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个台湾人在大陆四年的投资笔记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个台湾人在大陆四年的投资笔记》由刘坤灵所著,天下没有不赚钱的生意,只是看你眼光够不够辣!来自台湾的中国顶尖风险投资大师倾情打造的“超级赚钱秘笈”:你是否是办公室里的“穷忙一族”,指靠工资养家已经无望?你是否玩股票,做投资,却总是看走眼,被套牢?你是否被房贷、车贷压得喘不过气来,想出去旅游一次都是奢望?你是否渴望能拥有一双比任何人都早看到发财生意的眼睛,是否想知道手里攥着的钱投资到哪里才能“钱生钱,利滚利”?你是否想知道下一波赚钱行情?你又是否有创业的渴望,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入手?你是否对如何吸引投资者的MONEY滚滚而来感到迷惘?天下没有不赚钱的生意,只要你嗅觉足够灵敏。你可以是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可以是小老板,可以是走入社会大熔炉的莘莘学子,可以是顶尖的风险投资家,只要你在这里等待机会,这本书的读者就叫“你”!

内容推荐

★一个台湾人,面对跟台湾完全不一样的内地风俗和习惯,面对中国独有特色的种种民情和规则,是如何抢占先机,运筹帷幄,洞察投资背后的密钥,一举成功的?

★投资市场风起云涌、波澜壮阔,怎么掌握最强的“武林秘笈”?下一个互联网奇迹在哪里发生?创业家如何向投资家募资?投资家如何投到卓越的创业家和大大赚钱的项目?

★成功赚大钱里蕴含着大大的人性空间!本书写给创业者:如何让创业梦想变成现实?写给投资家:如何在未来商业世界里寻觅最佳良机?写给普通人:老百姓也能学到的超级赚钱秘笈

★《一个台湾人在大陆四年的投资笔记》企业界、学界、风险投资界高端成功人士强力推荐倾情力荐!

★作者刘坤灵:来自中国台湾,知名风险投资家,操作项目在一年半的时间内以50倍利润被世界五百强企业思科并购!

★从宏观到微观,360度精密剖析13亿人的市场,衣食住行玩,行行皆有投资生财、创业成功的机会,给你最实际的指导。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中国没有赚钱的生意?

 13亿人的市场“水”真的很“深”

 高科技走廊上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互联网里谁是下一个Google?

 要看中国的产业链,就要有“见山又是山”的境界

 刀、剑、枪、棍齐飞!民生内需消费是未来投资的主战场

 品牌万花筒

 成功躲在细节背后:我印象最深的27个小故事

 手机发明人背后的故事

 社会里的百态:一样米养百样人

 台湾经验:她一直都在那儿闪亮着啊!

第二章 胸中有沟壑,世界金融地图成竹在胸

 听!经济危机的资料会说话

 想活你就死不了!金融危机求生记

 美利坚:看看白头鹰们的金融帝国

 菊与刀:日本如何玩转世界金融圈

 泡菜VS大象——韩国和印度到底谁更牛

第三章 如何做一位成功的创业家

 创业舞台剧

 战略为王,企业商学院必修王牌课全曝光

 孙中山先生是创业家的楷模

第四章 做大生意,其实就这么easy

 风险投资史记:不了解历史,何以开辟将来?

 如何成为一位好的风险投资家——我的第一场风险投资演讲

 只是优质还不够,做到巴菲特式的顶尖才是目标

 现场速写,记录投资的那些事儿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给不出——投资学百宝箱箱底大揭秘

 走入投资学修道院:天下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

 想做一个顶尖的生?人,请先像福尔摩斯一样去作调查吧!

 并购啊并购:究竟是大鱼吃小鱼,还是虾米能吞掉海豹?

