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孩子怎么想父母怎么教--一个韩国妈妈的教子手记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韩国儿童心理专家的倾力之作,是奉献给中国父母的精心礼物。

本书从生活、道德、人际关系、游戏、性格、感情、语言、表现和能力等九个方面,阐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各种疑惑,细致入微地进行了分析解读,有理有据地提出了问题解决方法,让千千万万的中国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不再感到无所适从。

内容推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做好这个人生导师的角色,的确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许多父母为找不到正确的教育方法而困惑、烦恼。这本书就像一面放大镜,帮助父母看到孩子的心灵深处,孩子是怎么想的,孩子在成长中表现出的行为动机、情绪和生理上的反应是怎样的,父母应该怎样去应对处理,让您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掌握和孩子沟通的方法。

本书是作者多年对儿童心理研究的大成之作,系统地从生活、道德、人际关系、游戏、性格、感情、语言、表现和能力等九个方面,阐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各种疑惑,细致入微地分析解读,有理有据地提出问题解决方法,让千千万万的中国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不再感到无所适从。

目录

自序

Part Ⅰ 生活

 边玩边吃

 穿脱衣服慢吞吞

 用脏手吃东西

 乱扔玩具

 喜欢收集杂物

 做危险游戏

 喜欢饲养小动物

 左撇子

 切菜刀危险吗?

 不要溺爱孩子

 防止交通事故

 学习游泳

Part Ⅱ 道德

 喜欢告状

 爱撒谎

 随便拿人东西

 任性

 捣乱

 偷拿妈妈的钱

 说话不算数

 撩女孩子的裙子

 没有礼貌

 错误一犯再犯

Part Ⅲ 人际关系

 内向和腼腆的孩子

 富有同情心

 想象中的朋友

 多派孩子去买东西

 父母选择的朋友

 爱欺负人的孩子

 受人欺负的孩子

 以自我为中心

 与陌生人交往

 培养社会活动能力

Part Ⅳ 游戏

 易厌倦的玩具

 不肯放弃又旧又脏的玩具

 给病人看病

 有输有赢的游戏

 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

 假想游戏

 运动游戏

 旁观游戏

 平行游戏

 边吃饭边看电视

 喜欢冒险行为

Part Ⅴ 性格

 离不开妈妈

 依赖心重

 贪心

 性情乖戾

 缠人

 好动

 性急

 神经质

 过分活泼

 举动与众不同

Pdrt Ⅵ 感情

 爱哭

 爱发脾气

 怕鬼

 嫉妒

 欲望得不到满足

 怀有自卑感

 感情矛盾

 精神紧张

 改不掉的毛病

 培养“我是好孩子”的意识

Part Ⅶ 语言

 喋喋不休

 骂人

 刨根问底

 改不了的幼儿语

 在幼儿园里怯声怯气

 语言滞涩

 不会表达自己的不满

 反复读同一本书

Part Ⅷ 表现

 个性的表现

 爸爸的画像

 妈妈的画像

 讨厌画画儿

 培养创作热情

 画同样的画儿

 发泄感情的指涂法

 自由表现自己

 音盲

Part Ⅸ 能力

 灵巧的手指

 培养孩子的“成就感”

 培养思考能力

 学习能力

 适宜能力

 创造能力

 社会性智力

 语言型智力

 动作型智力

 培养节奏感

 文字教育

 外语学习

试读章节

边玩边吃

“别玩了,赶紧把饭吃完!”

“嗯。”

“再不吃完,我可要收拾桌子了!”

“嗯。”

“还在玩!去幼儿园要迟到了!”

“嗯。”

“妈妈可要上班去了,待会儿让你自己去幼儿园!”

“好妈妈,等等我吧,我这就吃。”

每天早上,妈妈都要为星爱的吃饭发愁。做母亲的总是心急火燎地催促孩子吃饭,但是孩子却总是慢腾腾地边玩边吃。因此,母子俩总是为吃饭闹得很不愉快。

孩子怎么想

  大人总是希望孩子能够把玩与吃分开对待,他们要求孩子们坐在餐桌旁就要专心致志地吃饭,不能一边吃饭一边东张西望,或者离开座位满屋子乱跑。尽管他们自己也时常会一边吃饭,一边看报纸、看电视,或者与别人聊天儿。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父母在对待自己和对待孩子上采用了“双重标准”。父母自己没有以身作则,这就难怪孩子们对母亲的催促和唠叨常常大为不满了:

“妈妈总是一个劲儿地催促我快点吃,但是她为什么不管一管爸爸呢?爸爸不也是一边吃饭一边玩吗?妈妈只知道管我,从来就不管爸爸!她真是一个偏心的妈妈!”

