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游思集(英汉对照)/泰戈尔抒情诗赏析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泰戈尔出身于书香门第,排行第十四,几位兄长是蜚声孟加拉文苑的诗人和戏剧家。

由白开元编译的《游思集(英汉对照)》是泰戈尔抒情诗赏析丛书之一。《游思集》是诗人1921年出版第8个集子。本书收入《游思集》的爱情诗多达36首,其中有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主义爱情诗。如上篇的第6首,表达了男性对女性的无限好奇。中篇的第6首,摹写了情人缠绵的恋爱。第7首表现男欢女爱的神奇和甜美。

内容推荐

由白开元编译的《游思集(英汉对照)》是泰戈尔抒情诗赏析丛书之一。

爱情是《游思集》的重要题材。涛人以丰沛的想象力借卉喻今,赞美纯洁爱情;歌颂新时代觉醒的女性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追求真正爱情的高尚品德。存这些富于恒河平原水乡气息的爱情诗里,诗人也同时描摹了情人问缠绵的爱恋和男欢女爱的甜美。

试读章节

永恒的流变,你迷茫地游弋,在你无形的冲击下,静止的太空进发出旋转的光亮之泡。

你的心难道迷醉于那越过无际寂寞的你情人的呼唤?

难道仅仅因为你急迫而痛楚的行程,你蓬散的发丝在风暴中乱飘,从你断裂的项链落下的火珠,在你的路上滚动?

你快速的脚步,吻甜了这凡世的尘土,清扫了一切污秽;围绕着你翩舞的手足,风暴把神圣的死亡之雨洒在生命之上,使生命长得生意盎然。

如果你突然感到疲惫,驻足片刻,这世界就将隆隆地滚成一团,成为一种障碍,妨碍自己前进,甚至细小的尘粒也因难忍的压力而刺破无垠的天空。

你看不见的双足戴着光明之镯,它晃动的节奏活跃了我的思绪。

它们回响在我的心跳中,在我的血液中激荡着古老海洋的赞歌。

我听见轰响的洪水漫过我的生命,从一个世界流向另一个世界,由一种形态变成另一种形态,把我的生存散布于馈赠的无尽的水浪中,散布于悲叹和歌声中。

浪涛高涨着,奔腾着,罡风呼啸着,啊,我的心,轻舟舞蹈着,像你的愿望。

把财物留在岸上,在无底的黑暗之上,向无限的光明,扬帆远航!

赏析

本书开篇的孟加拉语原作,系《鸿雁集》中的《活河》。泰戈尔认为,宇宙的任何东西,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流变是永恒的。创造之初,从流变之河,溅出光亮之泡一日月星辰。流变之河,无边无际无形,漫过往昔,漫过今时,漫向未来,“从一个世界流向另一个世界”。诗人赋予“流变”以神性,把它想象为“女神”,把流变过程想象为听到情人的呼唤之后,她急匆匆的赴幽会,使空玄的流变有了真切的形态。“神圣的死亡之雨洒在生命之上,使生命长得生意盎然”,这个诗味浓郁的意象,图解了诗人关于生中有死、死中有生的生死观。诗人假设“女神”驻足片刻,后果立刻极为严重。“世界就将隆隆地滚成一团”,连“细小的尘粒”也难以忍受,从而反证流变是从不停息的。泰戈尔在致斯里拉蒙特罗松德尔·德丽黛维的信中曾说:“沧海中沐浴甫毕的年轻的地球上。我是一棵树。整个物质世界的回忆,也潜藏在我的体内。世界的脉搏,在我的全身,扩布着亲情的快乐。”总之,诗人自信他是由远古的一小部分物质衍变而成的。所以,他的“心跳中”有流变的回响,他的血液中“激荡着古老海洋的赞歌”。而且,他将跟随流变,向光明的无限,。“扬帆远航”。诗中的想象驰骋古今,气势恢宏,极具震撼力力。贯透时空的悠远意境中,演绎着宇宙的变异,显现出个体生命与物质世界的内在关系。

朋友,我们一起走到这儿,此时此刻在这十字路口,我停下脚步,向你们告别。

你们前面的道路笔直而宽广,但对我的呼唤,来自未知之路。

我将跟随清风和流云;跟随星星前往白昼消逝的山后;跟随那些恋人,他们边走边用题为“我爱”的一首情歌之线,把他们的韶华编成花环。

赏析

本篇的孟加拉语原作,系《渡口集》中的《分手》。作于1906年。当时诗人退出群众运动,同昔日的志同道合者站在“十字路口”,马上就要各走各的路了。诗人预祝他们,在“笔直而宽广”的道路上一路顺风,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话音里充满诚意。诗人要走的是一条新路,一条“未知之路”,回望他后来的社会实践,那是一条教育救国之路。他创办的学校在偏僻的农村,自然朝夕要与“清风、流云、星星”做伴了。与此同时,他仍将进行文艺创作,抒写青年男女的缱绻恋情。诗人以朴实的语言撰写的这篇告别词,是率直而坦诚的。  暮色越来越浓稠,我问她:“我到了哪儿的陌生地方?

