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夜路
内容
编辑推荐

抗战胜利后,内战阴霾又现。抗战时期全国多所著名学府为避兵燹均移址昆明。

进步青年、中共地下党、爱国学生、左翼文人、民族资本家、国民党当政势力、旧军阀,为了各自的信仰、追求和利益互相缠斗!

徐天明长篇小说新作《夜路》,演出一幕幕生动的历史话剧!

内容推荐

徐天明长篇小说新作——《夜路》!

《夜路》演出一幕幕生动的历史话剧!

蒋益钦的故乡,在离昆明二百多里的滇东北,他的童年是在家乡农村度过的。那时节,他家还有几亩薄田,靠母亲耕作,父亲在离家十几里的中心小学教书,他跟随在父亲身边读小学。他们村里有一姓李的恶霸,与县衙门的官僚勾结,霸占邻里的良田,蒋益钦的父亲十分反对,决心告倒这个鱼肉百姓的魔鬼,结果,非但无损恶霸一根毫毛,反被加个“诬告”罪名抓去坐牢,产业也被李家霸占,母亲被逼上吊自尽,他只好去投靠舅舅……

试读章节

今年的雨水特多,近十月仍阴雨连绵,饥荒和疾病给人间带来更多的灾难,河滩上到处可见死牛马和幼儿的尸体,一群群的饿狗撕啃那些已经腐臭的尸体,乌鸦也毫不胆怯地与饿狗争食,它们的啼叫声使环境显得更加凄凉。

山路上能通牛车的地方,被车轱辘碾出的一道道弯弯曲曲的车辙和深深的牛蹄印,使又烂又滑的山路行走更加艰难。

今日上午风急雨骤之后,乌云突然散去,天空一片碧蓝,火辣辣的骄阳蒸晒着车辙中的牛马尿屎,散发出刺鼻的臭气。

在这条从县城通往乡间的山路上,只有两个孤独的身形在艰难地行走。前面走的是一位二十出头的瘦高青年,手拎一把纸伞,身着旧黄咔叽学生装,肩上斜挎着一个包袱,背上还背着一捆书。因为山路泥泞,他把裤管挽到膝盖上面,脚上的布鞋糊上厚厚一层泥浆,小腿肚也糊着厚厚的泥浆。他身后跟着一个衣着破烂,身材枯瘦的中年汉子,担着一担行李,是帮他挑行李的“脚夫”。

昨晚整整下了一夜的雨,今日虽然天晴,仍遍路的污泥积水,走起路来十分艰难,累得他们满头是汗,还经常打趔趄。

穿学生装的青年叫蒋益钦,是刚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的学生,他要回已阔别十余载的家乡去。他家离县城三十余公里,刚出县城那段路,人烟比较稠密,路上行人也多,行至中午便是山峦重叠的大山区,人烟稀少,路上行人更少,道路更加崎岖。

山路两旁都是高大的青松,浓密的树枝挡住了毒热的阳光,徐徐的清风,飘散着林间野花的香味,使人心旷神怡。蒋益钦解开衣扣,边走边欣赏景色,忘了替他担行李的人。

行程过半,前面的山更高,林更密,渺无人迹了。松涛的低鸣和鸟儿的惊飞,使人感到神经紧张。蒋益钦回头看时,担行李的人远远落在后面,这才意识到自己走得太快了,只好停下来等待。

当担担人走近他时,他歉意地笑笑:“对不起,我走得太快了吧?我们走慢点,穿过这片树林就停下来歇歇气。”

担担人点点头,他们继续往前走,越过山冈,前面树木少了,两人便坐到路边歇脚。

担担人脱下破毡帽抹抹脸上和脖子里的汗水,掏出烟锅和火链,打火燃着烟,打量着他问:“少先生是下乡收账还是去教书?”

