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图说满族民俗风情
内容
编辑推荐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坚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我们以图说的形式,将满族民俗直观地感性地展示出来,意在启迪当下,昭示来者,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做一件实事。

在编排体例上,按照因事归类、用图说事的原则,以图为主,文随图走。基本不向纵深展开,不以历史沿革做发展演变的描述。除部分老照片和影视资料,画面的图像均为“抓拍”的记录,而不是导演的场景。其中有些照片和绘画,还是摄影家和画家参展与获奖的作品,弥足珍贵。

内容推荐

满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21世纪初已经超过1000万,其中50%分布在辽宁,其次是河北、吉林、黑龙江、北京和天津等省市。全国现有满族自治县13个,辽宁8个,河北4个,吉林1个。

满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纯朴、智慧的民族,对于我国历史进程曾经发挥的作用、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于中华文明所作的贡献,都是国人尽知、永载史册的。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坚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我们以图说的形式,将满族民俗直观地感性地展示出来,意在启迪当下,昭示来者,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做一件实事。

目录

一、追本溯源

二、餐饮食俗

三、居室宅院

四、服饰工艺

五、婚嫁育儿

六、产业器物

七、礼仪节庆

八、文体游艺

试读章节

沈阳故宫大政殿

沈阳故宫(即盛京宫阙)在今辽宁省沈阳市内,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清崇德元年(1636年)基本建成,是清朝入关前的皇宫。主要建筑有大政殿、十王亭(也称八旗亭)、崇正殿、凤凰楼、清宁宫、文溯阁、太庙等。整个建筑群颇具满族建筑特色。除北京故宫外,沈阳故宫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宫殿建筑,新中国成立后辟为沈阳故宫博物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政殿位于故宫东路建筑最北端,建在1.5米高的须弥座上,殿顶为八角重檐攒尖式,满铺黄色带绿边的琉璃瓦,金碧辉煌,雄伟壮观。清朝人关前,凡是朝廷重大典礼如皇帝登极、颁发诏书、任命将领出征等,都在这里举行。

福陵(沈阳东陵)

福陵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东郊、浑河北岸的天柱山上,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皇太极的生母)的陵墓。福陵始建于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清顺治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清康熙二年(1663年)增修牌楼等建筑。福陵依山临水,风景优胜,依山势修筑的108级石阶后是牌楼,内立“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碑文用满汉两种文字刻写。再后面是方城,方城内正殿是隆恩殿,附有东、西配殿。方城后面是宝顶,宝顶下面是地宫。陵园周围红墙环绕,园内古木参天,建有华表、牌坊以及老虎、狮子、骆驼、骏马等石象生。新中国成立后,福陵被辟为东陵公园,成为著名的游览胜地。

昭陵(沈阳北陵)

昭陵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北郊,是清太宗皇太极与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昭陵始建于后金崇德八年(1643年),清顺治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以后历经康熙、乾隆、嘉庆几朝的增建和修葺,成为清初三陵(新宾永陵、沈阳福陵、沈阳昭陵)中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一座陵墓,占地面积450万平方米。昭陵的建筑形式,与福陵一致。其中大牌楼内石碑上“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9个字,为康熙皇帝御笔亲书。宝顶后有一座人工堆积的山,顺治八年命名为隆业山。新中国成立后,陵园被辟为北陵公园。2004年,昭陵与永陵、福陵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清东陵和清西陵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县马兰峪西的昌瑞山下,是清朝人关后修建的陵墓区之一。相传清东陵的陵址是顺治皇帝亲自选定的,一次顺治皇帝路过这一地区,看到这一带峰峦起伏,连绵不绝,好像许多条巨龙踊跃奔腾。在多条巨龙盘旋飞舞之中,有地平坦开阔,生机盎然。且东有马兰河,西有西大河,两水碧波粼粼,清流悠悠,整个区域形似完美无缺的金瓯。顺治皇帝认为这是极佳的风水宝地,于是决定在这一带修建皇陵。当时,他摘下手上的扳指随手扔去,以扳指落地处为自己将来陵寝的陵址。清东陵陵区背倚昌瑞山,东起马兰峪,西到黄花山,占地面积2500多平方公里,是清朝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帝王陵墓建筑群。陵区内有五座皇帝陵:顺治的孝陵、康熙的景陵、乾隆的裕陵、咸丰的定陵、同治的惠陵;有四座皇后陵: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孝惠章皇后的孝东陵、孝贞显皇后慈安的定东陵、孝钦显皇后慈禧的定东陵;另外,还有五座妃园寝。总共安葬皇帝、皇后、妃嫔等157位。新中国成立后,清东陵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西陵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易县西永宁山下,占地面积50000多平方米。陵区内有四座皇帝陵: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光绪的崇陵(皇帝皇后合葬);有三座皇后陵:孝圣宪皇后的泰东陵、孝和睿皇后的昌西陵、孝静成皇后的慕东陵;另外,还有妃园寝、王爷园寝、公主园寝,总共安葬皇帝、皇后、王爷、皇子、公主等76位。新中国成立后,清西陵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区北部,也称热河行宫、承德离宫,占地面积560万平方米。避暑山庄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时,避暑山庄已经初具规模,乾隆年间加以扩建,陆续建成大型寺庙群,共有寺庙11座,因其中有8座分属八处办事机构管理,故称“外八庙”。这些寺庙,大多数是为了接待各少数民族的王公贵族前来朝觐、参观、居住而建造的,反映了清朝上层人物和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之间的密切关系。避暑山庄既是清朝皇帝的避暑行宫,也是朝廷在京城之外的第二个政治中心。整个山庄周围环以20华里的石砌宫墙,内部大致上可以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宫殿区位于山庄南部,是皇帝处理军政大事和居住的地方;苑景区内营建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园林建筑,是我国著名的园林,有“万壑松风”、“烟波致爽”、“梨花伴月”等七十二胜景。山庄建成后,康熙、乾隆等皇帝,多次到这里避暑、围猎比武,处理军政大事,接见各少数民族的上层人物。新中国成立后,避暑山庄被辟为公园,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8-11