她垂眉低眼,默默地走开的时候,陶罐口的水咕噜咕噜地响。

树枝垂贴着朦胧的河岸,绿野似乎隐入了往昔。

河水静寂,竹林凝然不动。小巷里传来一只手镯碰击水罐的叮当声。

别再划了,把木船系在树干上吧——因为我爱这田野的景色。

黄昏星落到了庙顶后面,灰白的大理石台阶在黝黑的河水中忽隐忽现。

旅途淹留的旅人在叹息;因为隐蔽的窗户里射出的灯光,被路边混杂的树枝和灌木撕碎,洒落在黑暗中。那只手镯还在叮当地碰击水罐,回家的双脚仍在踩踏小巷里的落叶,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夜深了,王宫的殿脊幽灵般的显现,城镇疲惫地呻吟着。

别再划了,把木船系在树干上吧。

让我在这陌生之地躺在朦胧的星光下,静下心来歇息,这里的黑暗在手镯碰击水罐发出的叮当声中喜颤。

赏析

本篇的孟加拉语原作,系《吉德拉星集》中的《日尽》,作于1895年,诗人在希拉伊达哈经管田庄时期,以敏锐的目光观察农村男女相爱的特殊方式和情状,窥探他们的微妙心态。在这首诗中,诗人描写在河上来回航行的货船的船夫,对一位俊俏村姑的暗恋。这一天暮色降临,他又看到经常遇见的这位姑娘,便明知故问,“我到了哪儿的陌生地方?”这位姑娘或许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或许对他不信任,默默起身,踩着村中小巷里的落叶,回家去了。“黑暗在手镯碰击水罐发出的叮当声中喜颤”,是船夫回味姑娘的容貌怦然心跳的象征。萦绕不绝的叮当声,是暗恋之歌的一串音符,在暮空草书着帕德玛河上居无定所的那些追寻爱情,却终生鳏居的船夫的悲苦。P4-10

序言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印度大诗人。在印度和孟加拉国人民的心目中,他是至上至尊的“诗圣”。

泰戈尔通晓英语,1913年,他把他的一部分孟加拉语诗歌译成英文,取名《吉檀迦利》,他因这部诗集荣膺诺贝尔文学奖。

泰戈尔出身于书香门第,排行第十四,几位兄长是蜚声孟加拉文苑的诗人和戏剧家。他家中编辑出版文学刊物《婆罗蒂》,位于加尔各答朱拉萨迦的祖居,是当时著名文学家、音乐家、哲学家经常聚会的场所。泰戈尔受家庭艺术氛围的熏陶,从小酷爱文学。他广泛猎涉家里收藏的梵文、孟加拉语、英语名著,一拿到优秀之作便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地阅读,汲取丰富的艺术营养。

泰戈尔从八岁开始练习写诗,从创作处女作《野花》,到逝世前一星期口授最后一首诗《你创造的道路》,诗歌创作生涯长达72年之久。

泰戈尔的作品篇帙浩繁,除了52部孟加拉语诗集,还有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30多个剧本,2000余首歌曲,以及50部散文集。

除了各类孟加拉语作品,泰戈尔还著有8个英文诗集,即《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情人的礼物》、《渡口集》、《采果集》和《游思集》。

《游思集》是诗人1921年出版第8个集子

《游思集》分三部分。上篇22首,中篇34首,下篇38首。总共94首。分别译自孟加拉语的《金色船集》(13首)、《收获集》(6首)、《叙事诗集》(6首)、《吉德拉星集》(5首)、《刚柔集》(3首)、《瞬息集》(5首)、《遁逃集》(4首)、《鸿雁集》(4首)、《心声集》(3首)、《献祭集》(3首)、《怀念集》(2首)、《妙曲集》(2首)、《歌之花环集》(2首)、《渡口集》(2首)、《儿童集》(1首)、《歌与画集》(1首)等诗集。另外,5首译自《歌曲大全》。19首译自孟加拉语散文诗集《随想集》。2首译自剧本《天赐良缘》和《离别时的诅咒》。3首分别译自《毗湿奴颂歌》、《保乌尔民歌》和《印地语情歌》。有一首是用英文写的。

