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趣话
内容
编辑推荐

悠久历史的背后刻印着古老的纹样,它庄重,伟岸,甚至有几分威严。可是时不时地流露出的丝丝幽默和几多温馨,恰好点缀了历史的那份沧桑,也让历史更加显得生机勃勃,趣味盎然!

中华民族在长达几千年不断演变的过程中,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见证逝去的历史,让我们能更多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内容推荐

本书集知识性、趣味性、史料性于一体,熔正史、野史、秘史、趣史于一炉,将中国历史上那些有趣的知识,立体地、全面客观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深入浅出地分析,雅俗共赏的风格,图文并茂的体例,将使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拓展历史视野,读后发现,原来历史竟然这么有趣。

赶快翻开这本《上下五千年历史趣话》吧!抛开世事的纷争,放下无谓的烦恼,跟着作者的脚步,穿越时光,去看一看历史上的趣人趣闻趣事,领略浩瀚历史中轻松幽默、含蓄隽永的一面!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曾参考借鉴了一些书籍和资料,在此谨向这些作者致谢!由于水平所限,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指正。

目录

一、帝王花边趣闻

 从“三皇五帝”说起/2

 残暴昏君的另一面/2

 被饿死的帝王——齐桓公/4

 “秦”字是秦始皇创造的吗?/5

 王莽——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篡位皇帝/6

 刘邦斩白蛇起义的传说/8

 刘秀为何被称为“成语大王”?/8

 刘彻金屋藏“娇”趣话/10

 古代皇帝也有同性恋吗?/11

 “乐不思蜀”的刘禅/12

 历史上有名的“惧内”皇帝——隋文帝/13

 最白痴的皇帝:没有粮食为什么不吃肉?/15

 皇帝命名的中草药/16

 独眼皇帝苻生的嗜杀生涯/17

 最荒淫昏庸的皇帝——刘子业/19

 以杀人和玩驴为乐的暴君——刘昱/21

 酷爱裸奔、丧心病狂的北齐皇帝——高洋/22

 最信佛的皇帝:梁武帝四度为僧/24

 陈后主何以成为“井底皇帝”?/25

 在皇宫挖地道的皇帝——魏孝静帝/26

 李世民杀弟夺妻风波/27

 唐太宗与《兰亭集序》趣闻/28

 武则天情诗献媚唐高宗/30

 石敬瑭——可耻的“儿皇帝”/31

 靠偷情当上皇帝——慕容熙/32

 赵匡胤死因之谜/33

 宋徽宗与名妓李师师的故事/35

 南宋光宗皇帝与冰糖葫芦/36

 诛杀功臣之最的皇帝——朱元璋/37

 木匠皇帝——朱由校/38

 最爱财如命的皇帝——明万历皇帝/40

 历史上的两位“蟋蟀皇帝”/41

 把宫女当药引子的皇帝——朱厚熄/42

 打破三项皇帝纪录的皇帝——乾隆/43

 乾隆与孔府真的有姻亲关系吗?/44

 跛子皇帝——咸丰帝/46

二、后宫脂粉写真

 为什么帝王之妻称为“后”?/50

 丑女无盐自荐为王后/50

 西施怎样实施美人计?/52

 用活人做“人彘”的残忍皇后——吕后/53

 三国的洛神——甄氏/54

 史上最丑陋的皇后——贾南风/55

 史上唯一的两国皇后——羊献容/56

 北朝有十七位帝后出家为尼/57

 “为后不如为娼”的胡太后/58

 历史上最贤惠的皇后——长孙皇后/60

 中国第一个女丞相——上官婉儿/60

 杨贵妃与马嵬坡兵变之谜/62

 细说唐代出家为道的公主/63

 花蕊夫人为何悲叹“更无一个是男儿”?/65

 被诬陷通奸的皇后——萧观音/66

 大脚马皇后是怎么使朱元璋对她死心塌地的?/67

 钱皇后对明英宗的痴情绝恋/69

 万贞儿的阴险得宠术/71

 史上—起罕见的宫女起义-—壬寅宫变V72

 孝庄皇后:堪称清王朝的“国母”/73

 董鄂妃与董小宛实非一人/74

 传说中的香妃是真是假?/76

 慈禧为何害死珍妃又加封珍妃?/77

 慈安太后死因之谜/79

 孝庄皇后下嫁之谜/80

 第一个与皇帝离婚的皇妃——文绣/81

三、古代科技史话

 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84

 哈雷彗星与中国/84

 扑克牌与历法的关系/85

 中国古代有机器人吗?/86

 《三国演义》中记载的木牛流马是什么样子?/87

 唐朝的“水电报”和空中通信/88

 黄道婆与中国纺织业/88

 毛笔是蒙恬发明的吗?/89

 灞桥纸、蔡侯纸、还魂纸都是什么纸?/90

 古代印刷术小史/91

 氧气最早发现于中国唐代/93

 古人对煤的开采和利用/93

 古人是如何开采和利用石油的?/94

 古人对天然气的开采和利用/95

 火药原来是道士炼“仙丹”炼出来的/96

 趣说中国古代“火箭”/97

 是谁发明了种稻技术?/99

 中国最早的播种机是谁发明的?/100

 中国古代水车趣话/100

 王麻子剪刀与夹钢刀/102

 古代有人体解剖手术吗?/102

 奇香和奇臭的中药/104

 蒙汗药是怎么制成的?/104

 唐三彩是三种颜色吗?/105

 伞是鲁班的妻子发明的吗?/106

 我国现存最古最高的木塔/107

 蜡铸法铸出来的大铁佛/108

 天安门最初的设计者是谁?/109

 华表最早竟是古代民众的意见箱/110

 趣话北京胡同/111

 万里长城之外的小长城有哪些?/111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清明时节的景象吗?/112

