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既有延续了两千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图像中国建筑史》借助古建筑典型的实例照片和图解,阐释中国建筑结构体系30个世纪的发展及形制的演变,是较为系统的论述我国古代建筑发展历史的专著。
| 图书 | 图像中国建筑史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建筑既有延续了两千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图像中国建筑史》借助古建筑典型的实例照片和图解,阐释中国建筑结构体系30个世纪的发展及形制的演变,是较为系统的论述我国古代建筑发展历史的专著。 内容推荐 借助古建筑典型的实例照片和图解,阐释中国建筑结构体系30个世纪的发展及形制的演变——孕育并发祥于史前时期;发育并成长于汉代;成熟并逞其豪劲于唐代;臻于完美醇和于宋代;显现衰老羁直之象千明代初叶;面对现代化挑战的当代。一本理解中国古代建筑有机结构的入门读物。一部不甚完备但却独一无二的图像中国建筑史。 目录 英文版致谢 中文版序 译叙 前言 中国建筑的结构体系 起源 曲面屋顶与斗栱 两部文法书 佛教传入以前和百窟中所见的木构架建筑之佐证 间接资料中的佐证 汉代的佐证 石窟中的佐证 木构建筑重要遗例 豪劲时期(约公元850-1050年) 醇和时期(约公元1000-1400年) 羁直时有(约公元1400-1912年) 佛塔 占拙时期(约公元500-900年) 繁丽时期(约公元1000-1300年) 杂变时期(约公元1280-1912年) 其他砖石建筑 陵墓 券顶建筑 桥 台 牌楼 粱思成传略 附录:英文版编辑方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图像中国建筑史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梁思成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3237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0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30 |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67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TU-09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0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60 |
| 宽 | 190 |
| 高 | 2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8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