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岭南名医风范
内容
编辑推荐

孙晓生主编的《岭南名医风范》选择了不同时期的岭南名医,其中以在广东中医学院以及广州中医药大学工作过的医家为主,汇集了他们的生平事迹和诊疗故事,共有28篇,图文并茂,可以增进人们对岭南中医药的了解,并领略岭南医学大家的风范。

内容推荐

广东古属岭南,历代承继中原医药学术,名医辈出。尤其是在近现代,中医药业随着广东社会经济的发展日益兴旺,更是涌现出众多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著名医家。他们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深得群众景仰。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选择不同时期的岭南名医,以广州中医药大学“岭南名医壁”的十位大家及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包括其前身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工作过的医家为主,将他们的生平事迹与诊疗故事编辑成册,即《岭南名医风范》一书,共28篇,图文并茂,供读者阅读,以增进人们对岭南中医药的了解,以及领略岭南医学大家的风范。

《岭南名医风范》由孙晓生主编。

目录

葛洪(附鲍姑)

刘防

释继洪

何克谏

何梦瑶

邱嬉

朱沛文

罗汝兰

陈伯坛

黄省三

杨孚

嵇含

梁翰芬

卢朋著

李广海

梁乃津

刘赤选

罗元恺

李仲守

何志雄

冯德瑜

何竹林

黄耀灷

梁剑波

司徒铃

刘仕昌

靳瑞

邓铁涛

李国桥

袁浩

试读章节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原籍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生于西晋武帝太康四年即公元283年,卒于公元363年。葛洪虽然不是岭南人,但他与岭南中医药有着深厚渊源,为广东人民所深刻铭记。

葛洪13岁时父亲去世,家庭生活困顿,葛洪不得不“躬执耕穑,承星履草”,但是他仍然坚持学习。家里书籍散失荡尽,葛洪于是在农暇之余向朋友借书阅读,并将每日砍柴换得的钱用来买纸笔。他天资聪颖,又勤奋博学,借阅并抄写了“上自正经诸史百家之言,下至短杂文章近万卷”。当时道教兴起,葛洪尤喜“神仙导养之法”,后来跟从一位叫郑隐的道人学习炼丹术,颇得郑隐器重。

晋太安二年(303年),张昌、石冰在扬州一带叛乱,葛洪出任将兵都尉,因参与平乱有功,被封为伏波将军。这时,他的~位朋友嵇含被封为广州刺史,邀请葛洪出任参军同往,葛洪欣然答应,并作为先遣去了广州。后来,不料嵇含被人刺杀,葛洪只身滞留广州。当时南海太守鲍靓也深好道教,葛洪于是拜鲍靓为师,学习和交流道教炼丹与养生之术。直到建兴四年(316年),葛洪才还归桑梓。不久西晋灭亡,晋王室与旧臣南渡长江,建立东晋。东晋封赏旧臣,葛洪因其旧功被赐爵关内侯,但他推辞不就,而是上表称闻交趾(今越南北部)产丹砂,请求至广西句漏为县令。当他再次南行至广州时,为刺史邓岳所留,停留在广东罗浮山炼丹,终老于罗浮。

在罗浮山上,葛洪写了许多著作,其中的《肘后救卒方》 (又名《肘后备急方》)八卷、《抱朴子内外篇》七十卷等,集中反映了葛洪的医学成就和养生思想。

《肘后救卒方》是葛洪最重要的医学著作,有着鲜明的特色和很高的成就。其一,注重简、便、廉、验。葛洪认为,治病不一定要用珍贵的药品,因为珍贵的药品普通老百姓买不起或很难买到。他特别注意用那些常见且价钱便宜的药材,这些“易得之药”也是有效之药,“可以施于贫家野居”。因而其书中所选之药,多是随处可采的,或是药店价廉易购之物。葛洪还采用多种无需药物的简便外治法,例如对灸法的运用,通常正规的灸法是应用艾条,但葛洪提出应急之时。蜡烛甚至纸卷均可作为代用品。这就是所谓“简、便、廉”,至于“验”,则是强调所列之方法均经验证确有疗效。葛洪编《肘后方》的这些原则,一方面体现了他悲悯贫苦百姓、希望普及医药的情怀,另一方面在医学上,也因取材快捷有利于救急。

其二,提出了以毒攻毒的免疫学思想。葛洪在《肘后救卒方》中记载了以毒攻毒的“治狂犬咬人方”,云:“杀所咬犬,取脑傅之,后不复发。”即杀死疯狗,取出疯狗的脑子,敷在刚刚被咬伤的伤口上。疯狗脑浆中含有狂犬病毒,现代免疫学预防狂犬病的方法是注射疫苗。所谓疫苗也就是经过减毒的病毒。葛洪此法,虽然未经减毒处理,现在也未曾证实脑浆外敷于伤口能否有效地产生类似疫苗的效果,但这一经验与现代免疫学有相通之处,因而为国际医史学家所珍视,认为是最早的免疫学思想。

其三,葛洪还记载了许多岭南地区常见病。《肘后救卒方》中记载了一种地方性急性传染病——恙虫病。恙虫病流行于我国广东、福建、台湾等地,是由“立克次体”引起发病的,主要症状有发热、皮疹等。葛洪称此病为“沙虱”所致,该书的描述与恙虫病的传播媒介——沙虱(为恙虫的幼虫)相似。葛洪对恙虫病的记载是世界上最早的,1500多年后,美国医生帕姆才开始记载这种病。

《肘后救卒方》书中还有很多内容,在后世体现出重要价值。如中医历来以青蒿等药治疟疾,在20世纪,新中国一批科学家在筛选抗疟中药时,应用青蒿一开始觉得效果并不好,后来看到葛洪记载的用法是“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才发现,用青蒿治疟要用新鲜的榨汁饮服,而不能像其他中药那样煎煮后再饮。按此方法,科学家果然在鲜青蒿汁中发现了有抗疟作用的成分,命名为“青蒿素”,并进行了开发。。目前,使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已经被世界多个国家所采用,青蒿素被公认为20世纪中国医学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

《抱朴子内外篇》是葛洪的道教养生著作,除了记载一些炼丹法术外,还有许多养生内容。

鲍姑是葛洪的妻子,后人称其“鲍仙姑”。她是南海太守鲍靓的女儿,在葛洪来广州后嫁给了他。鲍姑与葛洪一起修道养生,并擅长用艾治疗,被称为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位女灸家。传说她用“越冈天产之艾,以灸人身赘瘤,一灼即消除无有”,即善于用灸法来除病、美容。近年有人考证其所用“越冈天产之艾”,就是广州越秀山下漫山遍野生长的民间草药红脚艾,即广东刘寄奴(Artemisia Lactiflora Wall)。后人为了纪念她,在广东博罗县罗浮山冲虚古观内立有鲍仙像,而广州越秀山脚下的三元宫内也设有“鲍姑宝殿”,立有坐像供奉,常年香火不绝。

P1-4

序言

广东古属岭南,历代承继中原医药学术,名医辈出。尤其是在近现代,中医药业随着广东社会经济的发展日益兴旺,更是涌现出众多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著名医家。他们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深得群众景仰。我馆选择不同时期的岭南名医,以我校“岭南名医壁”的十位大家及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包括其前身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工作过的医家为主,将他们的生平事迹与诊疗故事编辑成册,共28篇,图文并茂,供读者阅读,以增进人们对岭南中医药的了解,以及领略岭南医学大家的风范。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2009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岭南名医风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晓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333340
开本 16开
页数 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6.2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35
180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