 永乐大钟趣话/113

 秦始皇陵探秘/115

四、典章制度溯源

 中国君臣礼节的流变/118

 为什么皇帝的坟墓叫“陵”?/118

 “戴高帽”的来历/120

 “走后门”的由来/120

 “宦官”与“太监”是同一个概念吗?/121

 古代的学士是官位还是学位?/122

 趣说古代的左与右/122

 “皇袍”是如何变成“黄袍”的?/123

 慈禧太后为什么又叫“老佛爷”?/124

 “奉天承运,皇帝诏日”的来历/126

 年号纪年的方法始于何时?/126

 “山呼万岁”的由来/128

 历代皇帝为何到泰山封禅?/128

 为什么学生被称为“桃李”?/130

 应试举人为何被称为“公车”?/130

 “五魁首”的来历/131

 何为科举四宴?/133

 “状元”一词是怎么来的?/133

 “喝墨水”趣话/135

 古代学校也有学分制吗?/135

 古代的人才招聘制度是怎样的?/156

 由“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说古代避讳/137

 你知道“八百里加急”有多快吗?/139

 清代如何选妃子?/140

 细说清朝的“兵”和“勇”/141

 象棋中“兵”、“卒”为何只有五个?/141

 趣说古代兵符/142

 古代军队的“三军”是哪些?/143

 “将军”的称呼是怎么来的?/144

 枭首是一种什么样的刑罚?/144

 人殉制度的始与终/145

 谁创造了“诛十族”的刑罚?/146

 十恶不赦为哪十恶?/148

 什么是“准五服以制罪”?/149

 宫刑——古代最残酷的一种刑罚/150

五、三教九流趣谈

 我国第一位农官是谁?/154

 为何孔子会被称为“凤”?/155

 细说儒教的“三纲”/156

 孔子的名字是怎么来的?/157

 庄周梦蝶/158

 鬼谷子与“天下第一军校”/159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160

 中国佛教八宗/161

 由猪八戒说佛教的“八戒”/162

 白马寺的来历/163

 和尚不准吃肉是谁规定的?/164

 细说沙僧脖子上戴的“佛珠”/165

 佛教为何钟情于莲花?/166

 “临时抱佛脚”竟是舶来语/167

 被誉为“商圣”、“人间财神”的白圭/168

 简说明清十大商帮/169

 “三姑六婆”指的都是哪些人?/171

 细说“悬丝诊脉”/172

 为什么古时候把行医叫做“悬壶”?/173

 “笑方”与“病妇咀”/174

 活水源头:六祖慧能的故事/176

 弥勒佛的原型是布袋和尚吗?/178

 “八仙过海”趣话/179

 “狗咬吕洞宾”的由来/181

 趣话风水与皇帝/181

 趣话古代赌博/183

 “梨园弟子”的来历/184

 白莲教的产生和发展/185

 细说洪门天地会/187

 京城镖头——大刀王五/189

六、名人逸事典故

 齐灵公与“挂羊头卖狗肉”/192

 孔子原来竟是文武双全之士/192

 孙武练女兵/193

 纸上谈兵的赵括与长平之战/195

 周天子是怎么“债台高筑”的?/196

 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197

 陈平献计解白登山之围/198

 卓文君写的数字情书/199

 “马革裹尸”的来历/200

 诸葛亮为何娶个丑女为妻?/201

 为何“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202

 曹操为何割发代首?/203

 曹丕缘何在王粲墓前学驴叫?/205

 曹丕与曹植“相煎何太急”/205

 石崇与王恺斗富比阔的闹剧/206

 “韩寿偷香”之风流韵事/207

