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探索宇宙的神奇奥秘/教科文行动
内容
编辑推荐

《探索宇宙的神奇奥秘》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神秘奇异的天文世界。神奇的宇宙在这里展开它广袤而深邃的画卷,认识恒星,漫话行星,探索天体运行的规律,一窥天文奇观的风采,本书图文并茂,浅显通俗,引导读者徜徉在宇宙变幻莫测的空间里,感受那充满无穷探索乐趣的宇宙之旅。

内容推荐

《探索宇宙的神奇奥秘》是CCTV教科文行动天文篇节目的文字本,从对宇宙最浅显的认识开始,详细介绍了恒星、行星、天体运动规律、天文科技、天文奇观、黑洞之谜、火星探索、载人航天等宇宙科学的方方面面的知识,《探索宇宙的神奇奥秘》为人们了解宇宙、认识宇宙提供了一个富有趣味的科普入门读物。

目录

第一章 认识字宙

第二章 漫话恒星

第三章 漫话行星

第四章 天行有常(上)

第五章 天行有常(下)

第六章 探索宇宙(上)

第七章 探索宇宙(下)

第八章 天文奇观

第九章 黑洞之谜

第十章 约会火星

第十一章 载人航天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认识宇宙

好奇是人类的天性,当我们脚踏大地仰望满天星斗的时候,总会生出许许多多的疑问,这些闪烁的群星到底是什么,它们离我们多远,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地球只是成千上万颗行星中普通的一员,但是在茫茫宇宙中是否还有其他星球和地球一样有山有水,并且居住着类似人类的智慧生命呢?

在本书中,美国著名的天文学家、科普作家卡尔·萨根先生将以他广博的天文知识和睿智的科学思想,向我们展示古往今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晴朗的夏夜能够看到天空中有一条长长的光带,那是一个亿万颗行星的集合体,今天人们叫它银河,其实在很早的时候世界各地的人们就已经注意到这条光带,而且不同地区的人赋予了它不同的感情色彩。在中国的古代人们管它叫天河,而且还为它编织了一个非常美丽的传说。传说牛郎和织女相爱了,但是触犯了天规,王母把牛郎发配到了人间,而织女偷偷赶到人间,跟牛郎结为夫妻并生下一对儿女,王母知道以后派天兵捉回织女,这个时候牛郎挑着箩筐去追赶,王母一怒之下用玉簪划下了一道长长的天河,从此以后牛郎织女每年只能农历七月初七在银河两岸相会。而在博茨瓦纳沙漠地区的游牧部落,把这条光带叫做夜空的脊梁骨,古希腊认为这是天后赫拉的乳房中流出的乳汁,看来远古时期人类就是这样通过眼睛的观察,再加上想象和猜测形成了对宇宙朦胧的认识。

观察星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观看它们的本来面目,另一种是观看我们想寻找的东西。昴星团是一群年轻的恒星,天文学家认为它们刚刚从气体和尘埃构成的恒星产房中降生不久。蟹状星云是一颗恒星的墓地,在这里气体和尘埃又重新散播到星际空间中去,蟹状星云的中心是一颗正在熄灭的脉冲星。昴星团和蟹状星云都位于同一个星座里,古代的占星术士早就给这个星座起名为金牛座,他们认为这头公牛能够影响人世间的生活。如今天文学家说,土星是由氢和氦组成的巨大球体,外面围绕着一道道由许许多多雪球构成的环,宽度达5万公里;而木星上的大红斑则表示那里正刮着猛烈的风暴,它也许已经咆哮了一百万年,但是在过去占星术士却认为行星能够影响人的气质和命运,木星代表帝王的权威和宽厚的天性,土星却被认为预示着死亡,它还会制造怀疑引起猜疑酿成灾祸,如今在天文学家看来火星和地球一样是块实实在在的地方,是等待开发的处女地,但在过去,占星术士把火星看成是一员战将,是争斗、暴力和破坏的煽动者。天文学和占星术之间,并非一直是泾渭分明的,在人类的大部分历史中它们倒曾经难分难解,不过天文学最终还是挣脱了占星术的枷锁。