 先面对自己的内心,再去面对整个世界——一个真正的商人,首先不能骗自己

 哲学家还是艺术家?投资家的多重身份

 实战!实战!我的投资案例360度大解剖

第五章 赚大钱就需要有大格局

 第一年怀抱的梦想——1997年的年终检讨心得

 发财大梦,没有健康就都是浮云

 投资家也幽默:说说有趣的小插曲

 做风投,不懂专业笑话是不行的

 不懂识人看相,就乖乖等着受骗吧

 世间无一不是剑——哪里都藏有商业逻辑的秘籍

 小种子,大智慧,99个观念让你赢遍天下

 禅思妙语,达摩祖师也许是最牛的生意人

结语

感恩与致谢

试读章节

汉语“昌南”(China),景德镇原古名,古代昌南精美白瓷经海路大量输往欧洲,人们于是记得那“瓷器”(china)来自遥远东方的昌南,“China”遂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北京”是中国人瞻望的城市,自古以来人们望京、进京、上京,历史上北京的任何风吹草动,在地方上可都是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

中国市场不变的竞争法则有此一说:“得京沪者得天下,得三北者成诸侯。得京者,政策加持如律令;得沪者,消费流行得制高;得京沪者,两全其美。京沪风吹,举国草偃,诸事顺遂。”

“跑部公司”里都是很会“跑步”的人,公司多设在北京,“跑步”路径在中央机构各个部门之间。有他们的帮忙,往返的公文不会丢失,速度加快甚多。北京乃中国咽喉可见一斑。

而上海呢?有人研究全球金融城市,发现它们皆位于各区域之东,皆有水流经过,东京、香港、纽约、伦敦,属水和属木,上海具相同之命格,可成就金融大业。

若要成就“国际金融中心”,依以上金融城市的发展来看,代表全市需要达到十分之一的人口都为金融专业相关人才,上海正积极网罗有经验的人才到沪工作或吸引移民,金融乃国家发展之命脉,上海乃中国之金脉,掌管钱流。

只是北京“水”很“深”,上海人说的;上海的“水”也很“深”,北京人说的。其实中国到处的“水”都不浅,也都很“深”,水下暗流汹涌,水面看似波澜不惊,一不留神你便成了“波臣”。

因中国幅员辽阔,境内有许多“亚文化区”,风俗、习惯和民情各不同,想在中国发展事业,若不涉水了解那些差异,甭期待做好区块业务。

要了解中国这块土地上生存的人自古讲“士农工商”,士指读书人,地位最高,故“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使学历教育位居第一。古人读完书优先从仕,当官的,不能如愿,则留家乡教书;农、工、商则排其后,因而古代商人被视同贱民,社会地位最低。

但数十年前全球资本风潮东渐,中国民风早已丕变。今天皆以“商业运作”为翘楚,人人企盼,于是“士商混合体”成历史洪潮主角,商人跃升至舞台中央,纷纷亮相,从此脱离贱民之身,亦即高等学历之士从商。君不见,众多美国常春藤名校“单、双”博士皆投身商界,惹得寻常百姓热烈仿效,一时掀起狂风巨浪。

当然,这也造就了这些年来大伙儿喜欢开中国式的“茶宴会”(Tea Party),众人齐集一堂交换名片,期望未来的合作商机。“Tea Party”原意是“茶党”。1773年,一些美国新英格兰的波士顿民众假扮印第安人,将英国东印度公司船上的数百箱茶叶抛入海中,抗议英国殖民统治的高额税政。那些反对茶税的美国人以被称为“茶党”而闻名。此行动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很多人常穿梭于茶宴会之间,扩增人脉,看看能否找着撼动中国未来商业革命的事件。

这片土地上的家族办事都要照顾“大面子”,本人也在意“小面子”。所谓大面子,甚至可以大到国家民族。大体而言,中国人很爱面子,谁把面子关照得漂亮又恰当,谁就可赚大钱!

