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西游记》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探究,在《西游记》的版本和作者问题上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同时对《西游记》的人物形象、情节、艺术风格等进行了重点研究。本书可供《西游记》研究工作者参考,也可供广大人文社科爱好者阅读。
| 图书 | 西游记文化论丛(第1辑)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西游记》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探究,在《西游记》的版本和作者问题上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同时对《西游记》的人物形象、情节、艺术风格等进行了重点研究。本书可供《西游记》研究工作者参考,也可供广大人文社科爱好者阅读。 内容推荐 本书收集了《西游记》学术研究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西游记》文化内涵、人物形象、作者、版本、主题等。论文的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西游记》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探究,在《西游记》的版本和作者问题上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同时对《西游记》的人物形象、情节、艺术风格等进行了重点研究。 本书可供《西游记》研究工作者参考,也可供广大人文社科爱好者阅读。 目录 序一 序二 西游记文化探寻 对《西游记》文化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西游记》的民族文化融合渊源及文学取向 略论“文学的文化研究”视阈下的西游记 《西游记》洞穴母题诠释 《西游记》中神仙思想透析 《西游记》与拜石文化 西游神话:独舞抑或合唱 人物形象与艺术 孙悟空人生历程的四个阶段及其文化意蕴 试论孙悟空和他的紧箍 猪八戒的傻女婿形象特征评析 论“五圣成真” ——个性精神的赞歌的文本成因 试释孙悟空之姓名 ——兼及《西游记》之主旨 从神魔特点看《西游记》的情节与线索 版本与校勘 论闽斋堂本《西游记》的底本 《西游记》原作和改本的流变 ——《读陈元之序——<西游记>作者考论》之五 《明刊(西游记)汇校》举隅 考释与比较 论明清时期的齐天大圣崇拜 吴承恩、归有光长兴狱案始末 再论《西游记》最终定稿人是明代茅山全真道士阎希言师徒 ——对《西游记》第一回有关阎希言身份隐喻暗示的部分破译 简论《西游记》与《红楼梦》谐谑风格的雅俗两趣 《西游记》的诠释与过度诠释 世本《西游记》的最早拥有者“唐光禄”考 数字化研究 《西游记》版本数字化及应用 研究综述 《西游证道书》评点研究及黄周星的道士身份 “神魔”、“神话”二说之起伏消长 ——“西游学”史片面观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西游记文化论丛(第1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晏维龙//姚东瑞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60506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3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20 |
| 出版时间 | 2009-11-01 |
| 首版时间 | 2009-11-01 |
| 印刷时间 | 2009-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7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7.41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60 |
| 宽 | 185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