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夏日和声/殷健灵温暖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殷健灵的中短篇小说自选集,全书收录了夏日和声、比乐与军刀、初潮、过街地道等八篇短篇小说;九月阳光、白鸽子的梦两篇中篇小说。

作者以成熟的笔法、精准的文字勾勒了生活在你我周围寻常少男少女的成长故事。这些精雕细琢的中短篇作品,不离“成长”二字,成长的坎坷、喜悦、苦恼、见闻、得失、困惑等均在其中。儿童文学研究者推崇殷健灵用字遣词相当讲究,能将平常人家的故事,写得格外清爽。

内容推荐

本书是殷健灵的中短篇小说自选集。

作者以成熟的笔法、精准的文字勾勒了生活在你我周围寻常少男少女的成长故事。这些精雕细琢的中短篇作品,不离“成长”二字,成长的坎坷、喜悦、苦恼、见闻、得失、困惑等均在其中。儿童文学研究者推崇殷健灵用字遣词相当讲究,能将平常人家的故事,写得格外清爽。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首次收入了作者未曾发表过的两个中篇小说《九月阳光》和《白鸽子的梦》,小说温暖阳光的调子令人动心、动容。

目录

短篇小说

 夏日和声

 比乐与军刀

 初潮

 过街地道

 出逃

 七年

 画框里的猫

 回家的路

中篇小说

 九月阳光

 白鸽子的梦

我的财富(代后记)

试读章节

我叫毕小胜,外号必胜客。不过,我还没尝过必胜客的滋味,那些给我取绰号的人也没有。只有妮子尝过。那次,她考了全班第一名,缠着她妈带她去了趟必胜客。据妮子说,很失望,就像撒了很多料的大饼,还不如街口摊子上的大饼好吃。

不明白为什么门口总有那么多人排队。妮子恍然地说。

尽管妮子说披萨饼不好吃,我们还是强迫她说出了有关披萨饼的种种信息,比如形状、厚薄、软硬、口味,以及坐在必胜客里的孩子说些什么话等等。关于这些,妮子都说得不错,但是她无法说清配料的种类,甚至连上面放了什么蔬菜也说不清,只说可以拉出很长的有嚼劲的丝,有一点点酸酸的奶味。听到这里,我的哈喇子不争气地掉了下来。我马上想到了电视里的必胜客广告,那种五彩缤纷的装饰华丽的厚厚的面饼,切下一块的时候,就牵出一缕长长的丝,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是,这没有什么可耻,他们都不知道。

我们住在板泉街。板泉街的孩子不知道披萨饼的滋味没有什么可耻的,就像我们不知道这个城市的孩子是怎样生活的一样。

我曾经生活在另一个世界,在八岁以前。先前我不在这里,先前我住在很远的乡村,和奶奶、妹妹在一起。奶奶老了,没力气种地,靠爸妈打工挣来的钱过日子。我们很穷,但是我很开心。下鱼塘捕鱼、捉虾,还有山上采不完的野果子。奶奶一直对我说,总有一天你要进城,以后做一个城里的孩子。我对奶奶的话无动于衷,觉得和自己没有关系。直到八岁那年,我真的被爸妈接进了城。我要做一个城里的孩子了,可是我很伤心,扒着门框不肯走,因为要离开奶奶和妹妹了。奶奶也很伤心,她抹着老泪纵横的眼睛,像孩子一样哇哇地哭。

爸妈在这个大得没有边的城里有了自己的房子,虽然它很破。板壁的墙,黑毛毡盖的顶,就像一个穿着松松垮垮的破衣服的醉汉。阳光很少照到我们的房子里来,都被外面的高楼挡住了。不过,这有什么关系,板泉街的房子都这样。茉莉的家是一节废弃的电车车厢。虽然已经锈迹斑斑,像生了满身的疮,我却认为它是板泉街最豪华的房子。顺带说一句,茉莉是我来这里以后认识的第一个朋友,我们一起在蓝鹰小学做了同学,她是个女的。

板泉街位于这个城的东北角,但是和这个城市好像没有太大的关系。从我们的黑黢黢的小巷望出去,可以看见很多栋亮闪闪的高楼,在天光下闪着冰刀一样的光。到了晚上,霓虹灯把天空照得透亮,也照亮了我们这条陋巷。很少有生人来这里,偶尔有人闯入,脸上都会带有惶恐的表情,他们用很复杂的眼光打量我们,好像我们多长了一只手或者一个脑袋。不过,有一些黄头发的高个儿老外光顾这里,他们像好奇的小孩一样,端着照相机不停地“咔嚓咔嚓”,不过,我从来没有从他们那里拿到过照片。

