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猫/动物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动物系列”着笔于动物的自然习性与生存环境,更对动物在神话、宗教、文学、艺术乃至古今文明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深入扎实的探讨。

本书为该系列的第六种,书内配有109幅插图,53幅彩图,讨论了猫的自然史和文化内涵,并深入揭示它们迷人的奇特之处。

内容推荐

猫在古埃及刚被驯化时,人们看中的只是其捕鼠本领,但是很快它便颇受宠爱,甚至被尊为优雅的贝斯特女神。传入欧亚大陆后,家猫仍作捕鼠之用,但其敏锐的感觉和超然的态度被怀疑为具有源自魔鬼的超自然力量,故直到17世纪它才重获宠物的地位。19世纪的猫迷为家里和沙龙中的小宝贝组织系统的育种和猫展,为之争取与纯种狗同等的地位。而今在英美国家,猫已取代狗成为数量最多的家养宠物。作者对猫抱有情感的共鸣,除讨论猫的自然史和文化内涵外,还深入揭示它们迷人的奇特之处,即它何以承载如此迥异的想象与象征。

本书配有109幅插图,53幅为彩图。

目录

1 从野猫到家庭捕鼠能手

2 猫的魔力,邪恶与善良

3 家庭与沙龙中的珍宠

4 猫与女人

5 受到欣赏的独立个性

6 令人爱恨交织的魅力

 猫的年代表

 征引文献及注释

 参考书目

 相关机构和网站

 作者致谢

 作者简介

 出版后记

试读章节

浩浩洪荒,文明初化时,人类发现自身并不孤单,他们与形形色色的动物分享着这个世界。这些动物吸引着人类的注意力.有些对人构成威胁,有些与人存在竞争,还有些则有待人类猎食。除了直接的利害关系外,人类也对很多动物强悍的力量、迅捷的速度、敏锐的感官和精准的协调性印象深刻,充满艳羡。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当人类开始尝试艺术化地表达自身时,他们在岩洞石壁上描绘了狩猎大型动物的场景。人类为动物而着迷,是因为我们在它们身上看到了与我们类似的意识、感觉、内驱力与情绪;但与此同时,巨大的差异依然使它们非我族类,也使我们永远不能奢望完全理解它们并与之交流无碍。大约在一万四千年前,以狗为先导,人类开始了驯化动物的历史,人与动物的关系由此变得愈发密切。人们开始以更加私人化的方式了解这些动物,并与其中的一些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尽管此时在人类的控制下,被系统利用的动物受到了残酷无情的剥削。人们无论对于某些特定的动物会有多么喜爱,还是倾向于将随心所欲地对待和驱使它们视为理所当然的权利。

对于那些与动物朝夕相处的人来说,他们以人类的眼光来看待动物是很自然的。但这种比较往往会强加给动物对其不利的评价,因为毕竟是人类在做比较。对于一些人类不愿意正视的自身的恶劣品性,我们会将之投射到动物身上——比如狗是龌龊的,猪是贪婪的,山羊是淫荡的。因为驴并不总是听从主人无休止的号令,人们也给它贴上了倔强和愚蠢的标签。尽管狗是人类最喜爱的动物伙伴,但人们还是常常将其人格化,看得地位低下而不招人待见——想想我们日常的骂人话吧,“狗崽子”、“狗杂种”、“狗娘养的”,还有“狗窝待着去”、“连狗都不屑”等一类言辞。

猫是我们熟悉的家养动物中最后一种被驯化的,但它们要比其他动物日子过得舒适得多。猫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剥削,因为人类主要是利用它来捕捉老鼠,而这正是其天性好为之事。尽管猫被当成了性欲的象征,但它所代表的往往是很迷人的那种性欲。它们独立超然的个性使人类无法像对狗那样对它们滥施小惠,自居恩主。这种个性也使猫被人认为拥有一些神秘的能力,从而使之受到了某种尊崇。

但另一方面,同样是这种个性,也使得猫惨遭迷信的迫害:在中世纪和早期现代社会,人们总是怀疑猫是邪恶势力的同谋。但这种怀疑往往不是出于思想上的信仰,而只是为了给折磨它们找个借口。猫很容易找到,并且其价值被认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它们不能像狗那样因忠诚而赢得人们的感情,也不能像猪以肉、牛以劳动一样为人类的福祉做出重大贡献。因此,猫成了人们唾手可得的施暴对象,饱受有组织的迫害和随意为之的虐待。在很多地方的年度庆典仪式上,猫被活活烧死,好以此来为社区驱邪。爱尔兰基尔肯尼郡(Kilkenny)的闲散士兵会将两只猫的尾巴拴在一起倒挂起来,看着它们为了挣脱困境而疯狂地互相撕咬来取乐,这就是当地民谣中“基尔肯尼猫”的出处,这一民谣将猫的自相残杀描述为趣事一桩。在18世纪30年代,一群巴黎的印刷业学徒工因为不敢直接攻击雇主,便将猫当作对上层社会宣泄不满的替罪羊。在这一时期,猫的地位正逐步从实用动物转变为宠物,在学徒工们看来,这些宠物猫所享受的来自雇主的待遇显然比他们要好得多。因此,他们就把附近的猫都有组织地加以折磨并吊死来泄愤,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女主人的爱猫。

这些冷酷无情的举动在现在看来让人难以置信,因为人们已经普遍将猫作为宠物,认为它们是富有魅力、令人愉快的好伙伴。但是猫加入狗的行列成为伴侣动物和家庭一员,只是最近三个世纪的事。如果现在还有人说猫具有神秘的力量或者与女巫有关的话,那都是出于喜爱之情或是为了开玩笑。猫拒绝像其他家养动物那样服从人类,这在昔日曾被认为是一种顽劣的桀骜不驯,但现在却被看做是其独立自尊的表现。