序言

满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21世纪初已经超过1000万,其中50%分布在辽宁,其次是河北、吉林、黑龙江、北京和天津等省市。全国现有满族自治县13个,辽宁8个,河北4个,吉林1个。

满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纯朴、智慧的民族,对于我国历史进程曾经发挥的作用、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于中华文明所作的贡献,都是国人尽知、永载史册的。

满族先民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在与周边民族的人员交往、物资交换和文化交流中,逐渐从蒙昧走向文明,从落后走向先进。近代以来,由于西风东渐,时移世易,民族生态发生巨大变化,满族文化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从而使有的人对于“满族在哪里”产生疑问。

事实上,从地域看,满族处于大分散小集中的状态。在满族聚居地区,传统的活态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仍然普遍存在。这是有目共睹的。2003年,在国家启动的为期10年的“民族文化保护工程”和“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中,满族就有1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之中。满族民俗是满族在特殊的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下形成、发展和传承下来的。诸多外部条件是促进既成的民俗风情不断吐故纳新的主导因素。例如,东北地区多民族的杂居,就使满族民俗中融进了若干汉族、蒙古族和朝鲜族的成分;同样,东北地区的汉族、蒙古族和朝鲜族等的风俗习惯中,也吸纳了一些满族的东西。其中有的甚至说不清是哪个民族的“原创”;一些流传至今、流行广泛的习俗却找不到“族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大加快了各民族之间文化方面的互相学习、彼此借鉴、取长补短和扬长避短的进程。因此,影响是互相的,演变是互动的,而融合则是双向的。然而在民俗方面,普遍的“共性”之中,仍然存在着特殊的“个性”。满族风情中“个性”的内核,仍然彰显出作为个民族的特殊性。这正是今天满族民俗的突出特点、鲜明特色和显著特征。

从满族聚居地区的日常生活和田野考察来看,我们收集、整理的丰富资料和拍摄的大量图片,充分证明,满族民俗文化不仅有历史的遗存,而且广泛地流行着。满族民俗是我国民俗文化中一支色香俱佳的奇葩,这正是满族“健在”的标志,是满族的基因、文脉和民族形象的载体。从满族民俗中反映出的共同的心理素质和共同的价值取向,毋庸置疑地表明满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存续至今的满族民俗,仍然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长卷中熠熠生辉的一页。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坚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我们以图说的形式,将满族民俗直观地感性地展示出来,意在启迪当下,昭示来者,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做一件实事。

在编排体例上,按照因事归类、用图说事的原则,以图为主,文随图走。基本不向纵深展开,不以历史沿革做发展演变的描述。除部分老照片和影视资料,画面的图像均为“抓拍”的记录,而不是导演的场景。其中有些照片和绘画,还是摄影家和画家参展与获奖的作品,弥足珍贵。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希望寄托在青少年身上。我们想,如能将包括各民族民俗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分门别类地编辑出版,形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系列丛书,作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学生读本,那该是多么有价值的文献,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不敢奢望这本小册子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假如能,那将是我们最大的荣幸,最大的欣慰。

2009年6月2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图说满族民俗风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包泉万//赫丛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大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847848
开本 16开
页数 1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2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92.321-64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30
17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3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