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闻摄影实例谈(一个记者30年的探求与感悟)
内容
编辑推荐

《新闻摄影实例谈——一个记者30年的探求与感悟》的作者吴国方系浙江日报社资深摄影记者,曾连续四年被人民日报社评为“华东新闻摄影十佳”,并曾荣获2008年度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评选之“年度杰出图片专题”大奖,填补了长久以来,浙江摄影记者在这一中国新闻摄影最高奖项上的空白。

《新闻摄影实例谈——一个记者30年的探求与感悟》一书,选录并分析作者多年来的新闻摄影实例,图文并茂,是吴国方对自己长达30余年从事新闻摄影实践的经验的总结与归纳,对于广大业余从事新闻摄影的爱好者,以及刚刚迈入新闻摄影门槛的从业者,极具学习借鉴意义。

内容推荐

从一个摄影爱好者,到报社的通讯员,最后成为一个专业摄影记者。这30多年的时间里,我不停地摸索,勤奋地拍摄,总算在新闻摄影里找到了一些规律,拍到了一些引入注目的照片。

一转眼,我已快到退休的年龄。于是,我想在最后的几年中,把我从事新闻摄影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以及自己认为需要注意的地方,用流程式的方法化繁为简,进行归纳,并以自己所拍的照片佐证论述,以供朋友和同行们参考、探讨、争鸣和批评。同时,也想告诉那些想从事新闻摄影的人,或者刚刚迈入新闻摄影门槛的同仁:新闻摄影也可以这样去拍……

目录

序言

1.知难

2.题材

3.发现

4.选择

5.判断

6.触角

7.无私

8.道德

9.构思

10.抓拍

11.眼光

12.讨巧

13.漂亮

14.意外

15.整合

16.编辑

17.文字

18.镜头

19.图像

试读章节

搞新闻摄影,首先要知难,知道这份工作的艰难,才能有所进取。

在普通人看来,拍新闻照片并不难,只要知道“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这新闻五要素,只要打开相机的电源开关,按下快门,清晰的照片就会出来。在目前数码相机越来越普及,“傻瓜”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拍照似乎变得很容易,即使你没有带相机,也可以利用身边的拍照手机,在新闻发生时按下快门,回家往网上一传,照片也能进人报社的采编系统,第二天照样能见报。而且,现在拍照手机的像素也越来越高,报纸使用绰绰有余。一般来说,只要有200万像素以上的照片,完全可以应付报纸的出版。从这个角度讲,拍摄新闻照片确实不是很难。比如,某个地方突然发生了一个重大的事故,你当时正在现场,只要身边有小数码相机或者有一只能够拍照的手机,就可以把现场拍摄下来。这样,这些照片就会成为一个很好的新闻。如果记者赶到时,事情已经处理完毕,而知道你拍到了这些照片,那么各家媒体就会纷纷找你,向你要这些照片。碰到这样的情况,你一定会感到拍摄新闻照片是多么容易。就如我在1993年拍到《人仰马翻时,众人竞搀扶》(见第4页图)的照片时,感到好的新闻照片真是“得来全不花功夫”。

新闻摄影有很大的偶然性,并且并不与摄影器材好坏成正比。所以,它能很容易让一些人拍到别人无法拍到的照片,也能让一些人感叹“一辈子没有拍到好照片”!只要经常出去,到城市各个角落去转悠,那么就有机会拍到别人很难拍到的照片。1993年初,我还没有进报社。当时,我背着相机在庆春路上转,刚巧离我不远处,一位骑自行车的老人不慎摔倒,旁边几个市民立即帮忙扶起,我赶紧端起相机按下快门,这个动人的画面就被拍了下来。冲好胶卷,印好照片,送到《钱江晚报》,第二天,这幅《人仰马翻时,众人竞搀扶》就上了头版。如果这种场面现在出现在你面前,你刚好有拍照的工具,那么这张照片就有可能是你的了。

但是,事物总有它的两个方面,一旦你从事了这项工作后,把这项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就会感到压力,感到新闻照片难拍了。尤其在当前,受到数码相机普及的影响,许多专业摄影记者都觉得新闻照片越来越难拍了。感到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不光是文字记者拿起了相机,就连普通老百姓都能拿一只手机来拍照向报社供稿。其次是,拍摄的题材越来越少,很多题材都是拍了又拍,真不知从哪里下手好;三是新闻照片天天要拍,解决了今天,又要为明天的题材犯愁。尤其是那些想拍出一番事业的摄影记者更是觉得痛苦,痛恨自己为什么没有这个能力,跳出平庸的框框。因此,要当摄影记者,首先要有解决难题的思想准备,不要被“无冕之王”的虚假光环所欺骗。要知道,为了这一虚名,人们终生奋斗,还不知道有没有结果。就像我拍的那组《排队的变迁》(见第98页图),整整拍了30来年,总算在2009年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比赛中拿到了“年度杰出图片专题”大奖。这是从我买第一台相机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起早摸黑在街头寻找,一直拍到进入报社后还在继续努力拍摄的一组照片,也是我从拍摄的几十万张照片中整理出来的。这样的成功,概率很低,对于我来说,算是幸运的,它让我拿到了一个比较大的奖项。但对于大多数摄影记者来说,他们忙碌了一辈子,可能也无法拿到像我这样的大奖。从这个角度讲,新闻摄影难不难?

