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阐述了为什么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在中国仍然滞后,为什么改变这种状况对中国的长期繁荣至关重要,采取什么行动可以取得快速的进展。针对这些问题,本书都提供了丰富而有价值的见解。可以说,本书是对相关事实和问题的一个极其全面和平衡的概览,是关注中国竞争力的政府官员以及企业管理人员和中国经济改革研究者的必读书。
| 图书 | 中国--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CIDEG文库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阐述了为什么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在中国仍然滞后,为什么改变这种状况对中国的长期繁荣至关重要,采取什么行动可以取得快速的进展。针对这些问题,本书都提供了丰富而有价值的见解。可以说,本书是对相关事实和问题的一个极其全面和平衡的概览,是关注中国竞争力的政府官员以及企业管理人员和中国经济改革研究者的必读书。 内容推荐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却比较滞后。本书针对中国这种现实情况,在多年调查的基础上对中国企业的创新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找出问题症结之所在。书中大量的案例以及鞭辟入里的分析,会让致力于促进企业创新的各界人士受益匪浅。 目录 总序 致谢 绪论 发展挑战 转型挑战 建议 第一章 采取平衡战略 2006《科技规划》 本研究的目标与范围 广义的创新概念 中国创新的规模 中国创新的成就 创新对中国的经济成功的贡献 中国面临的创新挑战 采取平衡策略 结论 第二章 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 中国研发活动的执行者 增强国有企业的创新性 进一步缩减国家所有权 加强外部激励 建立正确的市场激励 提高对创新的需求 结论 第三章 提高私营企业的能力 中国新兴的私营企业 中国私营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聚焦观察 为创新而有效管理人力资源 促进中小企业同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合作 加强创新服务 结论 第四章 强化风险投资业的生态系统 风险投资行业的生态系统 中国的本土风险投资业 强化风险投资行业的生态系统 政府在支持风险投资行业中的作用 结论 第五章 以行动向前推进 平衡的战略思考 支持创新的政策 针对中小企业的项目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CIDEG文库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春霖//曾智华//威廉·彼得·马科//詹姆斯·苏厄德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61480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7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32 |
| 出版时间 | 2009-04-01 |
| 首版时间 | 2009-04-01 |
| 印刷时间 | 2009-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0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F279.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1.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71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京权图字01-2009-2433 |
| 版权提供者 | 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