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那些回不去的历史真相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在参考大量文献和考古发现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全面详细地探讨了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77个传奇、悬念、迷案的来龙去脉,科学严谨地分析其成因,并深入解读了它们,力争给读者提供最真实、最丰富、最全面的信息,试图在真实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等方面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增长历史知识、开拓视野,而且还可以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进而坚定向未知世界挑战的信心。

内容推荐

本书试图在真实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等方面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收录了人类历史上影响最大、最有研究价值和最为人们关注的传奇、悬念、迷案,内容涉及失落的文明与文化传承、帝王生死功过、历史名人本来面目、历史事件未解谜团等,焦点集中,信息量大。编者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等基础上,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全面详细地探讨了这些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科学严谨地分析其成因,深入解读历史,力争给读者提供最真实、最丰富、最全面的信息。

目录

第一部分 明君不明,昏君不昏——浮云飘去,人们穿越时空,直面圣灵

 1.尧禅让是真的吗/2

 2.大禹治水为何三过家门而不入/5

 3.商纣王本是智勇双全的“超人”/7

 4.周厉王乃最早推行改革的君王/11

 5.篡位,外戚王莽的无奈之举/14

 6.光武帝,千秋功业寂寞身/18

 7.刘禅“乐不思蜀”,只是装傻忽悠人/21

 8.隋炀帝,文武双全的小帅哥/24

 9.李煜,亡国之君的成与败/28

 10.宋仁宗是仁还是傻/31

 11.一代天骄的杀戮法则/34

 12.明武宗是“荒淫”还是“个性”/37

 13.死不认错的皇帝崇祯/41

 14.“窃国者”袁世凯并非面目可憎/44

第二部分 成语典故的误解——经典也有它内隐的历史背景

 1.退避三舍是后发制人/50

 2.卧薪尝胆非有其事/53

 3.纸上谈兵乃无稽之谈/55

 4.田忌赛马——没有规矩,难成方圆/60

 5.指鹿为马忽悠谁/63

 6.霸王不肯过江东与品德无关/66

 7.夜郎并没有自大/69

 8.春风得意讽卖官/73

 9.江郎才尽不因才/76

 10.中庸之道岂是“折中”/78

 11.新婚燕尔指离弃/81

 12.“踌躇满志”断句而解/83

第三部分 千古之冤从何说——皇天后土掩盖着多少不白冤魂

 1.商鞅“车裂案”:自作孽,不可活/88

 2.战神白起枉死案:胳膊拧不过大腿/96

 3.韩信“无兵造反案”/101

 4.巫蛊连环案/107

 5.自寻死路的替罪羊晁错/113

 6.功高震主的檀道济/120

 7.得意忘形的胡惟庸/126

 8.愚忠而死的于谦/132

 9.袁崇焕死于“反间计”吗/139

 10.草民之哀: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143

第四部分 悬疑事件解码——尘封的历史悬案都会有一个谜底

 1.老子归隐之谜/154

 2.西施香殒何方/157

 3.吕不韦真是秦始皇之父吗/160

 4.秦朝徐福东渡去了哪里/163

 5.杨贵妃魂归何处/166

 6.“烛影斧声”与宋太祖之死/170

 7.“狸猫换太子”真假之谜/173

 8.契丹一族怎么销声匿迹了/175

 9.建文帝下落之谜/179

 10.闯王李自成当和尚了吗/183

 11.雍正继位疑案/186

 12.乾隆生母究竟是谁/190

 13.嘉庆帝死因谜案/193

 14.传国玉玺下落之谜/196

第五部分 重新评价历史人物——还原“问题人物”的历史本来面目

 1.卫青的另一面/200

 2.张飞文武双全非莽夫/203

 3.诸葛亮vs周瑜/205

 4.潘安,第一帅哥何以被“夷三族”/210

 5.从草根到丞相:枭雄高欢创业史/212

 6.冯道,五代不倒翁/215

 7.侯君集:唐朝最有争议的名将/219

 8.超普的千古谎言:“半部《论语》治天下”/222

 9.秦桧也有冤屈/225

 10.朱熹:最虚伪的大儒/229

