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不可不知的5000年历史常识
内容
编辑推荐

从人类出现的远古时代,到战火纷飞的两次世界大战;从钻木取火的山顶洞人,到和平民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本书资料翔实,浓缩古今中外历史常识,以丰富的知识和史料,讲述精彩历史,展现人类成长中的点点滴滴,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这是我们编纂这本《不可不知的5000年历史常识》的初衷。

以史为鉴,以古鉴今,只有用心灵感受历史,了解人类发展的苦难与辉煌,才能在新的挑战面前,与时俱进,把握历史大势,适应社会的潮流。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浓缩古今中外历史文化知识精粹的储备手册。它以短小精悍的文字,娓娓讲述历史的精彩。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内容包括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最常用的历史知识。它既是一本历史知识储备辞典,又是你生活之余的一点精神食粮。

全书脉络清晰,浓缩古今。对各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的事件介绍详尽,选材最具代表性、最具典型性、最有影响力,兼顾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宗教、科技等多个方面。男女老少皆宜:青少年学生课外提高丰富历史文化知识;中青年闲暇之余、工作休闲提高历史文化修养;老年人不断丰富历史文化素养,让老年人通达古今,老有所养。生活舒心开怀。

目录

先秦时期

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与五代十国时期

宋辽夏金时期

元朝

明朝

清朝

民国初期

北伐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揭开人类起源的面纱

尼罗河孕育下的古埃及文明

两河流域的奉献

印度河文明

爱琴文明

古罗马

中古时期的欧洲

亚洲的昨天

文艺复兴时期

近代英国

大革命时期的法国

美利坚合众国

19世纪的英国

19世纪的法国

19世纪的德国

19世纪的俄国

19世纪其他欧洲国家

17-19世纪的亚洲和非洲

“一战”风云

俄国十月革命及苏联的成立

“二战”档案

试读章节

盘古开天地

传说盘古生于天地混沌中,清的气往上浮,成了天;浊的气往下沉,成了地。以后,天每天高出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然后盘古手撑天、脚踏地,以每天一丈的速度长高,天地的距离也随之越来越远。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轰然倒下。盘古死后,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胡子变成了星星,嘴里最后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雾,声音变成了雷霆闪电,身上的肉变成了土地,四肢变成了山脉,血液变成了江河,从此天上有了日月星辰,地上有了山川树木。

女娲造人补天

传说女娲是一个人身龙尾的女神。她按照自己的形貌捏成人形,然后朝着那些小泥人吹口气,便造出了最初的人类。女娲想让人们遍布广阔的大地,于是她甩动蘸上泥浆的藤条,泥点掉落在地上也变成了人,大大加快了造人的速度。她还将人分成男女,教他们配成夫妻,繁衍后代。因此,女娲被尊为人类的始祖。

女娲的儿女们在大地上幸福美满地生活着。有一年,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水神将撑天的大柱撞塌了,天上出了一个巨大的窟窿,洪水不断地流下来,遍布整个大地。为了挽救她的儿女们,女娲到黄河边挑选了许多五彩缤纷的石头,把它们放在熔炉里熔化,再用这些熔化了的液体把天上的洞补起来。经过九天九夜,天空终于被补好了,大地放晴了,天边出现了五色云霞。

有巢氏构木为巢

传说有巢氏是巢居的发明者。远古时代,人民少而禽兽多,人民经不住禽兽虫蛇的侵袭和危害。有位圣人出来,教人们在大树枝杈间,构木为巢,让人们居住在树上,躲避猛兽对人类的侵袭。随时间推移,他又教会人们用灌木、木槿的树干(类似藤条,有弹性)编成篱笆,防卫居室。用坚韧结实的野草编织成厚草席帘,覆盖在屋顶上防风雨。这个圣人被人民称为有巢氏。

燧人氏钻木取火

燧人氏,又称“燧人”,相传是人工取火的发明者,被后世称为三皇之一。远古人“茹毛饮血”,伤害肠胃,人们多患疾病。燧人氏教人们使用燧石击打或钻木取火,以火烧烤猎物的骨肉,不仅味美,也易于消化吸收,从此人们不再患腹疾。燧人氏的传说,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人类从利用和保存自然火种,进步到人工取火的漫长历史演进过程。

神农尝百草

传说神农炎帝居于姜水(今陕西岐山一带),牛首人身。他见大家靠吃兽肉饮生水难以长久维持,便到处寻找可以果腹的植物,有时一日便中很多毒,他的精神感动了上天,得到神灵的帮助,天降种子,供他种植。他用木制作耒、耒吕,教民农业生产。

在找谷种的过程中,神农中毒又解毒,从而发现了草木的药性。他还用红褐色的鞭子鞭打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味,教给人们认识了植物药。《神农本草经》即是后人依托他的著作。

伏羲

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其妹女娲成婚,生儿育女,成为人类的始祖。又相传他是古代东夷部落的杰出首领。伏羲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制八卦,即以八种简单却寓意深刻的符号来概括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此外,他还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结网而制成网罟,教民捕鱼打猎。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其实,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三皇”有的说是天皇、地皇、泰皇(或人皇),有的说是燧人、伏羲、神农,也有的说是伏羲、神农、黄帝;“五帝”有的说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也有的说是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黄帝战蚩尤

黄帝战蚩尤又称涿鹿之战,指的是距今约四千六百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鹿一带进行的一场大战。

据说蚩尤联合其他部落,用武力击败了炎帝部族,并进而占据了炎帝部族居住的“九隅”,即“九州”。炎帝向黄帝求援。黄帝同蚩尤在涿鹿地区相遭遇了。双方接触后,蚩尤部族倚仗人多势众、武器优良等条件,向黄帝部族发起攻击。黄帝利用位处上流的条件,在河流上筑土坝蓄水,阻挡蚩尤族的进攻,最终以胜利而告终。