人们想把自己和宇宙联系起来,这反映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人类确实是和宇宙有联系的,然而不是通过占星术这种方式,而是通过最深刻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地球这颗小小的行星确实受到一颗恒星的影响,那就是太阳。40亿年前太阳使地球上出现了生命,但是太阳只不过是我们所看到的宇宙中10万亿亿颗恒星中的一颗而已。这数不清的恒星,全都服从各种自然规律,人类已经知晓其中的一部分。那么人们是怎么发现确实存在着这样一些定律呢,如果人们居住在一个永远一成不变的星球里面,就不会有多少事情好做了。人们既不会有什么该琢磨的东西,也不会萌生研究科学的动力。如果我们居住在一个变幻莫测的世界上,事物变化的规律极其复杂,或者简直就没有规律可言,那也同样不会出现科学之类的东西。由于人们是生活在一个介于两者之间的世界里,这里事物是变化的,但又是按一定章法变化的,这种章法就是自然规律。如果向上抛出一根木棍,木棍总会掉下来。如果太阳向西方落下,它在第二天早晨又会从东方升起,所以人们有可能从中悟出一些东西来,这就是科学,有了科学我们可以用它来改善自己的生活。人类是善于理解世界的,一直如此,我们之所以能够打猎,能够生活,都完全是因为我们能想出各种名堂来。

曾经有这样的时期,那时候电视、电影、收音机和书籍还没有出现,人们在这样的境况中生活了绝大部分时间,在没有月光的夜晚人们坐在篝火的旁边,注视着星空。夜空是多么迷人啊,天上有图案,如果仔细观察就能看出种种图形,在北方的星空中有一个最容易辨认的星座,北美人把它叫做大勺,法国人的看法也差不多,他们叫它平底煎锅。中世纪的英国人认为它的样子像一架老式的耕地木犁。古代中国人的想法更复杂一些,在他们看来,这些行星载着天界的官员们,这些官员坐在云端里,被侍从们簇拥着绕着天极北极星巡行。北欧人又自有一种想法,在他们看来这是一辆车子,一辆中世纪式样的双轮车。又有人认为这七颗行星是更大幅画面的一部分,因此希腊人和美洲的土著居民并不认为这是一只勺子的柄,而是一头大熊的尾巴。不过要论想像力还属古埃及人最丰富,对于这一大群星星,他们想像了一个罕见的场面:一头公牛和一个男人打斗,后面跟着一头慢吞吞的河马,背上还驮着一条鳄鱼。正如对这个星座有种种神奇的看法一样,对于其他星座情况也是如此。

太阳在日全食以后重又照耀大地,它消失了一夜之后又从东方升起,残月消失后新月又重生,这些都向我们的祖先宣讲着死后复生的可能性,上天为大地演示着不朽的存在。大约1000年前,在北美洲西南部的阿那萨奇,人们用石头修起了一座殿堂,这是一座天文观测台,它用来测定一年中最长的白昼,到了这一天,清晨人们都举行仪式,感谢太阳的慷慨仁慈。他们造了座纪念性的大日历,这样阳光便能在某一天并且仅仅在这一刻穿过一个窗口,照到某一个特定的缺口上。

P1-5

序言

中央电视台社教节目中心与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合作的《教科文行动》丛书出版活动,标志着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借助与兄弟媒体的互动与联系,获得了一个具有品牌效应的传播平台,频道制作、编播的优秀科教文化节目的社会影响力也在此平台上获得了全新的、深层次的扩充。

中央电视台作为一个全国性、综合性的媒体,不仅注重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文艺事业,还十分注重文教事业;不仅注重自身建设,还十分注重与各方面社会力量的合作;不仅注重传媒自身的政治文化使命,也十分注重社会经济属性。

