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当当情缘(李国庆俞渝夫妻创业传奇)/赢在创业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创业,这是时下非常流行的一个词汇。有很多的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在创业中实现了人生理想。他们的成功也铸就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辉煌历史。其实每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他们走过的道路都是不一样的。探寻他们的足迹,对每一个后来者都是有启发意义的。

本书主要向你解读李国庆俞渝夫妻创业的成功经历,剖析当当网的发展历程。

内容推荐

1999年,李国庆俞渝创立了当当网,如搜狐、新浪、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差不多都是那几年成立的。李国庆俞渝夫妇是中国最早进入互联网领域的开山鼻祖之一。

李国庆俞渝非常理智,狠抓管理,六七年工夫,当当网就从同期营业的两三百家网上书店中脱颖而出,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书店。朝气蓬勃的当当倡导“大而全”模式,进一步拓展业务,正在向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商城迈进。

2004年美国互联网大鳄亚马逊网上书店准备出资1.5亿美元收购当当,却被李国庆俞渝一口拒绝了。李国庆甚至放出狂言:亚马逊出十亿,他也不卖当当。俞渝说,当当是她跟李国庆的孩子。

当当网在B2C领域的奋力开拓,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是起到了若干重要作用的。带动了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拉动了中国物流企业的发展;方便了读者,提高了全民读书率。

目录

第一章 路在脚下: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书店

 当当网:引领中国人的阅读风尚

 夫妻创业,赢得未来

第二章 相识之前:不一样的人生路

 北大风云 强势李国庆

 创业狂人 毅然下海

 北外女生 俞渝的美国梦

 商海独闯 华尔街女强人

第三章 回眸一笑:当当的诞生

 1996,从相识到蜜月

 1997,婚后联合创业

 1999,当当的诞生

第四章 人在征途:当当的稳步发展

 创业之初 风云骤起

 寒冬之中 当当坚守

 争夺股权 险中求胜

 优劣互补 克服瓶颈

第五章 大浪淘沙:激烈的竞争

 赢在中国:遭遇亚马逊

 雄鹿被围:被收购的卓越

 两极争霸:当当与卓越

第六章 巅峰独占: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书城

 天生我才:要做民族企业

 书生气质:具有文化气息的书店

第七章 挥戈北上:向网上商城迈进

 折戟沉沙:进军C2C市场失败

 人在路上:为上市作准备

 奔赴未来: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商城

第八章 谁与争锋:当当的未来

 中国之胜 超越2008

 各方博弈 稳中求进

 决战未来

第九章 成功之术:当当网的经营模式

 经营模式 自主创新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第十章 恩爱夫妻:工作与家庭之间

 三口之家 油盐酱醋

 狂言与高论 个性李国庆

 总裁与秘书 美丽俞渝

附录一 李国庆俞渝精彩语录

附录二 当当编年史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李国庆,1964年的10月1日出生于北京,父母为纪念李国庆生在国庆节,给李国庆取名“国庆”。说起“国庆”这个名字其中还有段曲折的故事呢。李国庆小时候“国庆”一直是当小名在叫,后来上学了也就没换。他的大名“李增双”反而没用过。那个时代特别流行给小孩子取名叫“国庆”,对此小国庆感觉挺有压力的,觉得我这么俗的名字长大肯定没什么出息了。还怪妈妈为什么不给自己取个文雅的名字。

长大后的李国庆对此就释然了,他说:“现在越来越发现那些挺俗的名字都跃然榜上了。仔细想想也对,我们这一拨人都是建国后生的,名字容易起俗了,国庆、建军、建国什么的。叫这些名字的人,有不少现在都挺有成就的。”

少年时期的李国庆聪明伶俐,他中学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李国庆从小就喜好参加社会活动,在中学期间,李国庆就是校学生会主席。他那时参加了很多活动,包括给《中国青年报》当少年记者。作为校学生会主席,李国庆还组织了一些演讲大赛。高中时候的李国庆就开始谋划积攒人脉,李国庆回忆说:“在我们这种市重点学校来讲,考上北大不是问题,还要增加点儿技能。大学时在学校当学生干部,当时别人有些不理解,别人觉得花时间,参加社团都是花时间的事儿。但是我自己觉得高中生活最重要的就是学生干部经历,参加了很多社会活动,不是商业活动。这种社会活动锻炼自己的接触面,这些人脉是很重要的。”

1983年李国庆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解放后,社会学被认为是唯心主义的伪学术,被从大学课堂取缔。直到1979年邓小平提出“社会学需要赶快补课”,才由我国社会学泰斗费孝通领衔,组织一批学者重建中国社会学,在北大、南开等名校开始招收社会学本科生。

