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世界财经,金融普及读物!
由江晓美编著的这本《金融砥柱:新中国金融第一战役》讲述:面对跨国垄断金融资本的垄断和控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金融战役的伟大胜利。整个过程惊心动魄,意义恒久。
| 图书 | 金融砥柱--新中国金融第一战役/中国金融故事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图说世界财经,金融普及读物! 由江晓美编著的这本《金融砥柱:新中国金融第一战役》讲述:面对跨国垄断金融资本的垄断和控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金融战役的伟大胜利。整个过程惊心动魄,意义恒久。 内容推荐 “中国金融故事”系列丛书,以图说的形式,介绍了中国金融史上的大人物与大事件。其中包括:管仲与吕不韦;霍光与王莽;王安石与贾似道;李鸿章与袁世凯;诸葛亮与关云长;五代十国货币战争;南北朝的恶斗;新中国金融第一战役;古代热兵器衰败等。 这本《金融砥柱:新中国金融第一战役》为该系列丛书之一,面对跨国垄断金融资本的垄断和控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金融战役的伟大胜利。 《金融砥柱:新中国金融第一战役》由江晓美编著。 试读章节 新中国金融战役的历史背景 图片故事:奇妙的对垒(一)金融战役的秘密(1)殖民地经济的总崩溃 华尔街金融僭主拥有着“民国”的“八大行”体系,滥发货币(图),制造超级通货膨胀和超级的掠夺效率,这里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在于:华尔街的确不希望“民国”巩固,仅希望其处于可控制的不稳定状态。 一、金融第一战役的特征 新中国建立伊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与金融帝国主义和旧中国资产阶级买办余孽,通过金融博弈,以巩固国家政权为目标,以确定上层建筑的属性和服务对象为核心,进行了一系列严肃的政治和经济斗争。 这场斗争即为新中国金融第一战役。 图片故事:奇妙的对垒(二)金融战役的秘密(2)“华尔街的全球视角” 理解新中国金融第一战役的胜利,必须要理解华尔街的“全球视角”。“两白一黑”冲击新中国的目的是破坏和颠覆。与此同时,华尔街并不希望包括中国、东欧、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立刻消失。这不利于华尔街建立“国际新秩序”,也就是世界货币、世界央行、世界政府的总目标。 1948年底,人们在旧上海街头挤兑黄金和美元。如果华尔街不希望如此,美联储集团有能力通过抛售美联储券,缓解这场金融危机。对华尔街来说:法币和“民国”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了”(图)。 在现代中国金融战役史上,称这场斗争为“新中国金融第一战役”。这场阶段性的金融战役,以中国人民的彻底胜利和帝国主义的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和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新中国金融战役的后续阶段一直在进行着,限于篇幅,本书仅回顾以“两白一黑”为战役特征的斗争过程,并且只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新中国能取得金融第一战役的伟大胜利。 二、围绕“两白一黑”的奇妙对垒 “两白一黑”的说法并不固定,即便在新中国金融第一战役的过程中,也有过变化,后来的变化就更大了。这种变化本身,特别引入深思,值得我们去了解。 图片故事:奇妙的对垒(三)金融战役的秘密(3)金融主义与资本主义 表面上看,华尔街希望社会主义阵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强大到足以制造“西方世界”的冷战共识,以此推广美元体系,广义剥夺所有人的财富。这里的所有人包括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种做法似乎很“奥妙”,从本质上来说,这种“金融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奇异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走向没落和自身反面的物理产物,是资本主义内部消极因素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结果,是看似强大与巧妙的没落与崩溃。 “民国”买一瓶醋,要带一捆法币(图)的结果就是殖民地经济崩溃的开始。背后的原因的确是华尔街的黑手,生产力层面的历史因素则是资本主义经济总崩溃的开始,债务金融帝国主义逐渐登上历史舞台。 (一)第一种说法——“两白一黑”是指粮食、煤炭和白银(银元)、 在各种各样的“两白一黑”的说法中,粮食和煤炭具有无法撼动的地位。在大量电视剧中,银元的斗争最为激烈,也最为人们传诵。“两白一黑”中的“配角”——银元,反而成了“主角”。 这很深刻地反映了一个问题:最吸引眼球的永远是货币,最影响经济深层次诸元变化的却是粮食和能源。前者是生存的基础,三天不吃饭,人就垮了。后者是工业社会的基础,没有能源就没有工业的运行。 人们偏爱银元甚于实体商品,是因为“钱可以买任何东西”,华尔街金融战策源地却是依托庞大的金融资本驾驭虚拟经济,冲击各国实体经济,以此颠覆他国上层建筑——政权。 这就是新中国金融第一战役——围绕“两白一黑”争夺战的全部内容。 图片故事:奇妙的对垒(四)“深谋远虑”的溃败(1)资本主义的总危机 华尔街金融僭主把殖民地经济体系的“暂时崩溃”曲解为“深谋远虑”,是一种看似精明的没落和自欺欺人。这与清朝末年的门阀公侯竞相出卖民族利益换取个人好处的统治阶层自毁现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看似是“高明者”的自由选择和密室奇谋,却是一个没落的生产关系在物理层面走向尽头时的自我背叛、自我毁灭、自我消耗和自我欺骗。 图为1948年“八大行”法币崩溃,华尔街通过买办政府强迫中国兑换“金圆券”,两者都是罗思柴尔德家族发行的“超主权金银本位货币”——用数字抢劫中国人民。 P1-4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金融砥柱--新中国金融第一战役/中国金融故事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江晓美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465791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7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80 | 
| 出版时间 | 2011-05-01 | 
| 首版时间 | 2011-05-01 | 
| 印刷时间 | 2011-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14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F832.97-4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8 | 
| 宽 | 170 | 
| 高 | 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5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