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的社会创业者应该突破传统商业框架的束缚,充分利用自身全新的创业思想。社会创业者需要理解自身与利润导向创业者所从事的工作在导向和内容上的相似性。但是,他们也要面对一些特殊问题,例如,如何测度社会价值、如何获取捐赠资源以及如何正确理解在非营利环境下“成功”的含义。
《社会创业:创造社会价值的现代方法》一书有机地整合了当今世界顶尖管理学院既有的创业教育成果与非营利性及公共管理领域的前沿方法,不仅可以作为日益兴起的社会创业课程的基础教材,还可以作为非营利机构管理以及商业创业课程的参考资料。
图书 | 社会创业(创造社会价值的现代方法)/创业管理精选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新一代的社会创业者应该突破传统商业框架的束缚,充分利用自身全新的创业思想。社会创业者需要理解自身与利润导向创业者所从事的工作在导向和内容上的相似性。但是,他们也要面对一些特殊问题,例如,如何测度社会价值、如何获取捐赠资源以及如何正确理解在非营利环境下“成功”的含义。 《社会创业:创造社会价值的现代方法》一书有机地整合了当今世界顶尖管理学院既有的创业教育成果与非营利性及公共管理领域的前沿方法,不仅可以作为日益兴起的社会创业课程的基础教材,还可以作为非营利机构管理以及商业创业课程的参考资料。 内容推荐 本书有机地整合了当今世界顶尖管理学院既有的创业教育成果与非营利性和公共管理领域的前沿方法,不仅可以作为日益兴起的社会创业课程的基础教材,还可以作为非营利管理、非营利领导以及商业创业课程的参考资料。 读者对象:本书适用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社会创业,以及非营利机构管理课程。 目录 总序(张玉利) 推荐序(陈劲)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作者简介 第1章 社会创业概述 引言 1.1 什么是社会创业 1.2 社会创业的价值 1.3 社会创业的前景 1.4 社会创业理论 1.5 谁是社会创业者 1.6 社会创业的认识误区 本章小结/关键概念/案例讨论/注释 第2章 创意与机会 引言 2.1 社会创业的创造性过程 2.2 从创意向机会的转化 本章小结/关键概念/案例讨论/注释 第3章 社会企业理念的开发 引言 3.1 社会企业的使命 3.2 商业模式 本章小结/关键概念/案例讨论/注释 第4章 社会企业的商业计划 引言 4.1 商业计划概要 4.2 对企业的描述 4.3 团队 4.4 市场与行业 4.5 营销与筹款 4.6 财务计划 4.7 目标与时间规划 4.8 风险评估 4.9 支持材料 4.10 缺陷 本章小结/关键概念/案例讨论/注释 第5章 社会价值的评估 引言 5.1 为什么需要评估价值 5.2 如何评估价值 5.3 投资的社会回报 5.4 社会企业的组织效果 本章小结/关键概念/案例讨论/注释 第6章 经营收益 引言 6.1 资源配置 6.2 收入来源 本章小结/关键概念/案例讨论/注释 第7章 捐赠与政府资助 引言 7.1 私人捐赠 7.2 公益创投 7.3 政府补贴 本章小结/关键概念/案例讨论/注释 第8章 创业融资与营销 引言 8.1 融资类型 8.2 如何支配融资所得 8.3 融资战略 8.4 志愿者招募与流失 8.5 社会企业营销 本章小结/关键概念/案例讨论/注释 第9章 初创、成长与目标实现 引言 9.1 做好成长的准备 9.2 社会企业成长战略 9.3 内部创业和创业强度 9.4 社会创业过程的完成 本章小结/关键概念/案例讨论/注释 附录 术语表 试读章节 人们往往把创业(entrepreneurship)当做一个新出现的名词,比如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某个组织希望通过“更加富有创业精神的思想和行动”来进行变革;或者我们还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创业者对现代经济价值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 但是,创业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创业这个词汇起源于法语单词“entreprendre”,最初的含义是“承担”(undertake),早在200年前就有经济学家描述过创业对生产过程的重要作用。那些早期的经济学家发现,生产过程需要劳动力(体力和脑力劳动)、物质资料(厂房和设备)、人力资本(知识和技能)、土地(自然资源)。但是,生产还需要一些抽象的东西:管理技能,以及为了创业而敢于承担风险的意愿。如果你把直接劳动力和技术知识排除掉,那些剩余的部分就是这种似乎看不见但却确实存在的人类力量。 若干年以来,为了寻找这种蕴藏于创业和创新中的神奇元素,许多商人和学者突破管理才能和风险的视角去寻找创业精神的实质:机会识别、创新和结果导向。