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特殊群体斑驳陆离的人生,一段特殊历史生命化的缩影。“高六七班”是一个特殊的符号、特殊的群体,是“老三届”的子概念。而提到老三届,人们想到的是“文革”、上山下乡,是狂热、荒唐、颓废,是退休、衰老、渐行渐远,这很自然,但不大准确。本书带你回顾那段特殊年代的记忆。
图书 | 高六七班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一个特殊群体斑驳陆离的人生,一段特殊历史生命化的缩影。“高六七班”是一个特殊的符号、特殊的群体,是“老三届”的子概念。而提到老三届,人们想到的是“文革”、上山下乡,是狂热、荒唐、颓废,是退休、衰老、渐行渐远,这很自然,但不大准确。本书带你回顾那段特殊年代的记忆。 内容推荐 在南国边陲小城沅城的近郊有一座特殊的小小公墓——沅城一中高六七班同学公墓,里面矗立着八道墓碑。每一道墓碑的后面,都埋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墓碑标示的逝者从那个特殊的年代走来,故事便不可能不充满坎坷、诡谲、哀婉,但主色调是真善美,主旋律是奋争向上。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司芬 第二章 韦诺 第三章 袁先志 第四章 丁向红 第五章 朱大力 第六章 苟有福 第七章 于刚 第八章 张建华 尾声 后记 试读章节 “当——当——当——”,不紧不慢的钟声震荡着大山深处飘涌来的晨雾,使这些铅灰色的精灵在鱼肚白的天际下摇来晃去,摇晃出沅城新的一天。钟声是从沅城一中传出的。 小巷深处响起了“吱呀——吱呀——”的开门声,大街上响起了“笃笃”的脚步声和“得得”的马蹄声,小城的西北角问或响起“嗡嗡——”的汽车引擎声。“笃笃”的脚步声将伴着各人心底的企盼走向新的一天,“得得”的马蹄声将沿着茶马古道走向山顶、山腰或山谷的村寨,“嗡嗡——”的汽车引擎声可能向北延伸到三百多公里远的省城,也可能向南延伸到四百多公里外的边境地区。 司芬被钟声唤醒了。她下意识地从薄被里伸出右臂,“叭”地拉了一下床头的红色塑料细绳,悬吊在纸糊顶棚下的小灯泡修地染黄了小阁楼。南墙上方糊着塑料半透明纸的小窗,不时地向外透出了一抹淡黄。这种亲切的灯光好像喷洒、扩散开来的清醒剂,使司芬顿时神清气爽,小楼充盈青春的气息。司芬白藕般的双臂使劲地向前向下伸展,把很美的上半个身子带出了浅蓝色的细花被子。 司芬小心翼翼地起身,轻轻地踩在楼板上,蹑手蹑脚凑近屋角菜碗口大小的红框圆镜,镜里印出画报上雅典女神般的脸庞和水汪汪的眼睛,接着映出了一串动作,她把胸罩解开,被束缚了一夜的两只小白兔倏然跃出,像要向前奔去。一股惬意顿时流遍全身,流成她脸上的两抹红晕。 她有点羞怯地揉揉小白兔,很快将胸罩系好,穿上外衣——上面是白色府稠衬衣,下面是浅灰色的棉布裤子,拿起昨晚带回家复习的课本,踏上木梯下楼。这当儿,她觉得下身有些濡湿,像敷了块热毛巾,很快明白是怎么回事。她回身打开放在床下的小木箱,拿出卫生带和草纸,褪下内裤换上,又拿了一叠草纸装进衣兜,带着备用。 P14-15 后记 “高六七班”是一个特殊的符号、特殊的群体,是“老三届”的子概念。而提到老三届,人们想到的是“文革”、上山下乡,是狂热、荒唐、颓废,是退休、衰老、渐行渐远,这很自然,但不大准确。 老三届脱离农村、农场已经三十多年,三十多年的时间比此前的十多年要长得多。因此,他们并非都是在狂热和无奈中度过的。只不过那段特殊的经历给他们留下难忘的记忆,对以后的人生形成独特的影响,甚至使他们形成了独有的生命特质。他们习惯以老三届自称,别人也常这样称呼他们。 而且,即使在狂热的年代,老三届仍有人保持着理性、善良。在极端的艰难困苦中,广大老三届忍辱负重,为国家图变创造了时间、空间的条件。在历尽三年五年、十年八年的艰辛回城后,他们体恤国家困难,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成为建设、改革的一支生力军。 人是环境的产物。老三届从那个特殊年代走来,经历了特殊的坎坷、愚昧、泪水和悔恨,不可不带有坎坷、愚昧、泪水和悔恨的印痕。但是,老三届的主色调是真善美,主旋律是奋斗、上进。当国家迈上了正轨,老三届便展示出独特的生命价值。老三届这种内在的东西应该珍惜。 所有人的生活都是历史。写老三届,不是单纯的怀旧,也不是单纯要为某个群体树碑,而主要是写与他们紧紧相连的历史,从国家艰难的岁月中引起反思,从国家昂首阔步的年代汲取力量。 这些,就是我写作此书的基础、动因和目的。 很感谢北岳文艺出版社郭松副社长,他对本书的出版给予热情关心和支持。很感谢北岳文艺出版社席香妮编审,她对本书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建议,精心审改,提高了质量。很感谢老部队的战友张邦邦、张国强,他们对本书的出版给了很大的帮助。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高六七班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郑健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783283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0 |
出版时间 | 2010-01-01 |
首版时间 | 2010-01-01 |
印刷时间 | 2010-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2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西 |
长 | 225 |
宽 | 17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