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般若莲花处处开(附心经释诠听佛学大师讲心经)
内容
编辑推荐

《心经》集佛学之精华,《般若莲花处处开:听佛学大师讲心经》成就《心经》之典藏。

《般若莲花处处开:听佛学大师讲心经》是史上最权威、最准确的《心经》解读,史上最美观、最富珍藏价值的盒装读本!星云、南怀瑾等佛学一线大师亲自授权并亲自审读。最美观,并最富珍藏价值。精典盒装,精美彩图附册。千年精典,岁末巨献!

内容推荐

《心经》是《大般若经》的精髓,全部般若的精义都存于此经,故其言简意赅,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是佛教中极为重要的一部经典。本书汇集了近现代九位大师的《心经》讲义,全面、细致、透彻地对《心经》进行讲解。本书不局限于一家之言,而是将九位大师的讲义汇集一册,各家对照、前后参悟,旨在帮助现代人更为便捷、轻松、透彻地了解《心经》、领悟《心经》,并由此解疑去惑,达到工作、生活中的圆满境界。

目录

《心经》的人生智慧

 ——济群法师讲解

般若般若处处在

 ——星云大师讲解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

 ——净空法师讲解

《心经》讲记

 ——圣一法师讲解

《心经》修证圆通法门

 ——南怀瑾讲解

般若门里智慧歌

 ——弘一法师讲解

如来藏心于《心经》

 ——圆瑛法师讲解

愿解如来真实义

 ——太虚法师讲解

佛在灵山莫远求

 ——王骧陆居士讲解

试读章节

二、执著欲望带来的痛苦

佛经中,称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为欲界。欲界的最大特点,就在一个“欲”字。可以这么说,这个世界的人,都生活在强烈的欲望中。什么是欲?欲,就是生命内在的希求,既有生理方面的,也有心理方面的。而由身心产生的欲望,又有着千差万别的表现形式。佛经中,将之简单归纳为“五欲”,分别是色、声、香、味、触。色欲,是眼睛希望看见亮丽的颜色;声欲,是耳朵希望听到悦耳的声音;香欲,是鼻子希望闻到芬芳的气息;味欲,是舌头希望品尝可口的美味;触欲,是身体希望接触舒适的环境。在佛经中,“五欲”有时会另有所指,分别指财、色、名、食、睡。财欲,是对金钱财富的希求;色欲,是对男女情感的希求;名欲,是对名誉地位的希求;食欲,是对饮食的希求;睡欲,是对睡眠的希求。有情的生命,就是在不断追逐五欲的过程中延续。当上述欲望得到满足时,会产生暂时的快乐。因而,通常所说的人生幸福,无非是指欲望的满足。

但欲望又是不稳定的。人类欲望虽与物质条件有关,但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满足,并没有具体、统一的标准。从整体来说,往往是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而提升,所谓水涨船高。对古人来说,丰衣足食就能知足常乐;而对今天的人来说,衣食无忧已很难使人满足,更难使人因此产生幸福感。随着物质的繁荣,欲望也在随之膨胀,而且是无止境地膨胀,这使人们永远处在无休止的追逐中。

欲望的表现形式,有三大特征:

(一)占有。人们被欲望驱使,总想不断占有。当温饱尚未解决时,人们只求吃饱穿暖,有个遮风避雨的住处。一旦基本需求得到保障,很快就不会满足,进而希求方便舒适的生活。洗衣服太麻烦,最好有洗衣机代劳;走路太疲劳,最好有私家车代步;工作之余闲得无聊,应该有个电视消遣娱乐;外出旅游固然潇洒,还要有架摄像机随时记录。要求越多,需要添置的东西就越多,为此耗费的钱财也就越多。但钱财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相应的,我们就得赚钱,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欲望而拼命工作,忙碌不休。

有了物质财富之后,人们又会向往名誉地位。总之,别人拥有的,我必须有;别人没有的,我也得有。欲望,常常使我们一生都在不断追逐、占有的循环中度过。一个欲望满足了,新的欲望很快接踵而至。被欲望支配的人,往往忽略自己已经拥有的,忙于追逐尚未属于自己的一切。却很少考量,那一切究竟是不是人生的真正需求。俗话说:欲壑难填。一个对财富充满欲望的人,即使有了百万家产,还会继续想着千万、亿万。由于我们永远把目标向前推进,怎么可能有知足的时候?因而,即使拥有再多,也很难感觉幸福。