 11.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23l

 12.时势造“汉奸”——为吴三桂叫声屈/235

 13.陈世美受的冤枉大了/239

 14.“床下都督”黎元洪/242

第六部分 历史真相——已载入史册的并非都是真相

 1.殷商灭亡是妲己之过吗/248

 2.外交杰作:秦赵渑池会的真相/250

 3.秦始皇真有“焚书坑儒”之罪吗/253

 4.谁人烧了阿房宫——项羽之冤/256

 5.孟姜女能哭倒长城吗/260

 6.造纸术始于蔡伦吗/263

 7.草船借箭,诸葛亮可没那本事/266

 8.迷倒曹操父子仨的洛神是谁/268

 9.历史上真有杨门女将吗/271

 10.一代天骄葬身何处/275

 11.明成祖为何对宫女大开杀戒/278

 12.孝庄太后下嫁真相/281

 13.戴笠之死真相/284

试读章节

2.大禹治水为何三过家门而不入

《山海经·海内经》云:“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通过这段具有神话色彩的传说,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真实的情景。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长达九年也没有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大禹”而传颂于后世。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相传他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和伊撅,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其中最感人的是,大禹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不畏艰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劳动中被磨光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历史的真相是否如此呢?

据《史记》记载,禹的父亲叫鲧,鲧是帝颛顼的儿子,颛顼是昌意的儿子,昌意是黄帝的儿子。可见鲧根正苗红,又是帝王之后。当时的尧对鲧和舜都是非常信任和倚重的,而尧把治水的重任交给鲧,更表现出尧对鲧的偏爱和看重。这样,就必然引起舜的妒忌。于是,舜除了给鲧的治水制造障碍,还在尧面前说鲧的坏话。因为治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要不断地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但是由于舜的谗言,尧和天下之人对鲧的治水能力还是产生了怀疑。

后来,舜一步一步骗取尧的信任,夺取了政权,便迫不及待地以治水不力而杀了自己的政治对手,结果不明真相的天下人皆说杀得对。

当时舜的统治并不稳定,有很多人反对舜的“谋反”行为,其中最强烈的就是大禹的父亲鲧。历史记载说尧命令当时中国最好的水利专家鲧,治理河道。他主要采取“堵”的治水措施,他老人家治了九年只知道遇水就堵,结果洪水更加泛滥。最后舜借尧之权将他赐死,再命令其子大禹继续治理洪水。为什么尧当政的时候不治他的罪,而舜上台后就马上要了他的命?为什么?原因就是权力,因为以大禹的父亲鲧为代表的夏部落是坚决支持尧的。舜害怕他们的势力,便害死了他。而且治罪所找的借口就是治河不力。

禹的父亲死后,舜派禹接着治理洪水。为什么舜要派仇人的儿子继续来治理而不斩草除根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整个中国只有禹的治河技术是最好的。而且禹代表的夏部落实力很强。舜是忌惮他们的,处死禹的父亲那是因为有名正言顺的理由——治河不力。而禹没有罪,如果贸然加罪,显然会遭到夏部落的反抗,到时候也就不好收场了。

大禹承受丧父之痛,选择了隐忍。同时,吸取了父亲的两点教训:一是在治水技术措施上,改“堵”为“导”,重在疏通河道。二是不像父亲那样与舜公开作对,更不窥视舜的权力。把杀父之仇深深埋在心底,不敢有丝毫的流露。《吕氏春秋》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禹不敢怨,而反事之,官为司空。以通水潦,颜色黧黑。步不相过,窍气不通,以中帝心。”就是说,大禹敢怒不敢言,只有老老实实,小心翼翼侍奉舜,以赢得舜对他的信任,缓解舜对他的戒心,走路的时候紧紧跟随在舜的后面,不越半步,大气都不敢出,千方百计让舜高兴。《史记》中也说:“禹伤先人父鲧功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13年,过家门不敢人。”看来,大禹13年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不是不想入,而是不敢入+他要以兢兢业业的工作来求生存。终于将困扰中国多年的水患治除,得到了天下人的拥戴。