这几个注重,加上多年积淀,就决定了中央电视台是有着深厚文化内涵和文化作为,开放而非封闭、灵活而不僵硬,无论业务还是观念都始终处于前沿的电视媒体。

现在科教频道与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的合作,就是体现了几个注重,尤其体现了我们的文化作为、文化抱负,也体现了我们的合作理念。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于2001年7月开播,是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应运而生的。3年来,科教频道组织了多次主题突出的大型系列节目制作和播出上的特别编排,在中央电视台已形成了鲜明的频道特色,“教科文行动”的品牌在社会上也获得良好的赞誉。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的同志一直关注着科教频道的成长,关注着科教频道的内容,此次通过精心策划、编辑,使电视上一闪即逝的节目,变成可以细读的文字,可以细看的图片,这样,科技、文化、艺术知识的传播就是立体的,深入的,全方位的。所以,双方的合作从文化上看,可以说是善莫大焉。

科教频道是中央电视台宣传“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基地,也是展现国内外优秀电视科教作品的基地。希望我们能以此为出发点,在将来展开更大规模、更高规格、更具影响力的合作。这样,我们同为国家文化事业中的一员,就能够互相借力,共同发展,最终把我们的事业做大做强。

祝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与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合作成功,祝《教科文行动》丛书的出版获得成功!

2004年4月

后记

吹尽黄沙始到金

“教科文行动”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始创,历经三载,熔铸了当代中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时代精神,熔铸了科教频道对“教育品格、科学品质、文化品位”一以贯之的追求,熔铸了中央电视台领导,科教频道领导、编创、管理等方面电视人的勇气、智慧与心血,熔铸着广大电视观众的希冀,终于成长为一个获得了同行赞誉、具有社会影响力而富于特色的电视文化品牌。

中央电视台于2001午创立科教频道,电视文化传播始踏上专业化征程。历次“教科文行动”不遗余力,不惮繁复,可谓“千淘万漉虽辛苦”,也只是经编纬辑了中外优秀文化成果中的不及九牛一毛。但在电子传播时代,它更像是种子,不断播撒于广泛的社会受众渴求知识的心田之中。

科教频道于2003年暑期编创的“教科文行动”,分为文学、美育、历史、地理、自然、科技、综合等7大版块,播出全程历时60多日,全套节目题材广泛,内容充实,视角独特,在生动的声画世界中渗透着深沉哲思与人文关怀。

节目播出后,受到观众好评,许多人要求重播或保存相关节目资料。对科教频道电视人而言,这是莫大的安慰与鼓舞——前行路上,知音弥多。

为方便观众对电视节目的深层理解和对相关文化知识的掌握,探索一条跨媒体的文化传播途径,中央电视台社教节目中心与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合作,整合“2003年暑期教科文行动”等一批优秀节目资源,将其纳入图书出版之列,并命名为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教科文行动——给头脑的基本储存”。

丛书共分8个分册,分别为《探索宇宙的神奇奥秘》(原天文篇)《极具挑战的地球故事》(原地理篇)《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原历史篇)《改变人类的科学活动》(原科技篇)《古今中外的文学盛宴》(原文学篇)《艺术殿堂的心动之旅》(原综合篇)《动物世界的生存法则》(原自然篇)《科技发明的历史长河》(原天工开物)。其中对《教科文行动——天文篇》节目的创作和文稿编写,得到了天文学界李竞、李元、崔振华、赵复垣、赵世英、王家龙、朱进、王绶琯等专家提供的专业资料及热情指导。

这样,电视“教科文行动”终于带着蓬勃的姿采走出电视,落实到广大观众及读者的手中、心中。观众、读者如在阅读中感到一些或契合或启迪或便利,就算是科教频道电视人借《教科文行动》丛书的出版而送上的点点金沙吧。

整套丛书在编辑过程中,得到了中央电视台台领导的支持,得到了多领域专家学者的指教,得到了《教科文行动》编创人员的通力配合。在此一并深表谢忱。

中央电视台社教节目中心与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两家传媒的精诚合作,更为《教科文行动》丛书出版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本丛书的编辑或有不妥不当舛错之处,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CCTV-10《教科文行动——给头脑的基本储存》

编辑部

2004年4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探索宇宙的神奇奥秘/教科文行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947504
开本 16开
页数 2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4
出版时间 2011-02-01
首版时间 2011-02-01
印刷时间 2011-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天文地理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P159-49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6
17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0: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