听我说,莫奇卡,我的教名叫马特维,好好给我听着!”

他仰面躺着,双手枕在头下,眯缝着两只眼睛细声唱起安魂弥撒曲。鸟儿们先是不唱了,倾听着,可过了一会儿就争先恐后唱起来,拉里昂的声音一高过它们,它们就拼命地狠叫,特别是黄雀和金丝雀,或者鸫鸟和椋鸟。他常常唱得眼泪直流,双颊都打湿了,被泪水洗过的面孑L显得灰突突的。

听这种歌有时让人感到害怕,有一次,我小声问他:

“叔叔,你怎么老是唱死呢?”

他停下来,看了看我,笑着说:

“不要怕,傻孩子!死没有什么好怕的,死是美妙的!在祈祷仪式上最美妙的就是安魂弥撒曲:其中有对人的慈爱和怜悯。我们这儿,除了死人,没有人能得到怜悯!”

这些话,就像他所有说过的话,我都记得很清楚,但在那时,当然,我还无法理解。人只有快到老年,到这辈子最聪明的时候才能明白小时候的事。

我还记得曾经问过他:“为什么上帝很少帮助人们?”

“这不是他的事!”他向我解释道。“自己管自己吧,要不然给你理性干什么!有上帝是为了让你死的时候不害怕,至于怎么过,那是你的事儿!”

他的这些话我早都忘得一干二净,等想起来的时候已经晚了,害得我白吃了许多苦。

他是个非常好的人!所有的人钓鱼的时候既不叫喊,也不说话,就怕惊着鱼,只有拉里昂不停地唱着,一会儿给我讲各式各样的圣徒传,一会儿讲上帝的事儿,可鱼还是往他那儿游。人们抓鸟时也特别小心,他却一个劲儿吹口哨,戏弄它们,和它们聊天,一点不碍事!鸟儿照样往罩子和网里钻。养蜂也是这样,遇到分群或其他什么事的时候,老养蜂人都是边干边祈祷,就这样也不见得每次都弄得好。这时,他们就喊来执事:他对蜜蜂连抽带打,又用脚踩又骂娘,但一切都做得呱呱叫。他不喜欢蜜蜂:它们蛰瞎了他女儿的眼睛。三岁的时候,小女孩溜进养蜂场,蜜蜂一下子扎到她眼睛上;小眼睛剧痛之下瞎了,紧接着另外一只也瞎了,后来,小女孩得头痛病死了,她母亲也发了疯……

的确,他做事和一般人不一样,对我像亲生母亲般疼爱;村里的人不是很喜欢我:大家的生活都紧巴巴的,我对他们来说是个外人,多余的人。万一我把谁那块偷吃了呢……

拉里昂教我做教堂的事,我开始给他帮忙,跟他在唱诗班里唱圣诗,点香炉,做所有该做的事;还帮看门人伏拉西收拾教堂,我喜欢做这些,特别是在冬天。教堂是用木头造的,炉火烧得很旺,里面暖烘烘的。

比起晨祷,我更喜欢彻夜祈祷;快到夜里的时候,被劳动净化后的人们,摆脱掉自己的烦恼,安静庄严地站着,他们像蜡烛一样,用淡淡、的火光温暖着自己的心;这时可以发现,尽管人们的长相不同,但痛苦却是相同的。

拉里昂喜欢在教堂做祈祷:眼睛一闭,仰起满头红发的脑袋,突出喉结,就可以放声唱圣诗。有时候他唱过了头,神父只得从祭坛上给他打手势,意思是说,看你唱到哪儿去了。他圣诗也读得棒极了,像唱歌一样拖长调子,声音响亮、柔和,打着颤、乐悠悠的。神父不喜欢他,他也不喜欢神父,还不止一次对我说:

“他算什么神父!他不是神父,简直就是一面鼓,人们的要求和习惯像鼓槌一样在上面敲打。要是我当神父,不要说凡人,就是圣像听了我的祈祷也会流泪!”