 王羲之为何“东床袒腹”?/208

 王戎夫妇竟是“卿卿我我”的创始人/209

 谋士赵普竟是不学无术之辈?/210

 寇准的三步诗/212

 苏东坡与“东坡肉”/213

 文化名人与“丧家之狗"/214

 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的再婚经历/215

 名妓柳如是的爱国情结/215

 历史上真有“唐伯虎点秋香”这回事吗?/217

 魏忠贤如何成为“九干九百岁”?/219

 徐霞客——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220

 铁齿铜牙纪晓岚/221

七、历史碎片辑览

 识见第一/224

 无道第二/227

 忠义第三/230

 奸佞第四/235

 权争第五/240

 用人第六/241

 性情第七/244

 学识第八/248

 才辩第力/254

 情事第十/258

试读章节

从“三皇五帝”说起

中国在没有“皇帝”之前,“皇”和“帝”分别是古代君主的称号。“三皇”是指天皇、地皇、泰皇,他们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他们是传说中的华夏民族领袖人物。秦王赢政用武力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奉承赢政,仿照“三皇”的名称奉尊号日“秦皇”,谁知赢政仍认为不相称,因为他自认为“德比三皇,功过五帝”,“帝”与“皇”都不足以显示出他的功绩,只有称作“皇帝”才行。于是,在中国便出现了皇帝的称号,这种称号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直到1912年清朝被推翻后才废掉。在中国历史上,从秦朝统一到清王朝结束的2133年中。连同地方割据政权和农民起义领袖建立年号称帝的在内,共有皇帝564人。

第一个皇帝是秦朝的赢政,最后一个皇帝是清朝的宣统皇帝溥仪。其问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清圣祖康熙皇帝,在位时间为1662年至1722年,共做了61年皇帝。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是汉朝的刘贺,他19岁即位,只当了27天皇帝,就因荒淫无度而被废黜。登上皇位时年龄最大的皇帝是唐朝的武则天,当时她已61岁,在位时间是684年至704年,她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即位时年龄最小的皇帝是汉朝的殇帝,名刘隆,生下来一百多天就当皇帝了,在位时间是公元106年。他又是寿命最短的皇帝,死时不足1周岁。

【知识链接】

中国历史上的娃娃皇帝

中国封建帝制实行世袭制。不管太子的年龄大小,通常情况下,只要老皇帝驾崩,太子必须登基。在564个皇帝中,10岁以下的娃娃皇帝共有29个。最早的娃娃皇帝是西汉的昭帝,即位时8岁,最后一个娃娃皇帝是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即位时3岁。在这29位皇帝中,生下来一百多天就当皇帝的有1个,2岁当皇帝的有2个,3岁当皇帝的有2个,4岁当皇帝的有1个,5岁当皇帝的有3个,6岁当皇帝的有2个,7岁当皇帝的有2个,8岁当皇帝的有7个,9岁当皇帝的有4个,10岁当皇帝的有5个。

残暴昏君的另一面

历史上的荒淫之君往往也是才智过人的一流人物,如商纣王、隋炀帝等。普通人生活混乱,最多被指风流放荡,但身为一国之君就是不可饶恕的罪行了。中国历史上,商纣王就是暴君的代名词,他是继夏桀之后的第二位暴君。这位暴君残暴的手段极其有创意,好酒淫乐、搜刮百姓、滥施酷刑的手段花样百出,其实这些都源于他超常的“才干”。