炎黄子孙

相传黄河流域最早有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这个部落大约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主要从事农业劳动。附近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合并,接受黄帝领导,并且结为联盟。中华民族就是由此产生的。现在的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也是来自于此。

仓颉造字

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他用祖传的结绳记事的办法替黄帝记载史实。时间一长,那些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绳结都记了些什么,连他自己也忘记了。因此,仓颉想造出一种简单易记的符号,用来表达思想,传授经验,记载历史。

因为怕人打扰而延误了时间,仓颉把自己关了起来,开始专心地创造新的符号。为了叫起来方便,他给这些符号取了名字,称为“字”。这些字都是依照万物的形态造出来的。比如“日”字,是照着太阳红圆的模样绘的;“月”字,是仿照着月牙儿的形态描的;“人”字,是端详着人的侧影画的;“爪”字,是观察着鸟兽的爪印涂的……仓颉就是这样细心观察万事万物,辛辛苦苦造字。一天天过去,仓颉创造出了我们今天用的所有汉字,并将它们传授给了后人。

先蚕娘娘——嫘祖

黄帝的正妃女嫘祖经常带领妇女上山录蝌皮、织麻网,她们还把男人们猎获的各种野兽的皮毛剥下来,进行加工。不长时间,各部落的大小首领都穿上了衣服和鞋,戴上了帽子。一天,嫘祖在一片桑树林里发现满树结着白色的小果,观察了好几天,才弄清这种白色小果是一种虫子口吐纽丝绕织而成的。她把此事报告黄帝,并要求黄帝下令保护本国山上所有的桑树林。

从此,在嫘祖的倡导下,开始了栽桑养蚕的历史。后世人为了纪念嫘祖这一功绩,就将她尊称为“先蚕娘娘”。

颛顼

相传颛顼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今四川省攀枝花一带),世居穷桑,其母女枢因感“瑶光”而生,10岁而佐少吴,20岁而登帝位,初封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都于帝丘(今河南濮阳县西南)。在位七十八年,寿98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死后葬于东郡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中(今河南内黄县三杨庄西)。

颛顼是传说中的神化人物,他有非凡的经历和超人的力量,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帝喾

帝喾是黄帝的曾孙,阏伯的父亲。是五帝之一,号高辛氏。相传帝喾生于穷桑,母握裒因踏巨人足迹而生。帝喾少小聪明好学,十二三岁便有盛名,十五而佐颛顼,封有辛地方(今河南商丘),实住帝丘(今河南濮阳),三十而得帝位,迁都毫邑(今河南偃师县西南),在位七十年,享寿百岁。有四妻四子:姜嫄生弃(即后稷),是周族的祖先;简狄生契,是商族的祖先;庆都生帝尧;常仪生帝挚。死后葬于今商丘市睢阳区南25公里的高辛集。

P3-5

序言

人类所在的这个星球,相对于浩瀚的宇宙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人类的历史,相比于地球的历史而言,是很短暂的。但是,人类是很伟大的,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上,人类用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头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谱写了光辉的历史。我们的祖先从远古走来,薪火相传,从蛮荒蒙昧走向文明开化,中间经历了多少沧桑巨变!古往今来,无论何人,无论何事,无不在历史的长河中受到洗练。一段历史,就是一面镜子,面对这无数面镜子,我们沉思,我们感叹,我们遐想,我们奋进!

以史为鉴,只有用心灵感受历史,了解人类曾经的苦难与辉煌,才能在新的挑战面前,与时俱进,把握历史机遇,创造新的辉煌,这是我们编写这本《不可不知的5000年历史常识》的初衷。

历史是深邃而广博的,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典籍浩如烟海。即使是资深专家撰写的多卷本史学巨著,也难以再现历史的全貌,更遑论我们这样一本数十万字的小书了。我们的目的,是要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古今中外历史知识的大致轮廓和基本线索,使读者在较短时间内,对古今中外历史上最主要的人物、事件、典籍有一个概略的了解。因此,我们经过认真而精心的筛选,在世界历史部分写了740条,在中国历史部分写了800条,总计1540条,奉献给广大读者。时间下限一般都只写到1949年。

我们力图使本书体现出这样几个特点:

(1)吸收当代历史研究最新成果,还原历史真实。由于种种原因,过去我们对许多历史事件或人物并不熟知,或者被人为歪曲,或者被刻意回避,改革开放以来,真实的历史正在逐步得到还原。这一点,在本书中是有所体现的。

(2)脉络清晰,浓缩古今。对各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的事件,我们选择最有代表性、最具典型性、最有影响力的加以介绍,兼顾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宗教、科技等多个方面,并力求使用最准确的史科、以最简明的文字来浓缩历史。

(3)突出科学人物,贯彻科学发展观。中外历史上各个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的人文社会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自然科学家,真是群星璀灿、美不胜收,他们为创造人类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推动历史前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外国的这些人物,过去我们了解得并不多。本书中着重对他们作了简明的介绍。这对我们继承前人优秀科学成果,践行科学发展观,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是有示范效应的。

(4)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对历史中涉及的知识性、科学性问题,或单列条目介绍,或在有关条目中注释说明,使读者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枯燥而有趣味。

至于是否达到了上述要求,则有赖于广大读者来评判了。我们衷心希望亲爱的读者提出宝贵的批评指正意见,以便再版时补充修正、充实完善。

蓝垂华

2009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不可不知的5000年历史常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蓝垂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463753
开本 16开
页数 3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109
丛书名
印张 2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1: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