治水成功后,大禹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舜,而此时的舜也慢慢地发现自己被禹架空了。昨日的故事又在重演,当年的舜架空了尧,把尧和他的儿子害死。为了巩固自己的王位,又不惜把禹的父亲害死。13年后,大禹架空了舜,把舜发配到了偏远的湖南。而舜最终也死在了那个蛮荒之地。

也是因为治理洪水的功绩,世人便把他敬为神人,尊为“大禹”,将他与天地齐名,所谓天大、地大、禹大。当时人们甚至把整个中国叫“禹域”,意为大禹治理过的地方,从而把治理江河、战胜洪灾的所有美好愿望,都寄托在大禹身上。“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大禹几乎成为无所不能的天神,“大禹治水”便演变成中国古代最成功的一次造神运动,大禹便一步一步地被世人推上了神坛。

P5-7

序言

中华民族因为有五千多年灿烂文明历史而骄傲。五千多年来,在一部部浩瀚的官修正史里,我们看到无论是在歌舞缭绕的太平盛世,还是在兵荒马乱的混乱年代,都在书写着那些“奉天承运”的真命天子的丰功伟绩,古代帝王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指点江山,勾勒着历史发展的螺旋轨迹,他们或以丰功伟业称霸于世,或以绝妙文采震烁古今,或以雄韬伟略彪炳史册,或以昏庸残暴臭名昭著,使人们看不清其真实面目;为民请命赴汤蹈火的贞良忠臣、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的英雄壮士,在他们编织斑斓多彩历史画卷的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无数难以破解的历史谜团;中华文明以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了擞不清的国乏瑰宝和历史典故,每一个都有一段曲折历史记忆,有着深厚的内涵,也有着曲折的传奇,但很多又往往被人们所误解……许多世纪以来,人们以各自不同的目光,出于不同的动机和目的,审视颇具神秘色彩的历史事件、人物,继之以七嘴八舌、评头论足。其间褒贬不一,良莠杂陈,并留下了许多难解之谜。

无疑,我们了解自己民族历史,大都以官修正史为依据,然而,“当朝人修当朝史,因避讳而难真;后代人修前人史,因伪遗而难实”。还由于人们立场不同,看问题的方法各异,以及对中华民族历史及其文化了解程度的不同,有些人对历史的评价是存在偏执、枉断、失之偏颇之处的,故而“历史”多是历史之后的人撰写出来的。于是,就有了那么多不是历史的“历史”。而这些不是历史的“历史”,不知欺骗了多少后人,更不知冤屈了多少前人……

任何一个民族要在世界民族之林立足、生存和发展,都必须“反思”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劣势,了解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并预见自己的未来。事实上,世界上哪一个民族不在津津有味地谈论自己的历史和业绩,这无疑具有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提高向心力、凝聚力的意义。当然,通过审视的目光,在一定的参照系内完成历史价值观照,有时也会有阴影掠过,甚至于这种反思有时是苦涩、痛心的。这或许会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调动民族振兴、自强自立的热情,焕发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历史容不得虚假,更不能沦为价值取向的附庸,即便以部分的真实代替历史的整个真实,也是一种最为卑鄙的篡改历史的手段。真实是历史的生命线,是历史的灵魂。

本书收录了人类历史上影响最大、最有研究价值和最为人们关注的传奇、悬念、迷案,内容涉及失落的文明与文化传承、帝王生死功过、历史名人本来面目、历史事件未解谜团等,焦点集中,信息量大。编者在参考大量文献和考古发现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全面详细地探讨了这些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科学严谨地分析其成因,深入解读历史,力争给读者提供最真实、最丰富、最全面的信息,试图在真实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等方面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通过阅读本书,不仅可以增长历史知识、开拓视野,而且还可以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进而坚定向未知世界挑战的信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那些回不去的历史真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泽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758885
开本 16开
页数 2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1-02-01
首版时间 2011-02-01
印刷时间 2011-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105-49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内蒙古
239
17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