我爸妈都是收废品的,门口的废品堆得像小山。在我眼里,那是一座宝贝山。我经常在小山里捣腾,在那里见识了从来没有见过的各种包装盒,有玩具,也有文具的,我最感兴趣的是食品的包装盒,那上面往往残留着食物原来的气味,这种气味很诱人。我还从宝贝山里淘到了很多漂亮的包装纸,用来包我的课本。我送了好些给茉莉,她回送我一块米老鼠形状有水果味儿的橡皮擦。P1-3

序言

让过去过去,让未来到来

殷健灵

收在这个系列里的文字充满了意味。你跟着我重返青春年少时代,而我则故地重游、旧时再历,再度品尝到自己成长的滋味。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无论是虚构还是真实,也无论是写给大人看的还是写给孩子看的,你在文字中读到的都是我——我真实的情感,我对成长的体悟、对童真的怀恋,以及对人生和未来的期冀与思考。

这个系列还原了我创作的真实面貌,从起点一直到现在,将近20年的痕迹都在这套书里零星呈现。虽然几个重要的长篇没有收入(比如《纸人》《月亮茶馆里的童年》《橘子鱼》《风中之樱》《轮子上的麦小麦》《哭泣精灵》等),但最早的散文、最早的短篇小说都是头一回在这里集束。如果还能有一点欣慰的话,就是这些看似稚嫩的小说和散文让一些孩子在长大后仍然记取,事隔多年,他们辗转让我知道那些文字已经深深刻在他们心上。对一个写作者来说,这是莫大的奖励。

编这套书的过程让人清醒,我看到自己一路上在追求什么,想给予读者什么。

我知道成长的过程从来不是单纯的。一个孩子长大着,活在纷繁芜杂的环境里,面对着变化中的自己,面对着神秘莫测的世界,探索着自己的身体,探索着内心,也探索着未知的人生。成长好快乐,成长也好辛苦。

儿童文学决不是编几个有趣的故事那么简单。总想,读着我的文字的孩子,能不能有所得到?能不能更加了解自己、爱自己?能不能被文字的美感浸润、感动?能不能从中窥测到博大的世界?

读着我的文字的大人,会不会心生共鸣?会不会唤醒你沉睡的情感和记忆?会不会重新发现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童年?

是的,读我的书的人,凭什么要把最宝贵的时间交付给我呢?

我始终不安地意识到要追求的还有很多,于是,写作的过程也变得如探险般丰富曲折。但一切又都是顺其自然的。就好像在果园里,我从各色果树上采摘下果子,储存起来以备过冬之需,也把我对孩子的爱意注入酒窖,一并储存、酝酿。

这个系列挑选了三种类型的作品。

第一种是长篇小说。说是长篇,但都不是什么鸿篇巨制,篇幅只在十万字上下,这个长度对青少年读者的阅读耐心来说大概刚刚合适。

《玻璃鸟》是我的长篇处女作,写作时的年龄不满24岁。那时有满腹的话儿需要倾吐,用一泻千里来比喻当时的创作状态并不为过。正如“玻璃鸟”的意象所表达的:敏感、脆弱、透明,欲飞而不能,一个人的成长也就是这般美丽而胶着吧。这本长篇处女作出版十多年来不忍回头再看(因为担忧其生涩稚拙),竞也连续印行多次。直到这次重版,才从头至尾细心重读、修订。这是来自我内心最真实单纯的成长记录。

而另两部,《蜻蜓,蜻蜓》和《千万个明天》则属于最新创作,分别写于2007年和2008年下半年。它们都不再是单纯的记录,而是借不同的故事的躯壳,承载了我的成长所得。《蜻蜓,蜻蜓》是借留守孩子的故事背景,探讨关于爱的主题和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得与失;《千万个明天》则更为丰富,无常人生中的错失与坚守、无望与希望、无奈与承受、爱与痛、逃避与担当……都尽在其中。

希望,我的故事能深入到读者的心里面。在失落的时候,被伤害、甚至被撕碎的时候,故事能够重新塑造你。我充当梦的制造者,制造我自己的梦,也制造你的梦。

第二种是中短篇小说。

我没有给小说署上日期,聪颖的读者也许可以大致猜到创作时间的远近。其中最早的可追溯到我的大学时期,距今已有十八年整。那时候关心的故事,现在依然在被人关心。而我关心的故事,在我之前很久很久,也旱已被人关心。长大这点事大抵如此。成长,被我们每个人经历着,感受着,但每个人领受的方式、心境都是不同的,因此,才会有看似各个不同但本质却大致相同的故事。

在中短篇集《夏日和声》里,有两篇作品略为特殊。前些日子,我在整理早期的手稿时发现了两部没有发表过的中篇小说,改定后首次以《九月阳光》和《白鸽子的梦》为题在这里公开发表。说真的,我已经彻底忘记了有过这两篇小说的存在,重读时,有一点点惊诧,惊诧那里面带着浓浓的清朗光明的气息,这种气息和这个时代有一点点隔膜,却令我自己感到温暖和亲切。