孩子们都是很好动的,即使是在餐桌旁,他们也并不想安静下来。孩子们又是天生的游戏家,周围的一切都成为吸引他们的东西。比如勺子碰到碗发出的“叮当”声,在孩子们听来就是一曲美妙的音乐,他们跃跃欲试,拿着勺子敲击着碗碟,兴奋地大叫大嚷。

父母怎么教

每一位做母亲的都希望孩子能多吃一点,因此,虽然嘴上说着“我要收拾桌子了”,但实际上这只是对付孩子的一种策略,并不真的就动手收拾桌子。久而久之,就让孩子抓住了妈妈的弱点:“不管妈妈说什么,她总会等我吃完了再收拾桌子的!”于是,妈妈说妈妈的,孩子照玩不误,这让做母亲的感觉很头痛。

有一位妈妈针对孩子的这种心态,认为不应该对孩子过分纵容。她的做法通常是这样的:在早餐桌上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不管他是边吃边玩也好,或是只玩不吃也好,只要到了上幼儿园的时间,她就会用命令的口吻对孩子说:“不要吃了,该去幼儿园了!”然后把孩子从餐桌上拽走。

当然,大多数母亲并不认可这位妈妈的做法,因为她们觉得这位妈妈的做法实在是有些“残忍”。但是不管大家认不认可,最后的结果却是:这个孩子慢慢养成了在上幼儿园之前把饭吃完的习惯。

最不明智的做法是老在孩子的耳边絮叨个不停,因为这样做的结果会适得其反。孩子天生都有一点逆反心理,你越是让他快吃,他反而越是磨磨蹭蹭。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他随时随地都在寻找着玩的对象,根本就不会考虑时间、地点之类的事情。吃饭的时候自然也不会例外。

因此,父母应该对孩子边玩边吃的习惯抱一点宽容和耐心,只要孩子不是光玩不吃,就不要对他进行过多的干预。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制能力也会随之增强,这个习惯就会慢慢改正过来了。

穿脱衣服慢吞吞

“外套穿好了没有?”  “……”

“怎么这么磨磨蹭蹭的,扣子还没系上呢?”

“……”

“别忘了把袜子穿上!”

“……”

“你的鞋呢,赶紧把鞋穿上!”

“……”

“快点!要不然上学就迟到了!”

“……”

孩子怎么想

“妈妈老是催我快呀快的,我不是已经在快了吗?真不知道妈妈要我怎么做才叫快!”

每天早上的穿衣,既是妈妈费心费力的时刻,也是星爱感到非常难熬的时刻。他总是被妈妈催促着做这做那,心里被催得着急,手上却不知道该干什么好了;而他的心思则常常会被吸引到别的事情上面,因此每次穿衣服的时候总是显得慢吞吞的。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孩子。因为此时此刻他并没有“闲”着:在他穿外套的时候,他可能正在想着妈妈昨天刚刚给他买的小棕熊,因此不知不觉就把系扣子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了;在他穿袜子的时候,他可能又会想到跟小伙伴力灿和静美约好的下午玩藏猫猫的事,因此三心二意的他又把袜子给穿反了。

每天早上,妈妈总是全家最忙碌的一个人,她要准备一家人的早餐,收拾屋子,给每一个人准备好中午要带的饭菜,因此妈妈常常会显得不够耐心。但是星爱觉得,虽然自己没有妈妈那样忙,但是自己也挺忙的呀,因为他今天还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呢!可是妈妈似乎并不理解他,总是怪他穿衣服太慢,对此星爱觉得自己很委屈。

父母怎么教

“这个孩子太难管教了,他就是集中不了精神做事!”如果做母亲的这样抱怨的话,那她就是太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了。

对于孩子特别是幼小的孩子来说,想让他们把注意力持久地集中在某件事情上面是极为困难的。当孩子们在从事某项工作或游戏的时候,特别是从事他们不感兴趣的活动的时候,他们常常不能集中精神,又常常会受到外界环境的诱惑,从而不断地把自己的注意力从一件事物转移到另外一件事物上去。

明白了这个道理,做母亲的就不应该单单责怪自己的孩子做事情慢吞吞的了。既然催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就应该换一种方式。由于孩子的注意力总是会被有趣的东西所吸引,我们不妨就给孩子设定一个有趣的目标,以此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使他为达到这个目标而自觉加快穿衣速度。

比如,你可以对他说:“小静美现在早就应该到幼儿园了吧?”或者说:“今天手工课上,老师会教你们做些什么呢?”或者说:“咱们得赶快穿好衣服,要不然就买不到你最喜欢的面包吃了!”这样一来,孩子就会为小伙伴早巳到幼儿园而自己还呆在家里着急,或者对今天的手工课充满期待,或者因担心没有面包吃而自觉加快穿衣的速度。一旦孩子对即将到来的事情提起了兴趣,他就会自觉地加快穿衣的速度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情况下,你所提出的目标不能太过宽泛或长远,而应该是一些具体的、不久就会发生的事情,否则同样不会起到什么作用。因为孩子的精力和思想必定是有限的,他不可能抛开眼前的事情去关注那些在自己看来非常遥远的目标。一般说来,只有那些“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才会激起他们的兴趣,并且跃跃欲试。  孩子在自己穿衣服的时候,还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衣物,有时甚至会固执地总是穿一套衣服不肯更换,而不管那件衣服是否合体或保暖。如果父母要赶时间,那就没有必要干预孩子的选择,因为这样势必要引起一场不必要的争执。你可以把闹钟设置好,提前十分钟起床,以保证孩子有充分的时间穿好自己的衣服。