所以“大”这个字对中国人来说太重要了,如“大腕”这词儿源自英文“拿摩温”(Number One)之“大拿”,即“第一号”。早期上海工厂的工头,人人想当“长江一号”,人人想当商界大腕,走起路来如虎有风。

君不见市场上闻名的“大鳄”,“大鳄”的“大”正是今天社会的风气,背后的观念是在“比大”。君不见小鳄和中鳄满街跑,像相扑比赛,鳄鳄都想晋升为大鳄,投资大鳄、金融大鳄都行。做“大”是中国人的雄心,却?是一个弱点和盲点。

现今中国城市里的“蜗居”现象普遍存在,此乃都市现象,是一种无奈的心声,呈现出城市化生活的高度压力。精英分子纷纷挤破头往城市去,拼命往上爬,入官邸、进士绅,以成大腕。

13亿人口的世界里常有选才活动,动不动便海选,真的,人太多,个个挤破头想出人头地。数年前我一位台湾移居上海十多年的好友,携老婆和三个小孩到上海世纪公园看国庆焰火表演。他家住在汤臣高尔夫球场附近,寻常开车五分钟便可到达,真的很近,但表演结束后,一家人花了近三个小时才回到家。当时根本无法前进,人山人海?密密麻麻,万头攒动,那场面巨大又震撼。他觉悟了,转身对三个小孩说:“以后你们不用再那么认真念书了,中国人实在太多,聪明的学生也太多太多了。”

偏偏这社会是十足的“等级社会”,财富往“会的人”身上集中,“不会的人”继续失败下去,亦即“富者愈富,穷者愈穷”,此现象日益鲜明。

尽管如此,有那么多中国人想出人头地,有那么多问题、有那么多现象,但这依然挡不住未来将发生的大事。某号称李登辉“国师”的风水师父十多年前某日向李禀告:“依‘卦象’看,中国大陆紫气东来,旺气聚积300年不散。”这师父后来和我一位好友如是说。

这“炁“炁”音同“气”,是中国哲学、道教和中医学中常见之概念,一种形而上的神秘能量,不同于气。“炁”乃先天炁,“气”是后天气。中医学中指构成人体及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能量,也具有生理机能的含义。在中医学术语中,“炁”与不同词合用表达不同意义,如五脏六腑之炁、经脉之炁等。道教中有“一炁化三清”之说。风水上,“炁”是一种意识流,是“场”的状态。、气、人三者在中国汇集”,在世界舞台升起,数百年基业如是开启。

P2-4

序言

十多年前踏入风险投资业界,开始了高科技投资的生涯,当时有三个设想:第一是可以天天接触未来的新型高科技,第二是常常有机会可以和未来的科技老板们早早认识,第三是如果眼光和手法不差的话,可以赚很多钱。由于这是精英型的热门行业,许多人对它充满了好奇,同时风险投资机构手里捧着现金,创业家为了获得你的青睐,并赢取你的投资,纷纷主动上门,掏心掏肺地将独门技术及秘方,或已发现的可以对行业产生重大变革的商业契机,不厌其烦地、巨细无遗地和你说明白讲清楚,就生怕你没弄懂或看不懂而不投资他们;当然反过来,你也会担心因为自己不够努力及用心,或不够聪明真看不懂而错失了投资良机,所以非常认真地研究各种技术及科技的内容和市场信息。

创业家每天都在问你们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原则是什么,而风险投资的朋友们也在想我们应该要如何去投资才能有独到眼光,创造巨大的成功呢?在这一问一答间,便累积了许多属于风险投资的资料。这些资料方便在面对企业时能让其快速理解我们的投资原则、风格和偏好,包括投资金额、阶段、地区、投资记录、产业类别、产业关系及提供其他的诸如法律与会计等服务。当你对风险投资各方面知识范畴的理解更深刻、更丰富,甚至有更多的独特见解时,你会发现,事实上你产生一个制高点,一个相对的优势,甚至可能成为一位投资界的意见领袖。这个对话语录日积月累在不断充实和精进累加时,运气也随之而来,我有两家公司投资都仅一年半余便相继于1999年在美国被并购,XaQti被Vitesse以9倍并购,Transmedia被Cisco以50倍并购。Transmedia由于创下当时全美并购未上市公司的最高价,轰动一时,报章杂志皆大幅报道相关事迹,而那时台湾的知名媒体《电子时报》和《今周刊》对我的这些投资也做了专章的报道,这使得我出来自己创建新的风险投资公司一事在初期时一切顺畅。后来台湾交大校长得知此事,就力邀我回母校给交大的EMBA学员们上一堂风险投资的专题演讲,我于是准备了三份简报,这里面收录了更多的投资对话语录。