他说得不错,神父的长相和他的职位确实不配:翘鼻子,一张黑脸就像被火药烧坏了,大嘴巴,嘴里没牙,胡须乱蓬蓬的,头发没几根,额头以上都秃了,胳膊长长的。他声音嘶哑,经常气喘吁吁的,好像连拿重东西的力气都没有。他人贪婪,还总爱生气,没法子:他家里人口多,村子太穷,农民的地不好,又没什么副业。P1-3

序言

百年来,被誉为最高学府的北京大学与中国的科学教育和学术文化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北大深厚的文化积淀、严谨的学术传统、宽松的治学环境、广泛的国际交往,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蜚声中外的知名学者、教授。他们坚守学术文化阵地,在各自从事的领域里,写下了一批在中国学术文化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著作。同样,北大的学者们在翻译外国学术文化作品方面也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1898年6月,早在京师大学堂筹办时,总理衙门奏拟的《京师大学堂章程》第五节中就明确提出“开设编译局……局中集中中西通才,专司纂译”。1902年1月,光绪发出上谕,将成立于1862年,原隶属于外务部的同文馆归并入大学堂。同年4月,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张百熙奏请光绪,“推荐精通西文,中学尤有根底”的直隶候补道严复,充任译书局总办,同时又委任林纾为译书局笔述。也在这一年,京师大学堂成立了编书处,任命李希圣为编书处总纂。译书局、编书处的成立和同文馆的并入,是北京大学全面翻译外国图书和从事出版活动的开始,也是中国大学出版活动的开始。1902年,是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创设之年。

辛亥革命以前,京师大学堂就翻译和出版过不少外国的教科书和西学方面的图书。这批图书成为当时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重要参考书。从严复到蔡元培、蒋梦麟、胡适等校长执掌北大期间,北大更是以空前的热忱翻译了大量的外国作品。二三十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世界名著丛书及万有文库中的许多译者来自北大。百年来,在北大任教过的严复、林纾、蔡元培、鲁迅、周作人、杨昌济、林语堂、梁实秋、梁宗岱、朱光潜、冯至、曹靖华、金克木、马坚、贺麟、洪谦、宗白华、周一良、齐思和、唐钺、刘振瀛、赵萝蕤、杨周翰、郭麟阁、闻家驷、罗大冈、田德望、吴达元、高名凯、王力、袁家骅、岑麒祥等老一辈学者,以及仍在北大任教的季羡林、杨业治、魏荒弩、周辅成、许渊冲、颜保、张世英、蔡鸿滨、厉以宁、朱龙华、张玉书、范大灿、王式仁、陶洁、顾蕴璞、罗■、赵振江、赵德明、杜小真、申丹等老中青三代学者,在文学、哲学、历史、语言、心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领域里,以扎实的外语功力、丰厚的学识、精彩的文笔译介出了一部又一部外国学术文化名著,许多译作已成为传世经典。在他们的译作中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对振兴中华民族的责任和对科学文化的关怀,为我们的民族不断地了解和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架起了一座又一座的桥梁。

值此北大出版社建立100周年之际,我社决定推出大型丛书《未名译库》。译库为大型的综合性文库。

文库以学科门类系列及译丛两种形式出版。学科门类系列包括:哲学与宗教系列、文学与艺术系列、语言与文字系列、历史与考古系列、社会学与人类学系列、传播与文化系列、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系列、经济与管理系列等;译丛为主题性质的译作,较为灵活,我社即将推出的有《经济伦理学译丛》、《新叙事学理论译丛》、《心理学译丛》等。《未名译库》为开放性文库。未名湖是北大秀丽风光的一个象征,同时也代表了北大“包容百川”的宽广胸襟。本丛书取名为“未名译库”,旨在继承北大五四以来“兼容并包”的学术文化传统。我们将在译库书目的选择(从古典到当下)和译者的遴选上(不分校内校外)体现这样一种传统。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我们的头脑,才能够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我们将长期坚持引进外国先进的文化成果,组织翻译出版,为广大人民服务,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由于我们缺乏经验,在图书的选择与翻译上存在不少疏漏,希望海内外读书界、翻译界提出批评建议,把《未名译库》真正建成一座新世纪“学术文化图书馆”。

《未名译库》编委会  2002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自白/未名译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高尔基
译者 李志强//谢春艳//戴卓萌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177280
开本 16开
页数 1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8
出版时间 2010-11-01
首版时间 2010-11-01
印刷时间 2010-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45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6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8:4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