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本书架构
鸣谢
第一章 本质
系统信息
系统思考
干预
信息素养
第二章 分类
为用户而组织
制作框架
重构
安宁或顿悟
第三章 连接
链接
循环
分支
反射
第四章 文化
文化契合
绘制文化
亚文化
认知方法
设计民族志
变化的杠杆
第五章 极限
组织战略
日光
理解极限
互即互入
关于作者
图书 | 万物互联 |
内容 | 目录 序言 本书架构 鸣谢 第一章 本质 系统信息 系统思考 干预 信息素养 第二章 分类 为用户而组织 制作框架 重构 安宁或顿悟 第三章 连接 链接 循环 分支 反射 第四章 文化 文化契合 绘制文化 亚文化 认知方法 设计民族志 变化的杠杆 第五章 极限 组织战略 日光 理解极限 互即互入 关于作者 内容推荐 当泰德·尼尔森在1974年写下《万物深度互联》时,他希望我们可以意识到超文本和认知的真正潜力,这本书便是承此夙愿而来。彼得·莫维尔著的《万物互联》事关万物,探讨了从代码到文化的万物如何连接在一起。我们自认为在设计软件、服务和体验,但实际上却是在干预生态系统。在这趟有关信息架构和系统思维的鲜活旅程中,彼得·莫维尔将权力、佛教、分类、通感、量子纠缠和排球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 本书是“信息架构之父”彼得·莫维尔的新作。相比《Web信息架构》,本书没有太多技术与理论,适合技术、营销、管理或其他任何领域,是一本充满灵感与哲思的书。这不是一本行动指南,而是力图解决本源问题的沉思与回顾之作。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万物互联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彼得·莫维尔 |
译者 | 译者:黄运涛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2133395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2 |
出版时间 | 2018-08-01 |
首版时间 | 2018-08-01 |
印刷时间 | 2018-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考试-计算机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42 |
CIP核字 | 2017328855 |
中图分类号 | TP393.409 |
丛书名 | |
印张 | 1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17-8419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