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没有写过完整的自传,但是他对自己的经历、信念、爱好和重要思想都有他自己的说法和评价,这些内容大多散见于他早年自己填写的履历表,以及后来与家人、身边工作人员、外国友人的谈话中,还有一些散见于他在一些会议上的讲话和即席发言之中。我们从《邓小平文选》、《邓小平年谱》和邓小平的有关档案材料中把这些内容集纳起来,编辑了这本《邓小平自述》。这些内容基本反映了邓小平一生的经历和重要思想,是奉献给读者的一本研究邓小平和学习邓小平的重要读物。
图书 | 邓小平自述/开国领袖自传自述典藏 |
内容 | 编辑推荐 邓小平没有写过完整的自传,但是他对自己的经历、信念、爱好和重要思想都有他自己的说法和评价,这些内容大多散见于他早年自己填写的履历表,以及后来与家人、身边工作人员、外国友人的谈话中,还有一些散见于他在一些会议上的讲话和即席发言之中。我们从《邓小平文选》、《邓小平年谱》和邓小平的有关档案材料中把这些内容集纳起来,编辑了这本《邓小平自述》。这些内容基本反映了邓小平一生的经历和重要思想,是奉献给读者的一本研究邓小平和学习邓小平的重要读物。 内容推荐 一代伟人邓小平是新中国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他从不主张宣传自己,多次拒绝别人要他写自传的要求。 本书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的专家从邓小平文选、年谱及相关档案材料中甄选出的与其生平有关的重要文字。这些内容大都散见于邓小平早年自己填写的履历表,以及后来与家人、身边工作人员、外国友人的谈话中,还有一些是会议讲话或即席发言。把这些内容集纳、整理、编辑成书,对于读者更好地了解邓小平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历程,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全书体例大体依时间为序,并结合邓小平的个人特色,将他的生平、自我评价,以及兴趣爱好等都融入其中,具有很强的思想价值和可读性。 目录 开篇自述 第一章 走上革命道路 第二章 投身国内革命 第三章 红旗飘过左右江 第四章 战斗在太行山上 第五章 最高兴的三年 第六章 主政大西南 第七章 最忙的十年 第八章 “文革”岁月 第九章 总设计师 第十章 情趣爱好 第十一章 自我评价 后记 试读章节 我曾在法国待过五年半,在工厂做工近四年……这样的生活使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我)受过中等教育。至于思想的变迁亦甚简单,我十六岁以前在中国,小孩子当然无思想可言,及到法国后,受了经济的压迫,致不得不转到工厂作工,变成了工钱劳动者。 生活的痛苦,资本家的走狗——工头的辱骂,使我直接或间接地受了很大的影响。最初两年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虽略有感觉,然以生活浪漫之故,不能有个深刻的觉悟,其后,一方面接受了一点关于社会主义尤其是共产主义的知识,一方面又受了已觉悟的分子的宣传,同时再加上切身的痛苦,遂于一九二三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区”。总上所说,我从来就未受过其他思想的浸入,一直就是相当共产主义的。 一九二五年四月入党——在法国“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 一九二三年六月入团——在法国“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区”。 在法国,曾入过团,在党中曾任过组书记(旅欧支部之下)即支部候补委员。在青年团中亦曾作过相当的工作。 到法国,听先到法国的勤工俭学生的介绍,知道那时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两年,所需劳动力已不似大战期间(即创办勤工俭学期间)那样紧迫,找工作已不大容易,工资也不高,用勤工方法来俭学,已不可能。随着我们自己的切身体验,也证明了确是这样,做工所得,糊口都困难,哪还能读书进学堂呢。于是那些“工业救国”、“学点本事”等等幻想,变成了泡影。 我也是一个工人,一九二。年在法国当工人,那时才十六岁。当时是勤工俭学。勤工就是劳动,想挣一点钱上学。但这个目标没有实现。我在法国呆了五年半,其中在工厂劳动了四年,干重体力劳动。我的个子小,就是因为年轻时干了重劳动。当时工资很低。但也有个好处,这样的生活使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人对法国有特殊感情,这有历史渊源。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批创始人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在法国受过教育,这包括社会知识的教育。我曾在法国呆过五年半,在工厂做工近四年。我同工人关系很好,但你们的资本家也教训了我,使我和我们这批人受到教育,走上了共产主义道路,信仰马列主义。 我一九二三年六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区后,曾在Bogon(现译为巴耶)支部任了两届宣传干事,同时受了团体的命令与传烈同志为华工会办理工人旬报。一九二三年底因执行委员会书记部需人作事,我遂向工厂请假,一月到书记部工作。 一九二四年八月,旅欧区第五届代表大会被选为区执行委员会委员,在书记局担任财政及行政的工作。 一九二五年初第六届代表大会后,我又到里昂作工,后任宣传部副主任,并任青年团里昂支部训练干事。是年四月我又由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的争取入党,并任党的里昂小组组书记。六月初,因在巴黎的负责同志为反帝国主义运动而多被驱逐,党的书记肖朴生同志曾来急份通告,并指定我为里昂克鲁梭一带的特别委员,负责指导里昂克鲁梭一带的一切工作。