猫的古生物学起源可以追溯到6000万年前,当时正值新生代之初的古新世时期,这一时期哺乳动物开始了大分化。食肉目(Camivora)动物最早的成员被称为小古猫(miacid,乃狗和猫的共同祖先),它长得就像现在的松貂,大约长20厘米,居住在树上。它们具有食肉目动物特有的裂齿,这种锋利的颊部牙齿密切配合起来,可以像剪刀一样把肉从骨头上扯下来;但是它们还有其他类型的牙齿,所以它们大概算是杂食动物。在此后的2500万年间,占主宰地位的肉食性哺乳动物并非食肉目,而是肉齿目(Creodonta),它们同样具有裂齿,只不过并非那么有效,最终它们灭绝了,或许是小古猫更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吧。

大约在3000万年以前,真正的猫科动物从小古猫进化而来;最先进化出来的是原猫(Proailurus),它大约重9干克,类似现在马达加斯加的马岛獴(fossa),一种在树枝问捕食的身体柔韧的马岛灵猫科(Eupleridae)动物。与现代猫相比,原猫牙齿要多,但脑皮层的褶皱较少。现代猫科动物的大脑主要是在控制听觉、视觉和四肢协调的区域得以进化。原猫的后代假猫(Pseudaelurus)于2000万年前出现,它们有接近于现代猫的牙齿,但其背部较长,类似于灵猫,与已经适应地面生活的现代猫相比,它们更喜欢待在树上。由假猫演化出了两个分支,包括猫亚科(Felinae,乃所有现代猫的祖先)和剑齿亚科(Machairodontinae);到了更新世时期(50万年前),这两个类别的猫科动物广泛地分布于欧亚、非洲和北美大陆上。

首个演化成功的大型猫科动物是剑齿虎,它统治了整个中新世的舞台,并在大约l万年前的全新世遭到灭绝,或许是由于它们的猎物首先灭绝了。这些肌肉发达、短腿的动物很可能是通过将它们巨大的上犬齿咬入猎物的咽喉来杀死猎物的,这种方法非常适合捕捉那些皮坚肉厚的大型猎物,但却不适合捕捉那些新演化出来的动作敏捷的草食性动物。于是,它们不得不让位于动作更迅猛、更敏捷的其他猫科动物。不幸的是,我们不能追溯出现存猫科动物的演化细节,特别是后来演化出家猫的那类小型猫科动物,这是因为它们的主要栖息地是森林,这里非常不利于化石的保存,因而相关的化石记录十分匮乏。现存的猫科动物都出现于距今1000万年的时间之内:猞猁出现于300万到400万年前,美洲狮出现于300万年前,豹子出现于200万年前,狮子出现于70万年前。在欧洲野猫中,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化石属于一种被称为卢那野猫(Felis silvestris lunensis)的早期猫,它起源丁大约200万年前。

P7-11

后记

动物不仅是自然的造物,长久以来,它们也与人类息息相通,共处于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三联书店此次所精选引进英国“瑞科图书”(Reakdon Books)的这套“动物系列”,不仅着笔于动物的自然习性与生存环境,更对动物在神话、宗教、文学、艺术乃至古今文明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深入扎实的探讨。各册作者对其所述对象满怀热情,博览群书,涉猎百家,始将翔实的资料与丰富的图像集益浓缩,并假以时或机敏风趣、时或庄重敦厚的文字,将之贯穿一气,于是缤纷纸页问,扑面而来的是充盈的人文气息与令人愉悦的多样性。对于这套博学而亲切的小书,拓展文化视野、方便同好探究,固是我们所望;而在日益严峻的生态形势下,促进读者对普世关怀的认同、对人类生存方式乃至传统伦理观念的审视和修正,更是出版者的初衷:我们的生存伦理不应囿于人类自身的视角,而应在与大自然的互动与融合中确立,或者进一步说,大自然其实不独属于人类,我们应学会平和地与动物伙伴们分享共处。

《猫》一书作为系列的第六种,编辑过程中,蒙徐国强先生帮助核正译文,不但悉心查阅大量资料,而且斟酌语句,为之平添了动人文采;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专家张劲硕先生全文通读,做了悉心的补正;严萍女士亦有贡献,谨此致谢。英文原版附有提供图片资料的个人与机构名录,及主题、人名索引,限于篇幅今从略,敬请读者谅解。因本书的写作跨越诸多学科,翻译和编辑过程中的错误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来函请发至:animalseries@sina.co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编辑部

2009年11月

书评(媒体评论)

这桩婚姻存在着陷阱……而任何婚姻都不过意味着一窝一窝地生小猫。

——母猫梅伊塔贝尔,马奎斯《阿奇和梅伊塔贝尔的生活和时代》

几千年来,男人们一直在杀死其女友的猫……记住,每一对幸福的男女背后都有一只死猫。

——罗伯特·达夫妮《如何杀死女朋友的猫》

尽管他可能是个白痴或病人但是他仍然是我的丰人……一只猫嘛,有时候就是对主人很有感情。

——苦沙弥的猫,夏目漱石《我是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猫/动物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凯瑟琳·M.罗杰斯
译者 徐国英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32331
开本 32开
页数 2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5
出版时间 2009-12-01
首版时间 2009-12-01
印刷时间 200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Q959.838-49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4
12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5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