被现代创业研究誉为“鼻祖”的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34年这样描述了创业现象: 首先,要有一个梦想和创建个人王国甚至王朝的意愿,尽管这不一定是必需的……其次,要有一种征服的欲望:战斗的冲动,为了证明自己比其他人强大、为了寻求成功,不在意成功带来的结果,而在乎成功本身。从这个角度讲,经济上的活动和体育运动则有了某种类似……经济上的最终收益只是次要的问题,或者其价值主要在于是成功的标志和胜利的象征,这些展示更重要的作用通常在于激发更多的投入,而不只是致力于消费者产品本身……最后,要能在创新、胜任某项工作或是运用自己能力和智慧的过程中体会到愉悦感……这些人寻找困难,为了改变而改变,在创业中自得其乐。 目前,我们经常听到的创业的简化定义是:创业是一个突破现有资源束缚寻求机会的过程。这里的核心词是“过程”。许多商业领域的创业学者把这一过程描述为以下五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1.机会识别 创业始于对创造价值的机会的识别。例如,一位创业者可能在人口统计上的变化、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一项新的公共政策或是未被满足的需求中认识到一个机会。 2.概念开发 一个机会如果不能转化为商业概念是不会产生有价值的创业的。例如,消费者偏好的改变,可能会给适合变化的新产品或是现有技术的改进提供了新空间。机会与商业概念(营利的或其他)不是同一个概念。正如一位创业专家所指出的,创意和机会的混淆通常是导致产品和企业失败的原因之一。 3.资源确定和获取 如果一个创业者形成了一种商业概念,下一步就是如何确定和获取足够的资源。这些资源通常包括资金,当然,也不仅仅局限于财务方面。创业者也需要信息和人力资源。例如,决定开办一家企业需要资金去应付初期的各种开支,利用各种信息去了解市场,从而决定企业进入问题,而且也需要人去执行这个计划。 4.启动和创业成长 经过机会识别和资源获取之后,创业项目就可以启动了。然后,创业者通过回报最大化的方式推动企业成长。这些通常意味着继续投资,形成一个更庞大的企业战略,保持(与获取不同)人力资源,处理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 5.创业收割 最终,创业者会从新事业中退出,最理想的方式是将其收益最大化。退出可能意味着使企业上市,或将企业卖给其他企业,或进行资产清理,或将企业传给继承人。 在美国私人企业体系当中,这种创业过程无疑是最重要的创造性力量。例如,我们经常听说大公司裁员,的确有超过500万的工作岗位在1980~2000年的《财富》500强公司中消失。但与此同时,又有3400万的职位被创造出来,多数是那些小型的和快速成长的新公司。今天,9%的美国人会参与到创业活动当中,有些人正在为其他人提供工作岗位,还有些人则在接下来的五年内会这么去做。 与商业创业相比,社会创业还是一个比较新兴的概念,在过去的几年里被用若干种方式进行了界定。多种多样的定义使得其至今还未形成一个清晰的标准化表述。但是,不少学者已经明确指出,社会创业的内涵包含以下一个或多个内容: (1)社会创业关注的是那些自由市场体系和政府没有解决的社会问题和没有满足的需要。 社会创业创造了创新性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并运用创意、能力、资源和社会配置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转型。 社会创业者是那些发现机会在哪里的人,而这些机会就是去满足福利国家没有或是无法满足的需求。 社会企业是一种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的私人组织,为弱势群体服务,提供对社会有益的产品,在它们看来,公共机构和自由市场体系提供的这类产品并不够。 (2)社会创业从根本上是受社会利益驱动的。 社会创业是一个多维结构,包括企业为了达到某个社会使命而表现出来的纯粹的创业行为。 社会创业者是那种能够用新方法去解决主要问题,而且坚持不懈去追求自身愿景的人,他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3)社会创业往往借助而非抵制市场力量。 社会创业者“非常关注市场信号,同时不丧失自身的潜在使命,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在伦理规范和利润动机中寻求平衡——这种平衡的行为就是行动的核心和灵魂所在。” 社会创业者将“创新、创业和社会目标整合起来,通过从交易中获取收入保持财务上的可持续性。”P2-5 序言 目前,中国和世界经济都已快速步入了创业化的发展进程,新事业所创造的财富在整个社会中的比重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经济增长对成熟企业的依赖越来越少,而对符合当今现实需求的灵活性新企业的依赖则越来越多。同样的情景也出现在社会领域,即使社会机会在一国经济增长中的表现并不十分明显。