蒋益钦吐掉嘴里咬着的草秆,苦笑着摇摇头:“都不是。”心头却泛起莫名的惆怅,刚跨进大学的校门时,他和其他同学一样,怀着求知报国的雄心壮志而奋发求学,但眼看着一届又一届高年级的同学毕业即失业的遭遇时,他感到自己的前途也十分渺茫。

国土一天天沦丧,难民像潮水般涌向大后方。在日本帝国主义处于灭亡的前夕,抗战更加艰难的岁月里,蒋益钦的大学生涯也结束了。  在毕业欢送会上,当大家合唱“我们今天是旋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的《毕业歌》时,蒋益钦的心情是复杂的:有对即将永别的学生生涯的留恋;有对师长、学友诀别的惆怅;有欲为抗日救亡舍生的激情;更多的是担忧前途无望的愁绪。也许是共同的感触吧,大家边唱边流泪。

政府当局也在唱“学生是社会栋梁”的高调,可是,除了达官贵人的子女可以飞黄腾达外,绝大多数毕业生只有失业和饥饿的困苦。一届又一届的大学毕业生和流亡来的外地知识分子,组成了庞大的失业队伍。

登广告、求人,四出奔走,处处碰壁,求职比登天还难,蒋益钦只有忧愤、失望和叹息。

蒋益钦的故乡,在离昆明二百多里的滇东北,他的童年是在家乡农村度过的。那时节,他家还有几亩薄田,靠母亲耕作,父亲在离家十几里的中心小学教书,他跟随在父亲身边读小学。他们村里有一姓李的恶霸,与县衙门的官僚勾结,霸占邻里的良田,蒋益钦的父亲十分反对,决心告倒这个鱼肉百姓的魔鬼,结果,非但无损恶霸一根毫毛,反被加个“诬告”罪名抓去坐牢,产业也被李家霸占,母亲被逼上吊自尽,他只好去投靠舅舅。

父亲从牢里出来,只能饮恨带着他到邻县去教书。父亲教导他,无权无势要想过出头日子比登天还难,要他苦读诗书,将来有了出息,一可报效国家,二可复家仇扬眉吐气。

蒋益钦天资聪颖,牢记父亲的教诲,刻苦攻读,不满十六岁便高中毕业,并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南联合大学。

蒋益钦的父亲很崇拜有民族气节的忠臣良将,少年时代,父亲常对他绘声绘色地讲述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的爱国气节,也给他讲了孙中山领导兴中会推翻满清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勇事迹,对他的成长起了良好作用。他自幼就饱尝被压迫的穷苦生活,看清了官场的腐败、社会的黑暗、封建势力的残暴、帝国主义的野蛮。随着知识和年龄的增长,使他树立了振兴中华,为被压迫阶级争取平等社会地位的人生观。

由于过早失去母爱,受父亲忧愤情绪的影响,蒋益钦养成孤独、忧郁的性格。他待人宽厚,热心助人,同学们都喜欢和他交往。他不喜欢体育运动,喜欢文学,课余时间就读中外名著,所以,作文很优秀,读中学时就有几篇被选人《中学生模范作文选编》,读大学便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在大学里是出名的才子。

不幸的是,离大学毕业还有一年,父亲便在忧愤与贫困中病故。他失去了家庭的依靠,经济来源断绝,在面临失学的严重威胁时,凭着坚强的意志,靠替人当家庭教师和同学的部分资助,终于完成大学的学业。

虽然有一张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书,蒋益钦却无法找到职业,他成了无所依靠、一贫如洗的流浪者。

在走投无路之际,蒋益钦想到与他同在联大文艺社当文艺壁报编辑的尤振邦。尤振邦虽然年级比他低,但年纪比他大好几岁,是沦陷区来的流亡学生,阅历比他丰实,也很有见解,深受他的尊重,两人十分友好,便去找此人求教。尤振邦建议他:“你来自农村,深知农夫没有知识的困苦,与其呆在城市承受失业之苦,还不回乡给农家子弟传播知识,让更多的穷苦人懂得如何去砸碎奴隶的枷锁,也是对社会的贡献。”

尤振邦的话,使他深受启发,想到家乡那些受苦受难的伙伴,此时也许正在充当土豪恶霸的奴隶,他觉得应当回去,为故乡的教育事业作贡献,知识就是生存的武器。

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夜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天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2071759
开本 16开
页数 4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6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40
169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5: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