第三种是散文和随笔。

和小说相比,散文和随笔无疑更加真实坦诚,你可以轻易地看到我的内心。这些文字按照内容和风格分辑:

第一辑散文均写于二十岁出头的时候,曾经在当时的《巨人》杂志连续集束刊登,因其“坦诚到令人害羞的地步”,虽然明显稚嫩,甚至带有习作痕迹,却仍受到业内外不少好评。当年成书后,更有小读者将其中段落摘抄珍藏,“孤独时大声朗读背诵,是成长期贴心的陪伴”。

第二、第三和第五辑取材于现在的心境、我的见闻与对过往的感悟。时代变得太快,但人性却十分稳定,几乎丝毫没变。对写作者而言,这是件好事。因为写时注入了真情,不管我写的是什么,重读时发现,时间一直停滞不前。

第四辑更像一些小品。每一则都是小故事,儿时游戏也好,听来的故事也好,短,也没有关系,只要有趣味。

写儿童文学的人时常被问:“你早已远离年少时代,为何还钟情于写这些孩子们的事?”他们的潜台词也许是,儿童文学是“小儿科”的,是被忽视的。可是,你不知道,和儿童文学打交道日子越长,越能体会到这件事的好处。可以永葆年轻的心态啊,可以重新返回年少时光啊,这些都是,还有一样好处是我最痴迷的——能用我的成长经验让今天的孩子比我当年过得更好,少一点痛苦迷茫、孤单无助,多一点温暖陪伴、美好体验。

对我来说,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了。

殷健灵

2009年1月 上海

后记

我的财富

殷健灵

还没有到总结人生回首过去的年龄,做这个题目实在是有些勉为其难。在此之前,我还没有好好估价过自己不长的人生,只觉不如意事常有,许多愿望还悬在空中,许多时光在踌躇中被糊涂地打发,未来似乎轮廓模糊。

而此刻却要俯拾人生财富,犹如用生命的滤纸过滤逝去的岁月,思想的滤纸只留住那些熠熠闪光的结晶——它们总是让人记忆深刻,意义非比寻常。我想起今夏去三亚的亚龙湾海滩,在烈日下捡拾贝壳。当时捡起的每一枚贝壳都能让自己欣喜一番,但最后经得起挑选,值得带回去的却只有那么零星几枚,称得上财富的也是如此吧。

我不是生命的富翁,但记忆的果篮里或许还藏有那么几枚甘甜的果子,让我将它们一一尝过——

我不是一个善于散布动感和热情的人,但我却有感受爱的敏感触角。家人的爱、师长的爱、朋友的爱,踩着爱的花丛一路走来,爱的花露会让你的心湿润和柔软。我从来不相信有谁真的对你恶意相向,假如他有负疚于你的行为,那是因为他缺失了明辨自我的能力,对人有恶意的人同时也丧失了自己的快乐;我相信爱是双向的润滑剂,能感受爱的人才会施爱,是付出也是得到。假如你能预见未来,预先展读生命的完结篇,会希望看到怎样的自己?难道不希望好好去爱你生命中的每一个人吗?在对人生和周围的人偶有抱怨时,我都会想起小的时候母亲说过的话:宽恕别人,就是宽恕你自己。

我不会张扬自己的快乐,但却是一个本质上乐观的人。偶尔会怀疑自己的能力,疑惑未来的路该如何迈步,但沮丧只是暂时的。我从来不会怀揣心事彻夜难眠,哪怕是遭遇了情感的重创,哪怕真的有了绝望的悲恸,心也不会彻底死去。嘴上不说,潜意识里却在期待着重生。我这样的人,永远都不可能选择自绝的命运,只要活着,路总在前头。

我是个异常珍惜记忆的人,疲惫或者失意的时候,会将它们搜拣出来细细品味。有人说怀旧的人难以前行,但是厚积才能薄发。走了长路口渴的人找不到新的泉眼,那些过去了的温馨就成了润唇的水。怀旧的人一定不会焦躁,一定重情重义,一定会把一天当做一生来度过。所以尽管年轻,但我不另类也不先锋。走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心平如水。

我崇尚和谐,喜欢那样的意境:晕黄的夕阳悬在空中,风悄然流动,湖上水波轻漾,空气中有水汽蒸腾,青草在湿润的怀抱中。这是一种和谐静止的美。任何一种张狂、任何一种偏执、任何一种躁动,犹如狂风过野,留下的是一片衰草。和谐能把美推到极致,和谐孕育的生命才是一尾自如游弋的鱼。我希望做一尾那样的鱼。

我不知道这些在别人眼里是否称得上财富,还是被视若敝屣。想到这里,我却忽然有了一种释然,有了继续往前走的信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夏日和声/殷健灵温暖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殷健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646492
开本 32开
页数 2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46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2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