就拿现在的数码相机来说,看似很容易拍摄,按下快门图像就会出来,但是你再仔细看一下它的设置菜单,里面很多写着专业名词的项目派什么用场,能让你烦不胜烦。新闻摄影也是这样,在“门”外,看看很容易,但一走到里面,就会发现它涉及方方面面,才知道自己学的那点知识根本不够用。而且,摄影记者跟文字记者不一样。文字记者可以分线,分经济、政法、教育、卫生、娱乐、体育等等,一人一条线,或多人一条线,能集中精力把一条线里的新闻做好、做精。但摄影记者不行,你几乎没有线,尤其是一些小报社,只有几个人,你什么题材都要拍。因此,你想把某一个方面拍好,拍出有分量的作品来,就会感到很难。再加上每天有许多配稿要拍,当文字记者叫你时,你不去不好,不仅少了拿“工分”(奖金考核时的记分)的机会,而且名声搞坏,给文字记者留下“这个人很难叫”的印象,以后就有可能再不来叫你了。如今报纸版面大多以配稿为主,少了这个机会是很可惜的。但是去了以后,又很难拍到好照片,只是应付任务而已,想拍自己的东西又没有了时间,所以会感到很痛苦。

再如,大学里开设的摄影课,教的大多数是摄影的理论和技巧,新闻摄影的实践经验占得比重极小,所以在学校或者感觉不错,但一跨进报社就会感到难以适应。所以,那些具备更多的专业领域知识,有丰富的社会阅历的人,能够比较容易地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不然,明明是一个很好的题材放在你面前,你也不知从何做起。

如1996年5月24日在《经济生活报》上刊登的《杭城“放心肉”工程执行情况如何?——本报记者跟踪采访发现漏洞不少,尚需多方继续努力》(见第5页图)一组照片,如果你平时不去菜场买菜,又没有接触过这一行业,你就很难发现其中的问题。由于我到报社之前在二商局机关分管这方面的业务工作,所以对这方面的情况比较熟悉,因此一有问题,就能从中看出端倪。杭州市开始搞“放心肉”工程后,我就发现执行情况很差,于是对杭城几个主要流人点进行观察,果然发现很多问题。于是,就拍到了这组照片,刊登后,不仅给买菜的市民是个提醒,也给有关部门提供了整治线索。当时,杭城那么多报纸、电视台的记者,对杭州城里这么容易看到的问题都没有发现,我想大概与他们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关系。

只要我们知道新闻摄影有它的难度,就不会感到可怕;只要我们知难而进,面对挑战,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肯定会有所收获。就像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样,在新闻摄影这一行里,也有许多优秀的记者。这就看我们肯不肯努力,有没有这个悟性!P1-3

序言

新闻摄影是一份非常艰辛,但又充满挑战与乐趣的工作。

1975年,搞摄影不久的我,在上海西康路菜场参观时,拍到了老百姓在“坚决堵住开后门不正之风”横幅下排队买菜的照片,大概就从那一刻起,决定我今后要走新闻摄影这条路。1993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果真从机关调到了浙江日报社,在《经济生活报》当起了摄影记者。

从一个摄影爱好者,到报社的通讯员,最后成为一个专业摄影记者。这30多年的时间里,我不停地摸索,勤奋地拍摄,总算在新闻摄影里找到了一些规律,拍到了一些引入注目的照片。1998年起,还连续4年被《人民日报》评为“华东新闻摄影十佳”。其问所拍的《是与非的较量》《浮山村的疑问》等照片还让一些贪官落了马。2009年,我连续拍摄了近30年的一组《排队的变迁》,获得了2008年度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评选的“年度杰出图片专题”奖,填补了17年来,浙江摄影记者在这一中国新闻摄影最高奖项上的空白。

一转眼,我已快到退休的年龄。于是,我想在最后的几年中,把我从事新闻摄影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以及自己认为需要注意的地方,用流程式的方法化繁为简,进行归纳,并以自己所拍的照片佐证论述,以供朋友和同行们参考、探讨、争鸣和批评。同时,也想告诉那些想从事新闻摄影的人,或者刚刚迈入新闻摄影门槛的同仁:新闻摄影也可以这样去拍……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图片新闻中心 吴国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闻摄影实例谈(一个记者30年的探求与感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国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杭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583875
开本 16开
页数 1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摄影
图书小类
重量 0.4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419.1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37
177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9:5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