1999年底我成立未来趋势科技公司,写募集计划书向LP(有限合伙人)要钱,整理了更多各式的风险投资资料。2001年在Divio担任大中国区的总经理之后,有义务和责任协助美国的CEO去找钱投资,这让我们与当时全台湾几乎所有的风险投资机构和科技公司的投资部门打过交道,当然此时投资角色是互换的,得不断去思考要如何让他们看上我们公司的潜力,并且有兴趣投资我们。Divio随后在2003年被ESS并购,大约半年期满后,我离开ESS。随后我又创立八方科技,开发H264的高画质影像压缩技术的芯片,此时又要出去再和投资机构来往以募集创业资金。虽然这段期间在科技产业并不在风投界,但仍然有太多人不时问我,什么是风险投资?

2006年我到了上海担任富鑫国际的合伙人。天啊!风险投资在中国大陆这么热呀!如此众多的创业家渴望得到投资人的资金倾注,可是他们却又对这个行业一知半解,难怪全中国大陆各地都有很多的民间、政府和学校的对接平台,举办无数多的投融资论坛和活动,提供很多的机会让风险投资机构和企业双方对谈,以取得彼此更多的了解。在上海四年左右的时日里,除了天天读计划书、天天和创业家会面深谈、天天到公司或工厂考察外,我还经常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南京的诸多论坛担任嘉宾或演讲人,总计有百场之多,几所名校如北大、清华、复旦及上海交大也邀请我作过多次演讲。为了在这些场合能有充分的沟通,我的投资对话语录里的内容,便如等比级数增加,达到数十个简报的档次,累积了非常多的与风险投资相关的主题和信息。

看新闻、读计划书、与团队对谈、访察、在论坛中提问、演讲、阅读书籍、看电影、搭出租车、坐飞机、电子邮件往返、闲聊、听广播、看电视、坐地铁、洗澡时,好多好多的灵感、思维、解答和体悟就这样常常不经意地在脑际四周飞跃、盘旋和萦绕,突然灵光一闪就迸出来,闪烁着光芒,而这么多的喜悦和智慧结晶先后陆续地全都跑进了这些投资对话语录中。有了这些精彩语录,我可以随时随地上场,和众多可爱的但相对年轻的创业家朋友们展开一场对谈。

原先写书的计划并非那般强烈,只是心里总觉得有许多话想对中国大陆的创业家们说,说个清楚,讲个明白;直到打算回台湾之前,心想若不将这3000页的简报(PPT)资料完成一本书的话,可能会是相当遗憾之事,不想这段人生如此留下空白,希望对自己的投资职业生涯有个具体而完美的交代。立下一份心愿,并努力去完成它,那就是人生一件值得宽慰的事。于是我回台湾之后埋首半年,快快乐乐地天天提笔一直写,没做其他事,全心全意在写这本书,想不到还真写完了!现在你所看到的正是属于这样带着幸福感的甜美果实,如果你对我说话的语气还喜欢的话,那么,就让我们在此展开这一场知识的飨宴之旅吧!

后记

文章是片段思绪的记录(结合体),有时一气呵成,有时却停格甚久。思绪总是杂乱纷飞,就让它静静地沉淀吧!