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于1980年筹建,附设在国际政治系。1981年从培养师资入手,开始招收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北大社会学系于1982年4月正式恢复重建,从1983年起开始招收社会学专业本科生,所以李国庆实际上是北大第一届社会学本科生。

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普遍热爱人文社会科学,那时一是流行读诗,二是流行阅读西方人文科学著作。李国庆的北大四年没有少读书,他也爱书,然而李国庆不像古代的藏书家,由读书而爱书,由爱书而藏书。李国庆是由读书而爱书,由爱书而售书,进而利用网络进行海量的书籍销售。

后来有位领导问李国庆:“国庆你选择创业的时候,你怎么去选择编书、出书、卖书啊?你有这么多的政府关系,干嘛不去做房地产呢?”李国庆说:“这是性格决定的。我愿意选择做这种消费品生意,我不愿意找领导去求人家办事。”显然李国庆更像一介书生。

学生时代的李国庆学习非常努力,考入北大的时候是全社会学系第一名,在北大学习期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上学期间,李国庆除了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外,还喜欢舞文弄墨,最早发表的一篇文章是大二的时候写的,叫做《论勤工俭学》,发表在《北京日报》占了小半个版。这篇习作是从他勤工俭学的切身经历谈起的。1987年李国庆在((当代青年研究》发表《为着沟通的社会实践》,在《青年研究》发表《社会实践与青年学生社会化》两篇论文。在这些论文中,李国庆始终在强调社会实践对于青年学生的重要性。在《为着沟通的社会实践》一文中,李国庆说道:

在新形势下,参与将成为青年学生社会化的一种良好方式。这是因为,进入工业社会以来,随着教育时间的不断延长,在今天,发生着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情况:一个人到了25岁还未学会完成一项能使社会得益的或对别人有用的任务。

这段话是在大学扩招之前十几年说的,恰恰道出了中国大学教育的弊病,即大学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脱节,想从事社会实践的学生不能更早地接触社会,只能窝在大学里变成书呆子。

大二下学期的时候,李国庆开始策划写一部专著,经过一年的写作终于完成了这部28万字的《中国社会改造之我见》。书中谈到了农村问题,以及城市发展问题,对当时国内急需解决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都有很好的梳理与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虽然有很多地方还显得很稚嫩,但已经显示出比较好的学术天赋。

《中国社会改造之我见》这部专著完成之后,李国庆也有了点小名气,当时有不少人很欣赏他。当时北大社会学系主任袁方教授和社会学界的泰斗于光远教授,非常看好他,对他说:“你就做学术吧。我包你三十岁成名成家。”

大三时他当选为北大学生会副主席。北大学生会的主席的职位是非常诱人的,对今后的发展非常有帮助。北大才子余杰有篇文章谈到九十年代很多北大学生为了当上这个主席职位,费尽心机,拉赞助,请客吃饭,疏通各方关系。

李国庆回忆自己之所以能当上这个副主席,主要是因为性格耿直,敢为学生说话。因为八十年代北京的学生运动比较活跃,所以学生在选举学生会主席的时候必然是选择不会溜须拍马仗义执言的人,李国庆就被选上了。作为学生会副主席的李国庆独领校园风云,写大字报、演讲、办刊物、为提前品尝爱情果实的同学发避孕套。

2008年在“波士堂”的电视采访中,李国庆讲述了自己做学生会副主席时为学生们办的几件“实事”。当时学生宿舍晚上十一点锁大门,有一次李国庆发现到晚上十一点以后,女生宿舍楼前,有几个女生由于同男朋友约会回来晚了,在求看门的大娘开门。李国庆当即以学生会副主席的身份,找老大娘商量。

李国庆还给谈恋爱的同学们发避孕套,他把避孕套放在一个信封里,信封印上“北京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研究会”。那时候还是八十年代,社会上思想还没松动。所以李国庆这么做压力也很大,怕别人说“落后分子为落后分子代言”,为此他“洁身自好”,大学期间不敢谈恋爱。

高中时期的李国庆就已经开始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到了北大以后,李国庆没少参加实践活动。由于是学社会学,所以从大二开始李国庆就到社会上做问卷调查。从大三开始李国庆参加勤工俭学,当时勤工俭学不是去刷盘子,而是去跟着很多著名的策划人实习,或者是到刚办的公司去工作。李国庆回忆说:“虽然都是些小公司,但是领导人都有领袖魅力。他们感召着我,到那去打义工,去给人家义务的参与各种策划,包括创办一张报纸的策划、办一本杂志怎么办、定位是什么,等等。”

这些商业活动,李国庆并不能从中挣钱,但是也报销午餐和路费,李国庆很骄傲地回忆说:“所以我大三开始,都已经坐出租车了。参加这种活动对我的印象特别深刻。这个对我以后出去工作,不仅增加了谈判、沟通的技能,而且还直接参与,这个杂志怎么设计,我跟了一年的时间,成功在哪,失败在哪,我见到了不同的商业模式。”P10-13

