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原号存斋,世称随园先生,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等。乾隆四年(1739)进士,选庶吉士,入翰林院。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居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小仓山随园。以后除了乾隆十七年(1752)出于生计曾赴陕西任职不到一年外,终生绝迹仕途。袁枚主持乾隆诗坛,为性灵派领袖。一生著述甚丰,有《小仓山房诗集》、《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等十来种。本书根据简体字本再加校订,是最接近文本原貌的本子。
图书 | 随园诗话/历代诗话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原号存斋,世称随园先生,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等。乾隆四年(1739)进士,选庶吉士,入翰林院。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居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小仓山随园。以后除了乾隆十七年(1752)出于生计曾赴陕西任职不到一年外,终生绝迹仕途。袁枚主持乾隆诗坛,为性灵派领袖。一生著述甚丰,有《小仓山房诗集》、《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等十来种。本书根据简体字本再加校订,是最接近文本原貌的本子。 内容推荐 《随园诗话》最早校点本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的顾学颉校点本。其后有笔者主编的《袁枚全集》繁体字校点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初版、1997年修订再版),以及笔者根据全集本校订的简体字本(凤凰出版社2000年版),皆据清嘉庆随园藏板为底本,并参校民国本。本书根据简体字本再加校订,是最接近文本原貌的本子。 本书为便于读者了解袁枚“诗话”的写作背景、涉及的清代重要诗人,以及认识袁枚的诗学思想,对比较重要的内容进行了注释与批点。凡涉及诗人名字处若前面已作介绍,后面再出现则一般不重复介绍了 目录 前言 随园诗话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一○ 卷一一 卷一二 卷一三 卷一四 卷一五 卷一六 随园诗话补遗 补遗卷一 补遗卷二 补遗卷三 补遗卷四 补遗卷五 补遗卷六 补遗卷七 补遗卷八 补遗卷九 补遗卷一○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随园诗话/历代诗话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清)袁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凤凰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29559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6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84 |
出版时间 | 2009-12-01 |
首版时间 | 2009-12-01 |
印刷时间 | 2009-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7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 |
丛书名 | |
印张 | 29.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0 |
宽 | 165 |
高 | 2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