纣王从小就聪明过人,能说会道,特别善于辩论。他还有体力上的优势,据记载,纣王身材高大,力大无比,能轻易地将巨石举起,还能徒手和野兽格斗。亲手杀死过许多豺狼虎豹。民间传说他曾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倒拽九牛,让人惊骇。

这样一位才气惊人的帝王,却把才干用错了地方。他恃才傲物,骄傲自满,经常以文武双全、智勇兼备来标榜自己。而且他善于辩论的天资使他养成了一意孤行、刚愎自用的习惯,他那一套套荒谬的理论经常征服很多想进谏的糊涂诸侯。由于他感觉自己总是满脑子的创意,因此想方设法地折磨群臣和百姓。

其实在纣王即位之前,天下人看到的都是他过人的才干。他即位之初,大家都猜测,这样一位智勇双全、精明能干的帝王肯定能治理好天下。谁知道即位之后的纣王却把才干用错了地方。不过有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他曾经攻克东夷,把疆土开拓到我国东南一带,开发了长江流域。

隋炀帝杨广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留给历史的也是千古骂名。他荒淫无度,残暴成性,是一个十足的“无道昏君”。但是抛开广为人知的史实,他其实是个野心勃勃而又有计谋的人。  首先在皇帝之位的继承上,他是隋文帝的二儿子,按封建继位传统,本轮不到他继承帝位,隋文帝已立杨广的哥哥杨勇为太子。+但是杨广不是一个甘于人下的人,为了从兄长手中夺取太子的身份,他千方百计地拉拢朝中的大臣,并找到身居要职的杨素、宇文述替他说话;隋文帝崇尚节俭,他就投其所好。把自己装扮成很节俭的样子;又诬陷杨勇奢侈腐化,使被激怒的隋文帝终于废掉了杨勇,改立他为太子。最后,他竟派人杀死父亲,夺得皇位。

另外,隋炀帝是一个很有才华、知识渊博的人。他曾到南方去巡视,接见吴地官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学会了苏州话,并能与当地人流利地交谈。他不仅精通诸子百家,而且擅长音乐和诗词,据传,流传至今的名曲《春江花月夜》的曲谱就是他谱写的。

隋炀帝非常重视国家文化的发展,对于文化遗产,他更是备加珍惜,想方设法加以保护。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损失了一大批文化遗产。他得到教训,明白文化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曾下诏,让天下人献书。他规定,凡捐献一卷,即得绢一匹;不愿献者,可提供抄录。通过这种办法,当时共收集了三万七千多卷书,其中有许多是濒临失传的珍本。为了防止焚书现象再次出现,他下诏将所有的珍本书抄录几套作为副本,并将其妥善收藏。

隋炀帝曾对臣下说:“你们不要以为我这个皇帝宝座是父亲传给我的。其实,如果皇帝是由考试来决定的话,那这个位置也应由我来坐!”隋炀帝对自己才华的自负可见一斑。这种自负也是他在位期间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的原因之一。

被饿死的帝王——齐桓公

齐桓公,姓姜,名小白,春秋时齐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是春秋前期政治舞台上的一颗明星。在时代呼唤霸主的时候,他借助于先辈大臣40年的苦心经营,再加上他自己的南征北战,到处扬威树德。充当了诸侯国的真正领袖,文治武功盛极一时。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纵横天下的英雄,却有着致命的缺点,其结局也非常凄惨,成为历史上死得最难堪的国君之一。

齐桓公曾向管仲表示说,自己好狩猎又好女色。他确实是一个喜好女色、生活奢侈的人,他上台后将政事交付管仲,一味与妇人饮酒作乐,他先后有正式夫人9个,偶侍巾枕的妃妾更是难以计数,每次出征,他总要带姬嫔以供娱乐。晚年时他自谓功高无比,广建宫室,一切乘舆服饰攀比周王,以追求舒适快乐。他生活上的这种骄奢淫逸的习气,造成事业上的潜在危机,只是由于他用人得当和管仲治政的雄才,才使这一危害没有显现出来。