当时我们与巴黎的消息异常隔绝,只知道团体已无中央组织了,进行必甚困难,同时又因其他同志的催促,我便决然辞工到巴黎为团体努力工作了。到巴后,朴生同志尚未被逐。于是商议组织临时执行委员会,不久便又改为非常执行委员会,我均被任为委员。同时又继续进行行动委员会的反帝国主义工作,我又被团体指定为行动委员会中方书记。 一九二五年八月第七届大会我又被选为区执行委员,同时又为中国国民党驻法总支部监察委员会书记,负责(国)民党一切工作,这也是团体指定的。 一九二五年底第八届大会后我便设法来此了。 以上便是我对团体服务的经过。 我在法国的五年零两个月期间,前后做工约四年左右(其余一年左右在党团机关工作)。从自己的劳动生活中,在先进同学的影响和帮助下,在法国工人运动的影响下,我的思想也开始变化,开始接触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参加一些中国人的和法国人的宣传共产主义的集会,有了参加革命组织的要求和愿望,终于在一九二二年夏季被吸收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成员。我的入团介绍人是肖朴生、汪泽楷两人。 ……每每听到人与人相争辩时,我总是站在社会主义这边的。 我加入共青团时,是和蔡大姐一起宣的誓,誓词是事先背好的。入党宣誓是一件很庄重的事,可以使人终生不忘。 我在《赤光》上写了不少文章,用好几个名字发表。那些文章根本说不上思想,只不过就是要国民革命,同国民党右派斗争,同曾琦、李璜他们斗争。 我们那时候(指在法国——编注)生活很苦,职业化以后生活来源是公家,但只能吃点面包、煮点面条。我们那时候的人不搞终身制,不在乎地位,没有地位的观念。比如说,在法国赵世炎比周恩来地位高,周恩来比陈延年地位高,但回国以后陈延年的职位最高。陈延年确实能干,他反对他老子(陈独秀),见解也比别人高,他的牺牲很可惜。赵世炎回国后工作在他们之下,并不在乎。大家都不在乎地位,没有那些观念,就是干革命。这是早期共产党员的特点。 那个时候能够加入共产党就不容易。在那个年代,加入共产党是多大的事呀!真正叫做把一切交给党了,什么东西都交了! 我在法国呆了五年多,一九二五年底离开。五十年后再去,感到法国变样了。我问了警察,我原来在巴黎住的地方已经找不到了,是在意大利广场。我看到法国的农村也变了,我喜欢你们过去的农村,很漂亮。 对中国的责任,我已经交卷了,就看你们的了。我十六岁时还没有你们的文化水平,没有你们那么多的现代知识,是靠自己学,在实际工作中学,自己锻炼出来的,十六七岁就上台演讲。在法国一呆就是五年,那时话都不懂,还不是靠锻炼。你们要学点本事为国家做贡献。大本事没有,小本事、中本事总要靠自己去锻炼。 …… P10-15 序言 我自从十八岁加入革命队伍,就是想把革命干成功,没有任何别的考虑,经历也是最艰难的就是了,我一九二七年从苏联回国,年底就当中共中央秘书长,二十三岁,谈不上能力,谈不上知识,但也可以干下去,二十五岁领导了广西百色起义,建立了红七军,从那时开始干军事这一行,一直到解放战争结束,建国以后我的情况你们就清楚了,也做了大官,也住了牛棚,你问我觉得最高兴的是什么?最痛苦的是什么?在我一生中,最高兴的是解放战争的三年,那时我们装备很差,却都在打胜仗,这些胜利是在以弱对强,以少胜多的情况下取得的,建国以后,成功的地方我都高兴,有些事物,我也有责任,因为我不是下级干部,而是领导干部,从一九五六年起我就当总书记,那时侯我们中国挂七个人的像,我算是一个。所以,在“文化大革命”前,工作搞对的有我的份,搞错的也有我的份,不能把那时候的失误都归于毛主席。至于“文化大革命”那是另外一回事。我一生最痛苦的当然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其实即使在那个处境,也总相信问题是能够解决的。前几年外国朋友问我为什么能度过那个时期,我说没有别的,就是乐观主义。所以,我现在身体还可以。如果天天发愁,日子怎么过?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出来工作,从一九七七年到现在是七年,我相信没有犯大错误。但究竟怎样,让历史去评价吧! 后记 邓小平是二十世纪的一位伟人,他七十多年的革命生涯波澜壮阔,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他是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邓小平从不主张宣传自己,他说,“我多次拒绝外国人要我写自传,如果只讲功不讲过,本身就变成了歌功颂德,吹嘘自己,那有什么必要?” 邓小平没有写过完整的自传,但是他对自己的经历、信念、爱好和重要思想都有他自己的说法和评价,这些内容大多散见于他早年自己填写的履历表,以及后来与家人、身边工作人员、外国友人的谈话中,还有一些散见于他在一些会议上的讲话和即席发言之中。我们从《邓小平文选》、《邓小平年谱》和邓小平的有关档案材料中把这些内容集纳起来,编辑了这本《邓小平自述》。这些内容基本反映了邓小平一生的经历和重要思想,是奉献给读者的一本研究邓小平和学习邓小平的重要读物。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邓小平自述/开国领袖自传自述典藏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73919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09-08-01 |
首版时间 | 2009-08-01 |
印刷时间 | 2009-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马列著作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1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A762 |
丛书名 | |
印张 | 2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