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有关七七卢沟桥事变及其相关问题研究最新文章的汇集。作者均为长期从事抗战问题研究的专家,如杨奎松、章百家、胡德坤、杨天石等,不少文章对这一老话题提供了新见解,对人们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 图书 | 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文库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有关七七卢沟桥事变及其相关问题研究最新文章的汇集。作者均为长期从事抗战问题研究的专家,如杨奎松、章百家、胡德坤、杨天石等,不少文章对这一老话题提供了新见解,对人们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内容推荐 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同时它也开启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大幕。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在近代饱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的伟大抗争,也是一次胜利的抗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枢纽!由此,七七卢沟桥事变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成为具有重大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对其的研究与探讨也就为学者长期关注。 目录 七七事变后蒋介石的和战抉择 中国为抗日寻求外国军事援助与合作的经历 中国抗战与盟国的太平洋战争 论七七事变时期日本的“不扩大方针”——兼论南京国民政府的对策 论中国七七抗战的国际影响 中国抗日战争开端问题再研讨 论满铁“综合调查”与日本战争国策 论东北少数民族抗战特点 “慰安妇”问题的过去与近况 侵华日军用化学细菌武器杀害中国人民述略 侵华日军在中国东北的化学战 九一八事变以后自由知识分子对日本侵略的态度——以《独立评论》为例 沦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政治空间的嬗变 及其再构建 角色、行为与民族主义:南京伪自治委员会与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关系初探 大时代里的一段小历史——日本侵华战争八年间亲身经历忆记 抗战初期刘少奇力对华北局势和中共在华北中心工作的思考——读《杨尚昆回忆录》札记 抗战期间驻南京部分日本军民的觉醒与反战活动 “华北事变”期间的日本对华政策 王世杰与战后对日和约问题的交涉 评《读卖新闻》对日本战争责任的检证 为团结抗战奔走呼吁——试论抗战时期的梁漱溟 中国抗战财产损失研究述评 论日本与纳粹德国在“强制劳动”罪行上的异同点 山东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中的民众动员 史迪威事件中的蒋介石与宋子文——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之一 日本殖民统治对近代台湾社会经济进程的影响 编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文库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08651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66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522 |
| 出版时间 | 2009-07-01 |
| 首版时间 | 2009-07-01 |
| 印刷时间 | 2009-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64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265.407-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1.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3 |
| 宽 | 142 |
| 高 | 2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