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是中国悠久的历史传统,当代的法治国家建设中,需要全方位总结吏治的经验和教训。《吏治与中国传统法文化(中国法律史学会2010年会论文集)》收录了中国法律史学会2010年提交年会的65篇会议论文,以及“第四届全国法律文化博士论坛述评”共计66篇文章。本书由汪世荣等主编。
| 图书 | 吏治与中国传统法文化(中国法律史学会2010年会论文集)/法律史学系列/西北政法大学学术文库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以史为鉴”是中国悠久的历史传统,当代的法治国家建设中,需要全方位总结吏治的经验和教训。《吏治与中国传统法文化(中国法律史学会2010年会论文集)》收录了中国法律史学会2010年提交年会的65篇会议论文,以及“第四届全国法律文化博士论坛述评”共计66篇文章。本书由汪世荣等主编。 内容推荐 《吏治与中国传统法文化(中国法律史学会2010年会论文集)》收录了中国法律史学会2010年提交年会的65篇会议论文,以及“第四届全国法律文化博士论坛述评”共计66篇文章。2010年中国法律史学会由西北政法大学和宁夏司法警官学院承办,广州东送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协办,主题为“吏治与传统法律文化”。会议共收到了代表提交的学术论文120篇,会后作者根据交流和研讨又对论文进行了修改。《吏治与中国传统法文化(中国法律史学会2010年会论文集)》只收集尚未公开发表的论文。“以史为鉴”是中国悠久的历史传统,当代的法治国家建设中,需要全方位总结吏治的经验和教训。本书由汪世荣等主编。 目录 序(汪世荣) 上编 中国吏治传统 明代条约的治吏功能(杨一凡) “以吏为师”与“以法治吏”——传统社会的无解轮回(徐永康) 吏治与中国司法体制的历史演变(倪正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司法腐败的防治机制及其功能效应(张仁善) 清“王树汶案”透析出的中国传统吏治实践(汪世荣) 乔伟以法治吏思想研究述要(马建红) 治君重于治吏——诸子百家吏治观之大同(张飞舟) 中国传统官僚政治中的权力制约结构分析(孙季萍) 中国古代官吏腐败为何难以禁绝——从制度与思想观念相结合的视角进行的探讨(吕志兴) 基于传统吏治文化而形成的侵权心理及其文化矫治(闫弘宇) 论官本位意识的法文化根源(刘莉 赵曜) 我国古代恩荫制度及其当代影响(李永军) 民本与吏治:孰之本,孰之治(姜栋) 民本主义与中国古代吏治文化(王胜国) 略论中国古代“以吏为师”传统(何剑) 《周礼》所载官吏考课制度探讨(朱红林) 关于秦焚书坑儒前法律教育的数个问题——《语书》所见秦吏关于良吏恶吏之别(周兴生) 文书与吏治——爰书与秦汉时期的司法权控制(李任) 从两汉司隶校尉看监督权与皇权的关系(南玉泉) “明主治吏不治民”——论《唐律》中官吏赃罪及特点(彭炳金) 唐后期吏部尚书职掌探析——以行政法为视角(董劭伟) 宋代初期治吏惩贪的对策(梁凤荣) 地方长官躬亲狱讼与宋代司法(屈超立) 从律法到教化:宋代对官吏违法买物的规制(韩伟) 论宋代士大夫的司法道德观及其历史借鉴(张文勇) 明太祖基层里老治吏问题研究(胡兴东) 明代官、民对司法官职业素质的不同理解——以官箴书、公案小说中有关品质的材料为中心(孙旭) 从官箴书看刘衡的吏治思想(吴佩林 蒲海涛) 清代的贼案开花(蒋铁初) 清代《受赃》律例罪名体系及受赃案件的审理(刘志勇) 试析藏族部落习惯法中的责任制度(刘艺工 张鹏飞) 下编 中国传统法文化 《从(四时月令>诏令看汉代的农业经济立法》(冯卓慧) 包山疋狱简绝对年代考(张伯元) 中国古代司法文化三题(崔永东) 中国传统司法实践对公平正义的价值诉求(贾国发 王皓) 中国司法传统的形成及其影响(刘惠君) 中国古代法律教化研究综述(章燕 朱苏人) 礼治与公共行政管理——人情、等级制与社会分工(罗云锋) 包山楚简120~123号司法术语汇释(王捷) 周秦之际社会变迁中的法家“法治”(周伟) 先秦儒法融通思想研究——以“转关人物”为中心(马腾) 睡虎地77号汉墓汉《葬律》简出土的历史意义(曹旅宁)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对伪作遗失盗窃文书的处罚(孙瑞 钟文荣) 董仲舒“春秋决狱”之再认识(徐雅芬) 制度与实践:清末检察制度创设刍议(姚秀兰) 唐律契约之债的类型化分析(张姗姗) “义绝”离婚的现代阐释:一个学术史的考察(张群) 朱熹的行政伦理思想及启示——以《朱文公政训》为视角(李红英) 《宋会要辑稿·刑法》辑考三条(马泓波) 中国古代司法官吏纠正冤案的思想动因(吕虹 王泉) 略论《大明律》在明代法律实践中的地位(徐晓庄) 清代民事诉讼法源述论(李艳君) 从贫民的困境看清代财税法制之弊——以“盐法”律例为中心的考察(任晓兰) 略论理藩院对非直省地区的立法特点(马青连) 崇洋与用洋:晚清广东法制转型中的外来因素及影响(乔素玲) 王宠惠宪草及其宪法思想(刘远征) 孙中山“权能分治”理论及其唐示(肖传林) 论民国时期立嗣传统的变迁(郑全红) 陕甘宁边区司法教育(佚名撰 王伟收集整理) 上海租界内的检察制度研究(姚远) 论清代蒙古族的刑事法律(杨强) 论古代蒙古民族生态保护法律意识(沙仁高娃) 《唐六典》、《新唐书》辨误一则(王建峰) 附录:第四届全国法律文化博士论坛述评(刘全娥)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吏治与中国传统法文化(中国法律史学会2010年会论文集)/法律史学系列/西北政法大学学术文库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汪世荣//闫晓君//陈涛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825803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69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561 |
| 出版时间 | 2011-10-01 |
| 首版时间 | 2011-10-01 |
| 印刷时间 | 2011-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79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922.1-53 |
| 丛书名 | 法律史学系列 |
| 印张 | 22.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9 |
| 宽 | 148 |
| 高 | 32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