P3-7

序言

看着孩子在自己

良苦用心下一点点成长

在中国生活的这些年里,我更加体会到我们韩国是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的国家,在教育方面更是与中国有不少共通之处。

韩国深受中国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长久以来,在很多韩国人家里的墙上都挂着长辈书写的家训,现在不少年轻人家里则变成了口头向子女传授家训。讲究礼貌、尊重长辈是韩国儿童的基本素质。韩国父母重视对孩子进行敬老孝老的教育。儿童从小就尊重长辈,走路不和老人并肩而行,而是错后一步,对长辈像父母一样看待;和同伴在一起时,尊重比自己年龄大的人;对老师和家长恭恭敬敬。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做父母的要想当好这人生导师的角色,的确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涉及到心理学、行为学、语言学等方面的问题,而在韩国,父母最重视的是对孩子的道德品德教育。如个人生活礼节教育:坐、立、走的姿势,与人谈话时的语调、眼神及面部表情,接递物品时的举止等;家庭生活礼节教育:对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亲戚邻里的礼节等;学校生活礼节教育:对老师、前辈、同窗的礼节,上学、放学时的见面礼、告别礼等;社会生活礼节教育:在社会交往中的鞠躬礼、举手礼、注目礼、对拜礼以及各种称谓等;国家生活礼节教育:如对国旗、国歌的礼节等。

在韩国,非常重视幼儿教育,不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幼儿园,每学期开学前都会把当年的教学计划送给家长,并且每周也会把具体的活动内容计划送给家长。韩国幼儿园的教育在注重培养孩子素质的同时讲究寓教于乐。幼儿园在每年4月、7月、10月和12月的活动主题通常是春、夏、秋、冬,主要围绕这四个季节开展教学,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比如10月份的活动主题就有:“领悟秋天的变化”、“中秋节”、“累累果实”、“韩国的秋天”、“世界的秋天”等。

其他月份的教学则结合韩国的传统、现实生活来教育孩子。比如5月是韩国的家庭月,韩国的父母节、儿童节都在这个月份。活动主题主要是“我和我的家庭以及邻居”,主要是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对家人邻居的感情、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比如说,在“我的邻居”这一活动中,要求孩子介绍自家的邻居,这样就自然而然地让孩子锻炼了与人交住和语言沟通的能力,让孩子认识到除了关注自己的家庭,也要关注周围的“小社会”。

在韩国,人们周末喜欢举家到大自然里游山玩水,这时候经常可以见到家长们身背几个月大的孩子,手拉着一个3岁左右完全能走的孩子一起爬山的情景。有时小孩子爬累了,走不动了,家长们也很少抱起他们,而只是在一边等池们休息一会儿再接着走。中国人常常忍不住会问,这样孩子会不会生病?是不是家里没有老人照顾?韩国人觉得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只要有机会就应该多带孩子出去,虽然路途中辛苦一点,但对孩子也是锻炼。

孩子不可能一生都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受成人保护,最终他们还是要独自走向社会,独自面对问题的,既然如此,何不让孩子从小就学会这些基本的生活之道呢?

韩国入在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方面和中国父母可能有很大的不同。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中国,从小学到中学,只要到了放学时间,学校门口总会挤满前来接孩子的家长,大小汽车排成长长的队伍等在路上。这种场面让韩国人感到吃惊,因为韩国家长们即便家里有车也不会这样煞费苦心地来回接送孩子,而宁可让孩子们自己坐出租车或公交车。孩子的自立能力要从小培养,平时看似不经意的“疏忽”,其实点点滴滴都饱含了对孩子成长的期待。  教育孩子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并不复杂,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孩子。不了解孩子的父母,即使买了昂贵的教材也无法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了解孩子的父母,即使是废物利用做出的教具也能教出聪明伶俐的孩子。

学会站在孩子们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做父母的之所以不能与自己的孩子进行很好的沟通和交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了解和不理解孩子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放下父母的架子,试着让自己走进孩子的内心,让自己去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你就会发现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孩子的心理与成年人的心理是极为不同的。

如果你想的只是怎样来改变孩子,那你就大错而特错了,只有双方都来改变,才能使亲子关系更加和谐、畅美,使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鸿沟”不断消弭。父母的错误往往在于,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强加在孩子们的头上。孩子需要在父母的信赖下成长发展,首先父母要信任孩子,并交给他自我决定或选择的权利,尽管孩子做得很笨拙,也要耐着性子让他自己完成;但是在孩子需要被保护或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就该给他帮助,这样才能培养出孩子的自主独立性。

看着孩子在自己的良苦用心下一点点成长,相信是所有的中国母亲,也是我们所有的韩国母亲最大的幸福。

金京心

2008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孩子怎么想父母怎么教--一个韩国妈妈的教子手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金京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742940
开本 16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09-02-01
首版时间 2009-02-01
印刷时间 200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9
153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3: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