后来管仲病危,齐桓公去看望他,向他请教说:“有什么话要嘱咐我吗?”管仲回答道:“我只希望主公您能够远离易牙、竖刁、常之巫、卫公子启方这一类人。”齐桓公不解地问:“易牙煮了自己三岁的长子的肉来孝敬我,说明爱我胜过爱他的儿子,难道还要怀疑他吗?”管仲说:“人之常情,做父母的没有不疼爱自己儿子的,易牙对自己的儿子都这么残忍,对主公您又怎么能好呢?”齐桓公又问:“竖刁不惜阉割自己来侍奉我,说明他爱我胜过爱自己的身体,这难道还要怀疑吗?”管仲说:“人之常情,没有人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的,竖刁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惜,对主公您又怎么能好呢?”齐桓公接着问道:“常之巫能够占卜人的生死,为我治病,这难道还不能信任吗?”管仲说:“死生由命,富贵在天。主公要同守本分,而不应该相信天命,依靠常之巫,恐怕他将借此来胡作非为。”齐桓公又问道:“卫公子启方都侍候我十五年了,他父亲去世的时候都没有回去奔丧,这样的人难道还不能信任吗?”管仲说:“人之常情,没有不爱自己父亲的人。卫公子启方对待他自己的父亲尚且如此无情,对主公您又怎么能好呢?”齐桓公最后说:“好,我就照你的意思去办。”管仲去世后,齐桓公就把这四个人全部都赶走了。

但过了不久,齐桓公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又重新召这四个人人宫,并加以重用。后来,齐桓公患了重病,易牙、竖刁等人认为机会到了,便假传齐桓公的命令,堵住齐国王宫大门,并在宫门前砌起一堵高墙,不准任何人进入宫内。齐桓公病在床上。没有一个人过问,连口水也喝不上。齐桓公有五个儿子,他们此时正忙着争权夺势相互残杀,根本不管父亲的死活。最后,这位称雄一世的霸主,竟活活饿死在宫内。结果,齐桓公的尸体在寿宫里整整搁置了六十七天,尸体生的蛆竟爬到了宫墙外。

P2-5

序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提起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未免厚重了些。从有朝代以来的夏一直到清朝末年,经历了20多个朝代的兴衰更替。在这个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中,有无休止的战争,也有太平盛世;有称霸天下,也有丧权辱国;有百家争鸣,也有焚书坑儒;有庙堂正史,也有市井野史: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有奸佞小人,也有英雄好汉……

在这里咱们不谈厚重的上下五千年,而是要告诉读者除了厚重之外的一些事——一些有趣的事!从皇帝趣闻、后宫秘事,到典章制度、传统民俗,再到智谋典故、名人趣事,等等,从一个侧面丰富着历史,展示了亘古不变的人性。

你可知无道昏君隋炀帝本是一位多才的皇帝?你可知道商纣王的另一面?唐玄奘西天取经是李世民派遣的吗?古人是怎样上厕所的?为什么古人要在房子里摆放“屏风”?古人是如何刷牙的?伞是鲁班的妻子发明的吗?丑女无盐是怎样自荐为王后的?陈后主何以成为“井底皇帝”?古代有人体解剖手术吗?诸葛亮为何娶个丑女为妻?妻子为何又称“老婆”?油条和秦桧又有怎样的关系?古代是怎么招聘人才的?你听说过卓文君写的数字情书吗?

本书集知识性、趣味性、史料性于一体,熔正史、野史、秘史、趣史于一炉,将中国历史上那些有趣的知识,立体地、全面客观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深入浅出地分析,雅俗共赏的风格,图文并茂的体例,将使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拓展历史视野,读后发现,原来历史竟然这么有趣。

赶快翻开这本《上下五千年历史趣话》Ⅱ巴!抛开世事的纷争,放下无谓的烦恼,跟着作者的脚步,穿越时光,去看一看历史上的趣人趣闻趣事,领略浩瀚历史中轻松幽默、含蓄隽永的一面f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曾参考借鉴了一些书籍和资料,在此谨向这些作者致谢!由于水平所限,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趣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美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04563
开本 16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4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1
18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2:12:21