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是战国时代后期,继《诗经》之后,在我国南方楚地产生的一种新诗体。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诗歌已进入了文人自觉创作的时代,开始了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时期。它以绚烂瑰丽的文采、神奇浪漫的气息、浓郁的南国情调和鲜明的时代精神,使时人耳目一新,为后人所景仰。
殷义祥注译的《楚辞》以王逸《楚辞章句》本为根据,对其汇录的全部作品进行了译注,各篇顺序也仍其旧,并在注、译过程中,尽量吸收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力求将完美的楚辞文学展现在读者面前。
图书 | 楚辞/传统文化普及读本 |
内容 | 编辑推荐 “楚辞”是战国时代后期,继《诗经》之后,在我国南方楚地产生的一种新诗体。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诗歌已进入了文人自觉创作的时代,开始了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时期。它以绚烂瑰丽的文采、神奇浪漫的气息、浓郁的南国情调和鲜明的时代精神,使时人耳目一新,为后人所景仰。 殷义祥注译的《楚辞》以王逸《楚辞章句》本为根据,对其汇录的全部作品进行了译注,各篇顺序也仍其旧,并在注、译过程中,尽量吸收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力求将完美的楚辞文学展现在读者面前。 内容推荐 楚辞是战国后期的楚地歌诗,屈原是其代表作家,它以绚烂瑰丽的文采,神奇浪漫的气息,浓郁的南国情调和鲜明的时代精神而闻名。《楚辞》以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为底本,同时参考其他版本,在作者殷义祥二十多年研究《楚辞》的基础上,吸收了大量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注释简洁明了,译文准确优美,讲解简明扼要。既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又有文笔优美、可读性等特点。 目录 前言 一 离骚 二 九歌 东皇太一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东君 河伯 山鬼 国殇 礼魂 三 天问 四 九章 惜诵 涉江 哀郢 抽思 怀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颂 悲回风 五 远游 六 卜居 七 渔父 八 九辩 九 招魂 十 大招 十一 惜誓 十二 招隐士 十三 七谏 初放 沉江 怨世 怨思 自悲 哀命 谬谏 十四 哀时命 十五 九怀 匡机 通路 危俊 昭世 尊嘉 蓄英 思忠 陶雍 株昭 十六 九叹 逢纷 离世 怨思 远逝 惜贤 忧苦 愍命 思古 远游 十七 九思 逢尤 怨上 疾世 悯上 遭厄 悼乱 伤时 哀岁 守志 附录一 屈原传 附录二 辨骚 附录三 班固《离骚赞》序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楚辞/传统文化普及读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殷义祥//麻守中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长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51751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7 |
出版时间 | 2011-06-01 |
首版时间 | 2011-06-01 |
印刷时间 | 2014-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22.3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08 |
宽 | 149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