(二)比较。生活在现实社会,必然会与他人发生关系。于是乎,就会相互攀比。你拥有百万,我得拥有千万,比你富有;你坐夏利,我得坐奔驰,比你神气;你吃千元一桌,我得吃万元一顿,比你豪华;你穿新款时装,我得穿国际名牌,比你时髦;你的电脑是386,我得买486,比你先进;你当县长,我得当上市长,比你官大。

带着比较心态去生活的人,总在期待出人头地,希望从他人羡慕的眼光中感受幸福。但是,社会日新月异,即使我们不停地跟着跑,也难以长处潮流之先。比如电脑,开始时286都难得一见,都觉得非常先进。短短几年,386、486就显得过时了,因为586已闪亮登场。不过,就算换了最新型号又如何呢?要不了多久,又会落伍,又会过时。20年前,谁家如果有一辆自行车,就够他们幸福很长时间了。但自行车普及后,需要拥有摩托车才会感到幸福。待摩托车普及后,则需要拥有私家车才会觉得幸福。

社会总在不断推陈出新,处于比较中的人,虽然总在追求幸福,总在为达到某个目标努力,却难有满足之时。即使暂时处于领先地位,暂时感到满足,也很快会被新的比较驱使,继续奔忙不休。

(三)竞争。以比较的心态生活,必然导致竞争。在家庭中,兄妹间为博得父母宠爱而竞争;在学校内,同学间为成绩高低而竞争;在市场中,同行们为占领市场而竞争;在学术界,学者们为学术地位、作品影响而竞争;在国与国之间,则会因国土、资源的占有而竞争。人类社会,难道也要像自然界那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吗?难道相互拼搏,乃至你死我活的争斗,才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吗?在竞争中,多少人活得疲惫不堪,多少人过得不堪重负。

欲望,使人们不断向外攀缘,并在这种无休止的追逐中迷失自我。佛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某日,佛陀静坐后在林中漫步。这时,一群年轻人匆匆向前走来,向佛陀询问,是否看见几个女孩从这边经过?佛陀问其缘由,年轻人说:昨晚他们与这些女子寻欢作乐,清早起来时却发现她们已逃之夭夭,并卷走了他们的全部钱财。佛陀反问道:那么,是寻找女子和钱财重要,还是寻找你们自己更重要呢?

其实,现代人多数和故事中的年轻人很相似。在一味向外追逐时,却很少关注自己,更不知道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如今,几乎全社会都在疯狂地赚钱,所谓“十亿人民九亿商”。今天的中国大地,与经济挂钩的书籍特别畅销,和经济相关的科系生源爆满。文化界尚且如此,何况其他?社会上,各种生财之道五花八门。多少人为了赚钱挖空心思,不择手段。

随着经济发展,无数消费机会被创造出来,以此不断刺激人们的消费意识。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这些年来层出不穷的各类娱乐场所:如舞厅、酒吧、夜总会等等。人们白天忙于赚钱,晚上纵情享乐,在一刻不停的忙碌中,彻底迷失了方向。更令人担忧的是,经济繁荣了,社会道德却每况愈下。

对欲望的过度追逐,必将导致痛苦的结果。正如《阿毗达摩俱舍论?分别界品》所说:“趣求诸欲人,常起于希望,所欲若不遂,恼坏如箭中。”这首偈颂告诉我们:沉溺于欲望中的人,总在不断向外希求,一旦所求不能如愿,就会沮丧失落,有如被利箭射中那样痛苦难当。佛教中,将这种欲望不能满足所造成的痛苦称为求不得苦,与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五蕴炽盛合为“八苦”,是对人生一切痛苦的简要归纳。P7-10

书评(媒体评论)

《心经》虽仅二百余字,但摄全部佛法。

——弘一法师

《心经》为《大般若经》之纲领,所以称为大般若之中心,亦比喻人的心脏,至为重要。

——净空法师

《般若心经》讲的是每一个人最切身紧要的一部经,要认识自己,就要用《般若心经》。般若就是让我们在这个人间更自在的法门!

——星云大师

般若法门中《大般若经》有六百卷,都是告诉一切众生如何以智慧成就法身解脱的法门。而《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便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浓缩精要,至于般若法门精髓的精髓,中心的中心,则是中译习诵的二百六十个字的《心经》。

——南怀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般若莲花处处开(附心经释诠听佛学大师讲心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星云大师//南怀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09976
开本 32开
页数 2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2.1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4
131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7: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