创业技术和能力完全能够用采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并可以将这些问题和需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业机会从而创造社会价值。 但令人遗憾的是,社会创业的专业培训和素材开发目前仍滞后于现实的社会机会。对那些有志于传统的商业领域之外新创并领导一项新事业的人采说,目前大多数创业课程和教材的帮助甚微。同时,非营利性的和志愿管理方面的成果却经常被排除在发展中的创业学术领域之外。 新一代的社会创业者应该突破传统商业框架的束缚,充分利用自身全新的创业思想。社会创业者需要理解自身与利润导向创业者所从事的工作在导向和内容上的相似性。但是,他们也要面对一些特殊问题,例如,如何测度社会价值、如何获取捐赠资源以及如何正确理解在非营利环境下“成功”的含义。 《社会创业:创造社会价值的现代方法》一书有机地整合了当今世界顶尖管理学院既有的创业教育成果与非营利性及公共管理领域的前沿方法,不仅可以作为日益兴起的社会创业课程的基础教材,还可以作为非营利机构管理以及商业创业课程的参考资料。 书评(媒体评论) 创业教育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创业精神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目前,我国已有不少高校开设创业管理课程,但尚不能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这套书以及后续出版的著作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知识成果,必将有助于提高创业教育水平和丰富创业教材体系。 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 创业是人生态度的选择,本质是一种创新价值取向驱动的过程。但是为创业做前期准备,了解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创业路线与必经程序是非常必要的。本套书以创业者为主体,以创业全过程为主线,回答了创业者在创业道路上需要思考和解决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是一套非常优秀的创业教材,也是当代大学生勇于创业的自学参考书。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特别助理 曹胜利先生 整合平凡的资源实现不平凡的目标是创业重要的本质特点。这套书从创业活动的一般规律出发,结合社会创业。技术创业等多个领域的创业实践,阐述了相关的创业知识,读者可以从中学习到资源开发、整合、转化的技能和方法。 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吉林大学创业研究中心主任 蔡莉教授 创业目前已经成为战略管理和组织行为的重要领域,创业活动与战略行为的互补有利子构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并实现财富最大化。这套书不仅对创业者有帮助,而且对普遍的管理实践也有参考价值。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李新春教授 创业是个人的梦想,也是对他人的帮助和对社会的贡献。创业者是值得尊重的勇士,理应得到全社会的支持。相信这套书能助力创业成功,也期待更多的朋友通过创业使梦想成真!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 梁春晓先生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社会创业(创造社会价值的现代方法)/创业管理精选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亚瑟C.布鲁克斯 |
译者 | 李华晶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127919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9-10-01 |
首版时间 | 2009-10-01 |
印刷时间 | 200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8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270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3 |
宽 | 170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8-3132 |
版权提供者 | 培生教育出版集团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