序言

创业,这是时下非常流行的一个词汇。有很多的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在创业中实现了人生理想。他们的成功也铸就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辉煌历史。

此亦一世间,彼亦一世间。其实每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他们走过的道路都是不一样的。探寻他们的足迹,对每一个后来者都是有启发意义的。有的创业者一开始是自己独闯商海,如搜狐张朝阳,阿里巴巴马云,分众的江南春等等。也有一部分创业者从一开始就是团队创业,如腾讯公司以马化腾为核心的创业团队,又如携程网的创业团队。另外还有一类比较独特的创业模式——夫妻联合创业,包括地产大亨潘石屹张欣夫妇,当当网联合总裁李国庆俞渝夫妇。

夫妻创业跟其他创业者相比有不一样的酸甜苦辣。本书写作的目的在于解读李国庆俞渝夫妻创业的成功经历,剖析当当网的发展历程。李国庆是北京大学的才子,在北大上学期间曾当选为北大学生会副主席,俞渝本科毕业于北外英语系,后又获纽约大学MBA。爱,来得很突然,而突然是一件无法预料的事。李国庆、俞渝相识于纽约,那时他们都过了三十岁。他们都是成长于北京,算得上是北京人在纽约。风云的岁月,热血的青春,他们一见钟情,五个月后就结为伉俪之好。

此前他们都有自己的事业,丈夫李国庆已经从政府机关下海多年;创办了北京科文公司,也算小有成就。妻子俞渝独闯华尔街,成功融人美国主流社会。这样一种强强联合,必然会在婚后爆发出更大的创业火花。

1999年,李国庆俞渝创立了当当网,开始了网上卖书的尝试。当时中国正在经历互联网热,发展到今天让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几大互联网品牌,如搜狐、新浪、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都差不多都是那几年成立的。李国庆俞渝夫妇是中国最早进入互联网领域的开山鼻祖之一。

在互联网经济的热潮中,为了能搭上这趟经济快车,各种风险投资都疯狂向互联网企业投钱。这导致当时许多互联网公司盲目乐观,没有危机意识。很多IT精英被互联网热烧昏了头脑,一心想着跑马圈地,对成本与利润这些基本的商业规律视而不见。一厢情愿地以为钱花完了还可以再找人投资,因此大手大脚花钱。而李国庆俞渝却非常理智,并没有盲目去追赶这股热潮。当当网上线,也是在他们认为时机成熟了才开始的。在具体的经营当中,他们狠抓管理,对每一分钱都精打细算,尽量压缩成本。因此虽然2001年遭遇互联网寒冬,但是当当网的发展却非常顺利。在其他的网上书店纷纷折戟沉沙的时候,当当几乎没有遇到大的波折。一路高奏凯歌。六七年工夫,当当网就从同期营业的两三百家网上书店中脱颖而出,荣登全球最大中文网上书店的宝座。现在的当当进一步拓展业务,正在向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商城迈进。

当当网十年征程中,最具轰动性的事件是2004年美国互联网大鳄亚马逊网上书店准备出资1.5亿美元收购当当,却被李国庆俞渝一口拒绝了。李国庆甚至放出狂言:亚马逊出十亿,他也不卖当当。俞渝说,当当是她跟李国庆的孩子。当他们拒绝亚马逊的极限诱惑的时候,中国的互联网经济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海外资本兼并浪潮。经济观察人士大声疾呼:狼来了!狼来了!而当当网的表现,让人们对它竖起了大拇指。

回顾这十年当当网在B2C领域的奋力开拓,不可否认的是,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是起到了若干重要作用的。第一,当当网从事电子商务的成功,带动了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第二,当当网的物流配送业务,拉动了中国物流企业的发展。第三,当当网价格低廉的书籍,促进了中国图书市场的改革,方便了读者,提高了全民读书率。

创业十年依靠几次融资拉来的风险投资,当当网不断赔钱赚吆喝,不断占领市场,到2009年当当网已经开始盈利。虽然这十年来当当网几乎都是在赔钱,但是它给社会创造的新的观念形态,新的购物方式,是不能单纯用钱来衡量的。马云说,李国庆俞渝夫妇是在傻干。但李国庆不是这么认为,他觉得当当网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迎来丰收。

过去十年来,李国庆俞渝专注于网上零售业,不断开拓,不断创新。不管是赚还是赔,李国庆俞渝都会一路向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当当情缘(李国庆俞渝夫妻创业传奇)/赢在创业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良忠//郑祥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53224
开本 16开
页数 2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09-11-01
首版时间 2009-11-01
印刷时间 2009-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图书小类
重量 0.3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724.6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0
183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4: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