想下笔书写,已然是许久以来心中持续的思念,但那诸多来自环境及工作的种种事由,使它停顿,裹足不前,便迟迟没下笔。

其实谈及“风险投资”真的太大,着墨点很多,涉猎的范畴又广阔浩瀚,不容易之笔。我不想让它是一本呆板的工具书,或是载道甚多的论文式论述。十分期望自己和看书的人间能有些许默契,类似好友的对话,尽可慢慢品味,细细咀嚼,不那么急。在本书中,任何一个文字都是短暂的句号,可以随时停下来吸一口新鲜空气,没一丝压力,喝一口好茶或咖啡,也可静坐不语,尽情享受午后阳光的灿烂或静谧,你甚至可上床舒眠,等待真懂了或想透了,再往下走。我期望是如此的情景,空气满是回荡着阅读的喜悦。

时序随着写作来到冬日,经常风冷气寒,有时阳光和煦,抖一抖思绪,震落些许灰尘,我无立异之思,只想说明事情本然,却因世人忙碌追求新意,忘了原本的样貌,爱极简约风格,期盼用美丽的剪接和读者们自由联结,听我说些风险投资的点点滴滴。

终于都写完了,千万种绿,野树、野花、野草,窗外远方有着蓝天和白云相伴!微微的山风吹过,那便是一份来自台北临近山边的问候……感恩与志谢感恩与志谢对这里记录的所有朋友们致上万分感谢!谢谢您在过去的一段时光里,我们有工作上的相处时光,我从您那儿获得许多丰厚的启发、许多知识经验的积累,以及许多快乐的回忆。

北京的朋友们,李小溪、江卉、韩婧、王国义、杨沐、黄鹤、和斌斌、于公、欧阳翔宇、苏维洲。谢谢你们!

上海的朋友们,朱凌毅、段先胜、傅兆伟、景一、苏迦迦、蒋昌健、蓝仰杭、陈爱国、杨沛、王利杰、应正、王懿、邹菁、吕胜、蒋尚仁、鲍琦、戴丽华、姚宗君、李磊、曹卫球、王世生、吴克忠、郑世鼎、星耀、蒋明亮、鲁育宗、项韶明、郑晓军、刘晓丹、李道洪、周楚南、查立、缪明洁、陈俊洲、吴正贤、何雨凝、吴艳、朱大铭。谢谢你们!

深圳的朋友,袁继东。谢谢您!

台北的朋友们,刘俊权、洪州泰、陈昭良、张维仲、林启东、洪永沛、苏拾忠、叶乃元、蔡永松、蔡丰赐、林信贤、李佳谕、石匀嵩。谢谢你们!

美国的朋友们,李宗寰、汪昌言。谢谢你们!

对于合约及法律的诸多协助,鲍琦、蒋尚仁两位律师。谢谢你们!

关于出版,特别谢谢江卉和磨铁的刘杰辉、周炫、俞根勇三位。谢谢你们!

非常感谢几位旧雨新知的抬爱,不吝惠赐推荐语,袁岳、孙陶然、雷军、宋安澜、蔡文胜、查立、王东、章苏阳。谢谢你们!

如果没有各位的热情参与和关怀,这本书是不可能和世人见面的。

最后,当然若非全家人和两个小孩的支持,这一切几乎不可能发生,特别要感谢老婆,她居然可以忍受一个大男人快一年的时间只在专心写一本不知出得了出不了的书,也根本没出外去赚钱拿回家,更没陪她到处去游山玩水。

对了,还记得要谢谢您,您是读者,您的参与让我们的心灵如同拼图,那最后一块拼图的加入,呈现出了一个合而为一的整体图像!

书评(媒体评论)

◎刘坤灵的这本新书,几乎可以说是VC的百科全书,其中涉及了很多关于创业和投资的知识、案例、趣闻,同时也糅合进了古今中外、大陆和台湾的历史人文和典故,可谓是一本脍炙人口的妙书,值得一读!

——查立(中国最早见证google成长全过程的风投家)

◎刘坤灵先生从个人经历延伸,深入浅出讲述了风险投资的来龙去脉。书中有简单通俗的故事,也有经典实际案例。这本书对想创业或者想做投资都是很好的参考!

——蔡文胜(著名天使投资人、个人网站之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个台湾人在大陆四年的投资笔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坤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210175
开本 16开
页数 2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2.48-49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50
18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