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漫议》一书是《孙玉石文集》之七,书中收入了作者多年来写作的关于现代文学研究的文章多篇,内容涉及现代文学时期的多个方面,以及当代以来的现代文学研究的若干问题,充分体现了作者在这一领域的积累。
| 图书 | 现代文学漫议(孙玉石文集)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现代文学漫议》一书是《孙玉石文集》之七,书中收入了作者多年来写作的关于现代文学研究的文章多篇,内容涉及现代文学时期的多个方面,以及当代以来的现代文学研究的若干问题,充分体现了作者在这一领域的积累。 目录 老舍的艺术地位与现代文学史观念的更新 老舍及其作品《茶馆》 《正红旗下》悲剧心理探寻 聆听老舍在日本仙台的声音 附:老舍在仙台讲话录音整理稿 老舍讲话 老舍在第二分会场的讲话 光照未来的文学精神品格——为叶圣陶先生逝世十周年作 论杨晦的文艺思想和文学批评 雪峰早期的佚文及其他 一首永远活着的诗——黎昔非及其主编的《昙华》半月刊 冯雪峰初到重庆发表的几组杂文——读《文风杂志》札记 附:《文风杂志》目录 论吕德申小说创作及其与一种文化精神之联系 王瑶的中国文学史研究方法论断想——以《中古文学史论》为中心 开拓者与世纪性的学术品格——作为文学史家的王瑶先生 现代文学史学科科学化探索的先驱者——为王瑶先生逝世十周年暨《王瑶全集》出版作 史料建设与理论研究科学化问题随想——在中华文学史料学会上的发言 报纸文艺副刊与现代文学研究关系之随想——在河南中国现代文学文献问题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积极倡导努力落实——在清华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的文献问题座谈会上的发言 学科研究的科学性与走向深化的思考——兼谈《田仲济文集》的出版 留给下个世纪的一份珍贵的遗产——谈《东北现代文学大系》 以新视点诠释文学大师——读关纪新的《老舍评传》 倾听智者灵魂的声音——读田本相的《曹禺访谈录》 世界性境遇中的人文思考——读许世旭散文集《移动的故乡》 “人的花朵”之歌——为《梅志文集》出版座谈会 陈独秀 徐志摩 朱湘 谈朱湘的散文《书》 什么是新月派 什么是鸳鸯蝴蝶派 儒学思想是亚洲文化圈共同创造的财富——为北京大学“宋子学儒学与文学研讨会”作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历史沿革与面对挑战——为(韩国)成均馆大学中日韩汉学教育学术研讨会作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现代文学漫议(孙玉石文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孙玉石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18044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2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01 |
| 出版时间 | 2010-11-01 |
| 首版时间 | 2010-11-01 |
| 印刷时间 | 2010-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4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6.6-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1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29 |
| 宽 | 154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