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怎么了》是对法国当代文学的一次解读尝试:法国当代文学,通过不休的争论和不确定性,表现出对先锋文学的极大兴趣,它是对20世纪20年代发生的先锋文学传统忠诚的延续。即便对当代文学和评论再充耳不闻的读者也无法忽视它惊人的产量和评论反馈,他们也一定会注意到当代文学对文学近乎强迫症般的肯定。‘写作’,这个来自罗兰·巴特(零度写作)的名词从未得到确切的定义。这一切使得在当代法国文学里产生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圣物崇拜,它在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里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 图书 | 法国作家怎么了/白色系列/巴黎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法国作家怎么了》是对法国当代文学的一次解读尝试:法国当代文学,通过不休的争论和不确定性,表现出对先锋文学的极大兴趣,它是对20世纪20年代发生的先锋文学传统忠诚的延续。即便对当代文学和评论再充耳不闻的读者也无法忽视它惊人的产量和评论反馈,他们也一定会注意到当代文学对文学近乎强迫症般的肯定。‘写作’,这个来自罗兰·巴特(零度写作)的名词从未得到确切的定义。这一切使得在当代法国文学里产生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圣物崇拜,它在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里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目录 致中国读者 导论 法国当代文学现状及其引发的问题 简谈若干新疑问 在关于文学的寻常争论之外 法国当代文学中的盲目与上瘾 作家、评论及当代文学的悖论 从追忆大作家到玩物文学 反象征的表现 新闻评论、继承情愫和文学更迭 权势文学 现代情愫与对当下的拒绝 作家与文学的恒常 当代文学及其对先锋的误读 当代文学与时间、现实和主体问题 与主体问题密不可分的关于时间的问题 与主体问题尤为密不可分的关于现实的问题 无参照社会的文学:终极人,现代性的尴尬和对权 势文学的超越 无参照的社会和文学——侦探小说、科幻小说、“大 劫难”文学和殖民文学 无参照社会的作品:文学的尴尬,现实的回归和怪诞的严肃性 新先锋派和对权势文学的超越 权势文学的终结和旧式评论的终结——直到乔纳森·利特尔 再谈法国当代文学 当代,法国文学以及与此二者相关的关于文学创作的讨论 写实与抒情,抑或当代文学的诗学与美学 权势文学之外以及当代法国文学面对寻常意义上的后 现代与后殖民所体现出的特殊性 外文人名对照表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法国作家怎么了/白色系列/巴黎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法)让·柏西耶 |
| 译者 | 金桔芳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783856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3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72 |
| 出版时间 | 2011-04-01 |
| 首版时间 | 2011-04-01 |
| 印刷时间 | 2011-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18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565.065 |
| 丛书名 | 白色系列 |
| 印张 | 4.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15 |
| 宽 | 140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9-2009-206号 |
| 版权提供者 | Jean Bessiere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