在8个英.文集子中,《游思集》的原作诗种最多,内容最丰富。既有浪漫主义诗作,也有现实主义精品;既有抒情诗,也有散文诗、叙事诗;既有歌词,也有剧本、史诗故事。还有从印度其他语种翻译的作品。

爱情是《游思集》的重要题材。

收入《游思集》的爱情诗多达36首。其中有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主义爱情诗。如上篇的第6首,表达了男性对女性的无限好奇。中篇的第6首,摹写了情人缠绵的恋爱。第7首表现男欢女爱的神奇和甜美。

诗人在希拉伊达哈经管田庄时期,写了不少富于恒河平原水乡气息的爱情诗。如上篇第3首中,描写一位在河上航行的船夫对俊俏村姑的暗恋。第4首反映乡村少女对品貌俱佳的小伙子的追慕。第7首表达相爱的青年男女无力突破社会藩篱的痛楚。第14首写一对恋人被迫分手的悲伤。第8首歌颂新时代觉醒的女性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追求真正爱情的高尚品德。中篇的第2首,描写家境贫寒的少女被封建婚姻制度吞噬的悲惨结局。第28首称赞能给人慰藉、快乐的真正爱情是安全的人生避风港。

中篇中飘忽着诗人初恋女性的芳影。第3、4、22、24、27首中,诗人回顾了刻骨铭心的初恋,抒写了对恋情的珍惜之情。以奇特想象创造的虚实交错的情境,凸现诗人坦然面对人生苦难的豁达胸襟。

诗人在中篇的第25、26首中,倾诉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表达了突破生死界线与爱妻长相守的心愿,发出了“以专一的爱”终生偿还妻子情债的誓言。

上篇中取材于古代爱情传说的第11、20、22首和中篇的第29首,借古喻今,揭露现实社会中那些为达到个人目的玩弄女人感情的男人的丑恶灵魂,赞美超越宗教派别的纯洁爱情,严厉谴责灭绝人性的封建婚姻制度。  《游思集》中的现实主义佳作,是本书的一大特点。比如下篇中第14首,反映社会最底层妓女的悲惨命运。第16首描写一位母亲无微不至地照顾病入膏肓的儿子,彰显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第21首通过以富于诗意的笔调刻画人格化的小巷,讽刺那些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守旧派。第24首,借用印度历史上神秘主义诗人迦比尔这个人物,歌颂宽容旷达的情操。第25首给世人的警示是:即便身居高位,也不得以任何借口做不人道、丧失人性的事儿,否则,报应就是坠入地狱。第28首通过人,物对话,赞美坚守信义的优秀品德。第9首的冷峻描述中,蕴含诗人对成为童婚制牺牲品的不幸女孩的悲悯情怀。第12首充溢诗人对孩子的慈爱和与孩子相处的欢愉。中篇中具有短篇小说结构的第21首表达了诗人对失去母爱的孩子的同情和爱怜。第30首反对怨怨相报的行为,提倡一笑泯恩怨,不乏现实意义。第31首通过描写宫廷艺人的慷慨献身,折射出印度的志士仁人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第33首表达了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对世界走向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

此外,诗人以丰沛的想象力,营构宏丽悠远的意境,诗化了他的宗教哲学观点、进化论、文艺观,自然观,阐述了他的真知灼见。

泰戈尔把他的作品译成英文时,充分考虑了西方读者的审美习惯和接受程度。

泰戈尔信奉梵教,但他把原作中的创造大神“梵天”译成“GOD”,而没有直译为“BRAHMA”。“梵天”是与“GOD”完全不同的宗教概念,译成“GOD'’,是游离了原义的。假如译成“BRAHMA”,就必须加注,否则,一般西方读者读不懂,想读懂就得翻阅印度宗教书籍。译成“GOI-)”,西方读者就省心了,好像读的不是译本,而是以他们的宗教为题材的作品了。

泰戈尔把印度的一些专有名词作了技术处理。比如。《园丁集》的第78首。原作中的青年农民为他的水牛起的名字是“布吐”。诗人翻译时把它改为my dading(我的宝贝),西方读者阅读感到非常亲切,好像这是英国什么地方的一头水牛似的。如果不改,又得加注说明,多费笔墨,人家还可能觉得太土气,不悦耳。

泰戈尔译作淡化了个性,强化了共性;淡化了民族性,强化了世界性。比如《吉檀迦利》的第35首:在那里,心儿无畏,头颅高高地昂起;在那里,知识是自由的;在那里,世界没有被狭小的内宅的院墙割裂;在那里;话是从真理深处说出来的;在那里,不倦的奋斗向圆满伸出手臂。在那里,理性的清泉没有干涸在僵死的陋习的荒漠之中;在那里,灵魂由你引领,奔向不断拓宽的思想和行为——步入那自由的天堂,夫父啊,让我的祖国觉醒吧!这首诗的孟加拉语原作是《祭品集》第72首。诗中的“印度”,译成了“那里”。诗人祈求大神猛击殖民统治下的“印度”,使之变得像译文中说的那样美好。可“印度”译成了“我的祖国”。这种模糊化的处理,就使这首诗跳出一个国家的阈界,具有了世界共性,让外国读者阅读时觉得这就是自己的国家,应该是这样的天堂,从而达到诗人企望的艺术效果。

泰戈尔的8个英文集子中,删除原作创作时间,不作背景介绍,增加了作品的模糊性,给各国读者留下了根据各国文化以及个人阅历和情趣,进行再创作的更大空间,扩充诗的蕴涵,获得美的享受。这样做易于引发外国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拓宽传播之路。但这为外国译者和研究者带来了巨大困难。比如泰戈尔的大量爱情诗,有的写社会上的青年男女,有的写个人经历,甚至有的诗中大神以情人的面目出现。如果不了解其背景,选择不恰当的词汇,是有可能出笑话的。

本书是从泰戈尔英文作品第一卷翻译的。笔者根据第一卷附录,找到原作,仔细阅读,得以了解创作背景,弄清楚诗人依据自己的审美原则,是如何取舍,改写,如何进行再创作的。另外,参阅印度西孟加拉邦著名泰戈尔研究专家乌奔德拉那特·帕塔贾尔查的专著《泰戈尔诗论》,逐首作了简析。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一孔之见。笔者所作的简析,只是为我国读者提供了一种参考而已。

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国以前出版的单印本《游思集》,只有67首。比本书少了27首。本书大概是我国第一个完整的译本。

《泰戈尔诗选》是我国教育部确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定书目之一。历经五年,笔者终于完成了《吉檀迦利》、《新月集》和《飞鸟集》、《园丁集》、《情人的礼物》、《采果集》、《渡口集》和《游思集》的翻译和简析。笔者是公派达卡通过英语学习孟加拉语的学生之一,从事对外广播工作之余,做了一件只有懂这两种外语方能做成的事情,尽了一份应尽的责任。

这七个译本如能为我国外国文学研究者研究泰戈尔作品,尤其是为中学生读者读懂泰戈尔诗歌,提供一些帮助,笔者将感到十分欣慰。

2011年5月7日是泰戈尔诞辰150周年。明年,北京和印度加尔各答将举行多项纪念活动。作为泰戈尔的一个崇拜者,笔者能带着这七本别具特色的译本参加纪念诗人的活动,对诗人表示崇高敬意而感到十分荣幸。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领导对这套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责任编辑刘川民先生、高子如女士和美编丁琳女士为拙译付出了大量心血,张智勇先生多年来一直给予笔者热情鼓励,在此,谨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译者水平有限,译文难免有不当之处,欢迎读者提出批评意见,以便做进一步修改。

白开元

2010年9月

书评(媒体评论)

他在遣词造句方面,表现出质朴面而高尚的趣味,他的诗歌具有独创性作品的特点。

他向我们展现那种在苍茫、宁静和圣洁的印度森林中达到完美的文化:首先寻求灵魂的平静,永远与自然生活协调一致。

——瑞典诺贝尔委员会主席 哈拉尔德雅奈

心灵的清澈、风格的优美和自然的激情,所有这一切都水乳交融,揭示出一种完整、深刻、罕见的精神美。  ——19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梅登斯坦

从这本诗里,我游历了他的美丽富饶的国土,认识了他的坚韧温柔的妇女,接触了他的天真活泼的儿歌。我彻底承认泰戈尔是属于印度人民的。

——冰心

他在荆棘丛生的地球上,为我们建筑了一座宏丽而静谧的诗的乐园。

——郑振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游思集(英汉对照)/泰戈尔抒情诗赏析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印)泰戈尔
译者 白开元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363633
开本 16开
页数 2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1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中英对照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351.25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6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9: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